神祇眾相:山西水陸寺觀壁畫中的藝術與科技

《神祇眾相:山西水陸寺觀壁畫中的藝術與科技價值》主要研究山西水陸寺觀壁畫的系統樣式,能夠將中國元、明、清時期傳統的宗教神祇和民間信仰諸神進行歸類整理,完備佛、道神祇圖譜。同時水陸寺觀壁畫當中包含了大量歷史、宗教、科學、民俗、醫學、美學、哲學、農業等古代文化信息資源,為科學系統地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和文化提供豐富的圖繪史料,具有極高的科研考古價值。出版此書是突破一般寺觀壁畫單一的研究方法,不僅從繪畫角度和圖像史進行全面提升,還利用了實例論證和考古學田野調查的方法相結合,對山西水陸寺觀壁畫內在文化和科技價值進行全面詮釋;並利用橫向及縱向比較的方法對其進行深入解析。詳盡地將山西水陸寺觀壁畫中所蘊含的人文、歷史、民俗、醫學科技等社會價值予以挖掘及整理。為山西寺觀壁畫的研究奠定了紮實的理論基礎。同時,為山西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建立科學的研究方法;也為山西文化旅遊資源的整合提供詳實的理論指導。通過研究還能夠將這一瀕危藝術資源的保護與開發推入山西省“十二五”文化戰略當中。並且為其加入到世界級研究學科提供有力的保障作用。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神祇眾相:山西水陸寺觀壁畫中的藝術與科技價值》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史宏蕾,女,山西萬榮人,太原科技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雙碩士學位,在讀博士研究生。2007年公派國內高等學校訪問學者山西省工筆花烏畫學會副會長,全國藝術學學會會員,山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三晉文化研究會會員。

圖書目錄


笫一章 水陸繪畫宅源流與山西寺現壁畫的形成及分布
第一節 水陸法會的源流與形成
第二節 水陸畫的內容和形式
第二章 山西寺觀壁畫的遺存與山西水陸寺現壁畫的南北地域論
第一節 山西寺觀壁畫的遺存
第二節 山西水陸寺觀壁畫的南北地域論
第三章山西元代水陸寺觀壁畫研究
第一節 稷山縣青龍寺腰殿水陸壁畫的研究現狀及歷史沿革
一 稷山縣青龍寺腰殿水陸壁畫的研究現狀
二 稷山縣青龍寺的歷史沿革
三 稷山縣青龍寺的遺存現狀
第二節 稷山縣青龍寺腰殿水陸壁畫的圖像式樣考釋
一 稷山縣青龍寺腰殿壁畫的構圖
二 稷山縣青龍寺腰殿壁畫人物關係的安排及其情節分析
第三節稷山縣青龍寺腰殿壁畫的藝術特徵
一 稷山縣青龍寺腰殿壁畫的線描特點
二 稷山縣青龍寺腰殿壁畫的色彩關係
笫四章 山面明、清貯期水陸寺現壁畫研究
第一節 道教齋醮儀軌的發展與水陸寺觀壁畫中的神只構成
第二節 靈石縣資壽寺水陸殿明代水陸壁畫
一 靈石縣資壽寺水陸殿壁畫的研究現狀及歷史沿革
二 靈石縣資壽寺水陸殿壁畫的圖像式樣考釋
三 靈石縣資壽寺水陸殿壁畫的藝術特徵
第三節 繁峙縣公主寺大雄寶殿明代水陸壁畫
一 繁峙縣公主寺大雄寶殿水陸壁畫的歷史沿革及遺存現狀
二 繁峙縣公主寺大雄寶殿水陸壁畫的圖像式樣考釋
三 繁峙縣公主寺大雄寶殿水陸壁畫的藝術特徵
第四節 陽高縣雲林寺大雄寶殿明代水陸壁畫
一 陽高縣雲林寺大雄寶殿水陸壁畫的歷史沿革及遺存現狀
二 陽高縣雲林寺大雄寶殿水陸壁畫的圖像式樣考釋
三 陽高縣雲林寺大雄寶殿水陸壁畫的藝術特徵
第五節 陽曲縣不二寺大殿明代水陸壁畫
一 陽曲縣不二寺大殿的歷史沿革及遺存現狀
二 陽曲縣不二寺大殿水陸壁畫的圖像式樣考釋
三 陽曲縣不二寺大殿水陸壁畫的藝術特徵
第六節 渾源縣永安寺傳法正宗殿清代水陸壁畫
一 渾源縣永安寺傳法正宗殿水陸壁畫的研究現狀及歷史沿革
二 渾源縣永安寺傳法正宗殿腰殿水陸壁畫的圖像式樣考釋
三 渾源縣永安寺傳法正宗殿壁畫的藝術特徵
四 晉南稷山縣青龍寺腰殿水陸壁畫與晉北渾源縣永安寺傳
法正宗殿水陸壁畫的圖式比較
第七節 太谷縣淨信寺毗盧殿大殿清代水陸壁畫
一 太谷縣淨信寺的歷史沿革及遺存現狀
二 太谷縣淨信寺毗盧殿水陸壁畫的圖像式樣考釋
三 太谷縣淨信寺毗盧殿水陸壁畫的藝術特徵
第八節 太谷縣圓智寺大覺殿清代水陸壁畫
一 太谷縣圓智寺的歷史沿革及遺存現狀
二 太谷縣圓智寺大覺殿水陸壁畫的圖像式樣考釋
三 太谷縣圓智寺大覺殿水陸壁畫的藝術特徵
笫五章 元、明、清山西水陸寺觀壁畫中種只樣式流變解析
笫六章 山面水陸寺現壁畫申“五瘟種”的科學文化精神與圖像考辨
第一節 中國古代對“瘟疫”的記載
第二節 古代醫學典著對瘟疫的記載
第三節 ”五瘟神”之緣起與演變
第四節 ”五瘟”與“五行”
第五節 山西水陸寺觀壁畫中的“五瘟神”式樣與圖像研究
一 山西水陸寺觀壁畫中的“五瘟神”式樣
二 山西水陸寺觀壁畫中的“五瘟神”圖像研究
笫七章 以稷山縣青龍寺腰殿壁畫的民俗服飾為例論水陸寺觀壁畫中的中國古代服飾藝術
笫八章 水陸寺現壁畫在山西省旅遊產業中的整合與套用
第一節 發展文化產業得天獨厚
第二節 異彩奇觀的藝術門類
第三節 山西省文化發展中存在的不足
參考文獻
表錄
圖錄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