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網路與集體行動

社區網路與集體行動

《社區網路與集體行動》是2008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曾鵬。

圖書信息

印刷時間:2008-3-1

I S B N:9787509700655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轉型時期,中國社會結構發生了急劇的變遷和分化。經濟體制的變革造就了大量的利益受損群體,面對不公正的社會結構和不公正的利益分化機制,很多社會成員產生了社會不滿和社會怨恨。由於嚴重滯後的政治體制難以為這些社會怨恨提供制度化的釋放渠道,造成了社會怨恨的長期積壓。在這樣的社會情境下,一些弱勢群體被迫將集體行動視為釋放社會怨恨的主要渠道。

儘管面對的是同樣的社會情境,但不同的抗議性集體行動並非一致,這些集體行動在生髮可能性、表現形態和績效上存在巨大差距。可見,社會結構並非集體行動的唯一決定性因素,本研究把正處於急劇變遷和分化中的轉型社會作為不同集體行動的共同社會情境,聚焦於“社會網路與集體行動的相關性問題”,試圖考察不同的社會網路如何影響集體行動生髮的可能性、表現形態和行動績效。由於本研究要考察的集體行動主要是發生在社區層面的集體行動,所以本研究主要考察的對象也就是社區網路對集體行動的影響。本研究將社區網路對集體行動的影響分成3個維度來加以考察。

其一,考察社區網路對集體行動生髮可能性的影響。本研究主要分析社區網路對集體行動的微觀動力機制的影響,即不同的社區網路對意義建構、理性計算和情感生成等個體行動選擇的制約因素的影響。通過比較兩種不同的社區網路(融合性社區網路和離散型社區網路)對集體行動3種動力機制的作用,發現融合性社區網路與離散性社區網路相比更能強化這3種動力機制,對個體行動者產生更強的動員潛能,因而更有可能提高集體行動生髮的可能性。

其二,考察社區網路對集體行動表現形態的影響。筆者主要分析比較融合性社區網路與離散社區網路對集體行動的規模、組織化程度和暴力程度的影響。結果表明,融合性社區網路比離散型社區網路更能擴大集體行動的規模、更能提高集體行動的組織化程度但同時也更可能降低集體行動的暴力程度。

其三,考察社區網路對集體行動績效的影響。筆者主要對不同特性的社區網路中發生的集體行動的群體績效和社會績效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就群體績效而言,融合性社區網路中的集體行動的社區行動成本更低、且更可能融洽社區關係和提高社區聲望;就社會績效而言,融合性社區網路中的集體行動更可能降低社會破壞力、更有利於釋放社會怨恨、提高社會系統的協調能力和促進社會整合。

總體而言,社區網路對集體行動的可能性、表現形態和績效都產生顯著性影響。其中融合性社區網路能產生促進集體行動準制度化(註:相對於集體行動制度化而言)的作用機制,即融合性社區網路在提高集體行動生髮可能性的同時也降低了集體行動的社會破壞力。也就是說,融合性社區網路有利於社會怨恨通過集體行動及時有效適度地加以釋放,促進社會整合。

這一發現對政府和社會工作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面對當下長期積壓亟待釋放的社會怨恨,面對業已形成的強勢利益集團,集體行動制度化遭遇重重阻力的社會情境,要使社會怨恨能夠得到及時有效適度的釋放,建構一個有助於集體行動準制度化的作用機制不失為一種可取之道。

研究表明,融合性社區網路就是一種為轉型時期的高壓社會“舒氣降壓” 的集體行動準制度化機制。筆者結合融合性社區網路建構的經驗,發現對當前新型社區網路建構影響顯著的3種重要因素:人際吸引、互動空間和交往實踐,然後提出改革現行社區體制的新方案,通過改革,將目前新型都市社區的“單邊壟斷型”社區關係模式轉變為“多邊互賴型”社區關係模式,促進社區網路的融合;同時,提出社區工作者介入社區網路建構的創新實務模式,社區工作者應致力於促進社區人際吸引、創設社區互動空間和增進社區交往實踐,從而達致建構融合性社區網路、推進和諧社區建設的目標。

本研究主要採用定性研究方式,輔之以定量研究。運用文獻法、調查法、訪談法和實地觀察法等等來收集資料。在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對選取的兩個典型個案進行比較,通過比較研究來考察不同特性的社區網路對集體行動的影響。

本研究的不足主要是收集的資料尚待深入挖掘,理論層次亦待進一步提高。

作者簡介

曾鵬,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博士,就職於浙江工商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工作系。

目錄信息

第一章 中國轉型期衝突性集體行動的巨觀情境……………………………………………1

第一節 轉型時期導致社會不公正的結構再造…………………………………………2

第二節 日益明顯的相對剝奪感與階層意識……………………………………………9

第三節 民眾利益表達途徑的梗阻………………………………………………………13

第二章 新型都市社區集體行動的中觀情境…………………………………………………21

第一節 一個強勢利益集團的形成………………………………………………………21

第二節 單邊制定的遊戲規則……………………………………………………………22

第三節 房地產消費者社區的矛盾………………………………………………………24

第三章 問題、意義與思路……………………………………………………………………31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31

第二節 研究意義…………………………………………………………………………36

第三節 寫作思路…………………………………………………………………………40

第四章 相關文獻回顧…………………………………………………………………………43

第一節 集體行動中個體行動選擇的制約機制…………………………………………43

第二節 網路與集體行動的約制因素的關係……………………………………………56

第三節 關於社會網路建構的理論………………………………………………………64

第五章 研究設計………………………………………………………………………………71

第一節 主要概念…………………………………………………………………………7l

第二節 分析框架…………………………………………………………………………78

第三節 研究方法…………………………………………………………………………80

第四節 個案的選取………………………………………………………………………88

第六章 兩個小區的集體行動…………………………………………………………………91

第一節 JD小區集體維權案例……………………………………………………………91

第二節 KC小區的集體維權行動…………………………………………………………100

第三節 小結………………………………………………………………………………109

第七章 兩個小區的社區網路比較……………………………………………………………111

第一節 JD小區的社區網路………………………………………………………………111

第二節 KC小區的社區網路………………………………………………………………120

第三節 小結………………………………………………………………………………132

第八章 社區網路與集體行動的可能性………………………………………………………134

第一節 社區網路與理性計算……………………………………………………………134

第二節 社區網路與意義建構……………………………………………………………153

第三節 社區網路與情感生成……………………………………………………………187

第四節 小結………………………………………………………………………………207

第九章 社區網路與集體行動的績效…………………………………………………………211

第一節 社區網路與集體行動的形態……………………………………………………211

第二節 社區網路與集體行動的績效……………………………………………………230

第三節 小結………………………………………………………………………………239

第十章 結語……………………………………………………………………………………240

第一節 總結………………………………………………………………………………240

第二節 討論:擺在政府面前的三條道路………………………………………………242

第三節 融合性社區網路是如何建構的——KC社區網路建構史的啟示………………247

第四節 社區網路建構中的社會工作介入………………………………………………266

附 錄……………………………………………………………………………………………283

附錄1 對小區業主的訪談提綱 …………………………………………………………283

附錄2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 …………………………………………………285

參考文獻…………………………………………………………………………………………286

致 謝……………………………………………………………………………………………300

原創性聲明………………………………………………………………………………………30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