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河州北鄉喇嘛川尾有個村子,叫扎木赤。離村不遠的劉家峽上峽口有座香爐台,西秦時就在此處架設"飛橋",溝通南北。元朝時設通信驛站,才得其名。外村人常遠遠望見驛站飲馬黃河,遂稱扎木赤為扎馬池。公元1884年,"洞客"祁宗元就出生在這裡。
人物生平
扎馬池和西邊的鄰村紅崖子,有天車提水灌溉,雖說水地面積不大,出產的桃和冬果梨卻遠近聞名。水果收穫之時,村民年年要趕上毛驢,馱到河州城賣,來回150里。中間經過山大溝深的"三條溝",路途十分艱難。黃河水小時,還可走一條近點的路,但要經過十分艱險的"閻王砭",常發生行人墜河的事。祁宗元進過幾天"義學"門,粗通木匠、石匠的活計,曉以繩準,又是個生性耿直倔犟之人,一付熱心腸,樂善好施。他看著鄉親們為了生計吃那么多苦,便發下心愿,要在閻王砭的紅砂岩上打出隧洞,以利行人。一言既出,說乾就乾,祁宗元離家十數里,背上自家的乾糧,每天挖洞不止。兩年功夫,果真鑿通隧洞200米。這下人畜行走方便,從此,村上老小都尊稱他為"洞客爺"。 扎馬池、紅崖子的大多農田為旱地,十種九不收。祁宗元經過認真思索,反覆察看地形,又做出計畫,從祁楊家河灘引黃河水,經鹽場灘,鑿通閻王砭,搞自流灌溉,澆這兩個村子的旱地。這是村民求之不得的大好事,便與祁宗元立了個字據,商定渠成之日,由村上給祁宗元總付開銷報酬。這渠道線長7.5公里,經四道險段,還要鑿通800米隧洞,工程很是艱巨。民國7年(1918年),祁宗元毅然興工,他憑目測定線,從頭道嶺下開始鑿洞。這洞高5市尺,寬2.5尺,每20步留一個出砂洞眼。他親自鑿親自背,兼以督工。兩年時間,微薄家產賠墊殆盡。祁宗元不甘心半途而廢,他們父子三人中抽出一個去輪流乞討,聊以餬口,仍不捨晝夜地鑿洞。期間他曾托人呈報於甘肅省建設廳祈求資助,並表示"苟不成,誓以來生相繼續"。此舉感動了前來視察的河州軍政要員,撥款大洋2000元,以資支持。從此來幫助開渠的民工每人每天可有1元紙幣的生活補助。至民國17年(1928年),先後鑿通1000多米引水隧洞,第一次將黃河水引通至紅崖子新山腳下。眼看大功即將告成,河州軍政要員也親臨察看,設祀慶賀。不料同年河湟地區發生兵燹,並連遭災荒,村民四散逃難,遷延數年,主渠道塌陷,再也無力修復。祁宗元因而傾家蕩產,功敗垂成,望洞興嘆。 民國20年(1931年),永靖縣已成立,當時的縣長提倡測永樂東乾渠。祁宗元引水的心又動了。他應召參與測設,指望渠成之後,再修復原先的引水渠、隧洞,引大夏河水澆扎馬池、紅崖子的地,得償夙願。期間,著名農學家,時任甘肅省建設廳廳長的張心一因將陪美國水電專家選擇黃河上游水壩壩址,隻身一人先期到劉家峽實地考察。祁宗元領他從一羊腸小道下至黃河邊,仔細了解山脈河流的具體形狀。張心一對這位老人的熱心腸備受感動,印象很深,直到20世紀80年代,還著文讚賞不已。畢竟歲月不饒人,四十年代的祁宗元,已是年屆古稀,垂垂老矣。此時他的子孫於乞討多年後,終於落戶在大川的中莊村。他卻鬥志未酬,形隻影單,無家可歸。此時永靖縣蓮花城隍廟已經修成,祁宗元便為城隍廟馱水,挽發皈依道門,人稱"祁道人"。1951年,祁宗元在城隍廟西廂房辭世。扎馬池族人聞訊,舉村悲戚,派青壯年數十人,來回60里,以四抬靈轎將遺體運回本村,沿路多處設香案迎祭,盛況空前。回村後,按道教儀規,全村在大會場設壇誦經致哀,並安葬在老墳灘下。 1967年,扎馬池、紅崖子被劉家峽水庫淹沒。"洞客爺"的故事,在扎馬池族人及黃河兩岸的鄉親中一直傳揚著。《臨夏州志》《永靖縣誌》等志書將祁宗元的事跡載入人物傳記,不少文人墨客也著文頌揚,以表示對這位鄉間奇人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