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解理
②完全:受力後沿解理面分裂,解理面顯著且平滑,例如方解石。 ④不完全:受力後沿解理面分裂較為困難,僅斷續見到不明顯的解理面,解理面不平滑,例如橄欖石。 ⑤極不完全:受力後極少沿解理面分裂,僅在顯微鏡下偶而可見零星的解理面,例如石英。
礦物解理原稱“劈開”。指晶體在外力(壓力或打擊力)作用下,沿一定的結晶方向裂成平面的固有性質。所裂成的平面稱為解理面。解理面的方向平行於晶體結構中面網與面網之間連結力最弱的平面,並且它們在晶體上的分布符合於晶體的對稱特點,亦即解理必定沿著同一個單形中的所有晶面方向同時發生。所以,解理面的方向通常都用相應的單形符號或單形名稱來表示,如方鉛礦的解理平行{100},或者說具有立方體解理。通常將解理的完善程度分為5級:①極完全:受力後極易沿解理面分裂成薄片,解理面平整光滑,例如雲母。②完全:受力後沿解理面分裂,解理面顯著且平滑,例如方解石。③中等:受力後常沿解理面分裂,解理面清楚,但不很平滑。常不連續,例如輝石。④不完全:受力後沿解理面分裂較為困難,僅斷續見到不明顯的解理面,解理面不平滑,例如橄欖石。⑤極不完全:受力後極少沿解理面分裂,僅在顯微鏡下偶而可見零星的解理面,例如石英。晶質礦物的解理,是鑑定礦物的特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