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理論中的視覺

古典社會理論——從視覺到視覺性第二章 當代社會理論——向視覺回歸第三章 後現代主義之後的視覺性結論

內容介紹

這是一個社會理論、社會學各相關群體及其他學科相對沉寂的時代。隨著後現代主義黯然失色,40年來第一次出現了這樣一種局面:既沒有一個居於主導的正統信仰,也不存在一個激進的顛覆它的理論叛亂。簡單來說,理論取向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搖擺不定,出現劇烈動盪,先是朝向系統論,接著遇到行動論的反抗,繼而回歸結構論,隨後又被文化和解構主義所取代,但是後者最終也難免風光不再。因此,今日的平靜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早該完成的對其進行評鑑實為清理的機遇。也就是說,任何這樣的舉動都表明這個沉寂時代的終結,因為它要求採用一種標準,能使人們決定什麼該留什麼該棄。
儘管本書書名與視覺相關,但它卻並不是關於視覺藝術、媒體意象,甚至是社會表征(只在論述與之相關時才會有所提及)的著作。相反,本書意在探討社會理論和理論家如何看待世界,或者他們如何思考自身看待世界的方式。不過,此處我選取的是在藝術批判中早已產生廣泛影響的標準“視覺”(vision)和“視覺性”(visuality)。二者原本是西方思想中對於所見景象(sight)作出的經久不衰的區分,但直至最近傑伊(Jay,1993)的著作及福斯特(Foster,1988)和列文(Levin,1993)編輯的文集發表才聲名鵲起。區分的要點是,注意視覺(這一概念將所見景象視作認定的自然官能)和視覺性(這一概念將所見景象視作社會和歷史的建構)之間的差異。
前言
導論 為什麼將視覺問題化
第一章 古典社會理論——從視覺到視覺性
第二章 當代社會理論——向視覺回歸
第三章 短視與現代性
第四章 後現代主義之後的視覺性
結論 朝向全球的視覺性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