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東川區銅都鎮,地處銅都鎮北邊,距銅都鎮政府所在地31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區31公里。東鄰會澤,南鄰碧谷,西鄰綠茂,北鄰龐家村。轄1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00戶,有鄉村人口1539人,其中農業人口1539人,勞動力 114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口624人。
全村國土面積12.65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年平均氣溫17.5℃,年降水量 8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紅薯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1,679畝,人均耕地 1.1 畝,林地 12,327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8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73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679畝(其中:地1679畝),人均耕地1.09畝,主要種植玉米、紅薯等作物;擁有林地12327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9畝,主要種植梨、櫻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3210畝,其他面積1759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 372 戶通自來水,有 28 戶飲用井水。有392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 32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60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344 戶。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31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 輛,拖拉機2 輛,機車35 輛。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50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6 戶;建有小水窖50 口;全村有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 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0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8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8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3萬元;畜牧業收入1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255頭,肉牛73頭,肉羊442頭);第二、三產業收入203萬元;工資性收入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7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00人,在省內務工300 人。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區內。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15萬元。該村目前計畫大力發展種植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00 戶,共鄉村人口1539 人,其中男性765 人,女性774 人。其中農業人口1539 人,勞動力1149 人。該村全部為漢族。
2007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49 人;享受低保139 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3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 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 8 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1 戶。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 600平方米,擁有教師 8 人,在校學生128人,距離綠茂中學8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58 人,其中小學生128 人,中學生30 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395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1683 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 0.03 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 3 個,下設 4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2 人,其中男黨員 48 人、女黨員 4 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 10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 1 個,共有團員 10 人。
人文地理
因該地有幾座山包形似磨盤而得名。清屬東川府集義鄉,民國屬會澤縣拖布卡區溫泉鄉。1952年屬會澤縣新村區炭棚鄉,1956年屬東川礦區,屬新村區營棚鄉,1958年屬東川市,1959年屬碧穀人民公社,1961年屬營棚人民公社,1963年屬炭棚人民公社,1965年與雲盤公社合併屬雲盤公社,設小水井大隊,1980年改為磨盤山大隊,19845月建磨盤山鄉,設綠茂大隊,1988年1月改為村公所。
新農村建設
2007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交通不便,鄉村道路未硬化;
2、部分村人畜飲水困難;
3、學生上學路程較遠;
4、有130戶危房急需改造。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鞏固現有的特色產品,加強李子、核桃、梨等水果的品種最佳化。
2、磨盤村地處會澤縣交界,屬半山區,主要發展種、養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