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芬)帕拉斯瑪著;(德)美霞·喬丹譯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圖書書號:978-7-5641-2806-7
出版日期:2014年5月
開本:16K
圖書頁數:336
版次:第一版
印張:21
字數:462千
上架時間:2014-10-18
圖書點擊數:1321
價格:¥79元
內容簡介
本書中的16篇建築評論和1篇對帕拉斯瑪工作、生活的採訪記錄,跨越了作者自1985年至2012年的歲月,集中反映了這近30年的時代變化、環境變化、人類社會變化催生的新問題的碰撞與衝突,以及由此帶來的現代建築新思維、新理論。本書也簡述了中國建築師王澍榮獲2012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的前後及其建築觀的變化與發展。
編輯推薦
在這個日新月異、不斷變更的時代,我們邁著匆忙的腳步,穿梭在一座座由鋼筋水泥建構而成的摩天大廈之中。這個時代既讓我們感到熱血沸騰、無比振奮,又時時讓我們陷入迷惑和彷徨的低谷。在建築領域,仍然有那么多的疑問等待我們去探索,去解答:建築的目的是什麼?建築師的使命是什麼?在建築設計中,我們是否應該拋棄傳統而追求標新立異?建築作品是用來宣揚建築師的個性與風格的廣告,還是用來維護與強化當地整體建築體的風格? 在芬蘭建築大師尤哈尼·帕拉斯瑪先生的這本《碰撞與衝突--帕拉斯瑪建築隨筆錄》中,他對這些主題都進行了探討和研究,他以淵博的知識和珍貴的親身體驗,為我們提出新的思考維度;他以謙虛的態度和令人信服的引證,牽引我們碰撞建築,共同暢遊在建築、哲學、藝術和文化的海洋中。
目錄結構
前言:建築的存在意義 /1
Chapter 1 感知的幾何學:建築中的現象學 (1985年) /003
玩弄形式的建築 /004
元素孤立論的假象 /004
意象建築 /006
建築的本質 /007
沒有建築師的建築 /008
記憶的建築 /009
住宅的兩面性 /010
建築的基本情感 /011
多重感官體驗 /013
起源 /014
Chapter 2 從隱喻主義到生態功能主義 (1993年) /019
一個世紀的終結 /019
終結的主題 /019
藝術的終結 /020
耗盡一種風格 /021
仿造藝術 /022
距離的增加 /022
藝術轉向自身哲學 /023
布里洛盒困境 /024
建築的自我參照 /024
烏托邦的不可能性 /025
反烏托邦時代 /026
藝術的批判 /026
功能主義的邏輯 /027
作為圖像的建築 /028
功能主義的神話 /028
機器和米洛的維納斯 /029
心理學意義上的功能主義 /030
功能主義的起源 /031
社會使命的消失 /031
邁向生態功能主義 /032
Chapter 3 建築和文化現實: 建築在後現代主義社會中的可行性(1987年) /37
序言:建築與哲學 /037
文化的中斷,意識上的變化 /038
後現代主義文化 /039
一雙鞋的證詞 /041
建築之死 /042
現實與夢想——空洞的圖像 /044
可用性的篡奪 /046
第二個現實的消失 /047
理想的消失 /048
文化的富營養化 /049
後記 /051
Chapter 4 傳統和現代性:後現代社會中地域建築的可行性(1988年) /055
技術烏托邦和身份 /055
多樣性對統一性 /056
地域的要素 /056
隱藏的文化維度 /058
個人和傳統 /059
阿爾瓦·阿爾托的地域主義策略 /061
聯合的對手 /062
風格的要素 /064
兩種現代主義 /065
變化的動機 /066
新傳統 /067
民粹主義 /068
準智慧型化 /068
Chapter 5 建築的局限性: 趨向靜默的建築(1990年) /075
邁向一個新的中世紀 /076
新鍊金術 /077
一個自由和挫敗的時代 /078
烏托邦的終結 /079
烏托邦的可能性和先鋒 /079
建築的社會內容 /080
建築作為圖像 /081
大撤退中的先鋒 /081
兩個現實 /082
媚俗——一種新民俗 /082
傳統的可能性 /083
巨大的質疑 /084
拼貼和編制文化 /084
使用價值與形象價值 /086
否認和否定 /087
藝術的領域 /087
本體論的缺席 /088
藝術的統一 /088
建築的自主性 /089
建築的社會責任 /090
建築的革新 /090
兩種建築 /091
走向靜默的建築 /091
Chapter 6 新千年的六個主題(1994年) /095
捍衛文學品質 /098
捍衛建築質量 /100
六項主題 /100
Chapter 7 觸覺與時間: 註解弱化的建築(2000年) /109
視覺霸權和視網膜建築 /109
多重感官體驗:觸摸的意義 /110
物質和時間 /111
物質的語言 /113
物質的想像力 /114
承載體驗活動的建築 /115
弱化的建築 /116
弱質的力量 /118
弱化的建築圖像 /120
透視空間和周邊視覺 /120
容忍和錯誤的餘地 /121
唯美化:預期的美 /123
Chapter 8 空間地點記憶和想像: 生存空間的時空維度(2007年) /129
前言:建築與哲學 /129
建築與記憶 /130
碎片的精神力量 /132
記憶的空間性與情景性 /133
生活的世界 /135
作為交流的體驗 /136
具體化的記憶 /136
記憶和情感 /137
緩慢和記憶——快速和遺忘 /138
建築的遺忘症 /139
藝術的時態 /140
Chapter 9 時間的空間:建築中的精神時間(2007年) /147
科學和科幻小說中的時間 /147
現代的空間時間 /148
時間的崩潰 /149
時間的博物館 /153
無時間約束的感知 /154
完美與缺憾 /155
水和時間 /156
象徵和現實 /157
藝術和新奇 /158
顛倒的時間 /159
建築中的生物時間 /160
Chapter 10 空間的色情 (2008年) /167
建築中的色情 /167
建築空間與色情空間 /168
建築學是一門藝術 /172
建築,實際上是一件禮物 /173
Chapter 11 建築的義不容辭的任務(2010年) /177
建築的興奮時代 /177
奇觀的建築學 /178
現代性的承諾 /178
匿名性的美德 /179
建築的整合任務 /180
其他建築 /180
全球化的利弊參半 /180
無歸屬感和疏遠 /181
個性的意義 /182
可持續性與個性 /182
建築學的任務 /183
建築與個性 /184
建築的未來 /184
Chapter 12 走向仿生建築:動物建築的啟發(2009年) /189
前言 /189
建築歷史的透視 /190
動物建築和人類建築的相似之處 /192
動物建築和人類建築的差異 /193
效率和發明 /195
動物建築的啟發 /196
生物模式的時代 /198
Chapter 13 氛圍:周邊感知和生存體驗(2010年) /203
世界和意識的融合 /203
藝術中的氛圍 /206
對地點和空間的認識 /207
無意識的感知和創造性的思維 /209
氛圍智慧型——右腦的能力 /210
空間和想像 /211
“理解”藝術形象 /213
多感官體驗:觸摸的意義 /214
透視空間和周邊視覺 /216
Chapter 14 建築的局限:虛幻與現實之間(2009年) /223
建築奇觀 /223
改革時代 /224
自由的幽靈——限制的力量 /225
興奮的建築 /227
建築作為藝術表達 229/
建築的幻想 /231
人類的歷史性 232/
生物學時代 /233
小說和理想化 /234
建築中的現實感 /235
Chapter 15 讚美模糊性:融合的感知與不確定的思考(2010年) /241
個人申明 /241
潛意識的重要性 /242
視覺的動態 /243
非格式塔感知與潛意識視覺 /244
生活的世界與不聚焦視覺 /246
空間的體現性體驗 /247
視覺的模糊與邊界的軟化 /249
模糊的聚集地——周邊視覺 /250
特殊性的喪失與連續感 /251
不確定性的價值 /252
Chapter 16 新穎,傳統和個性:建築的生存內容和意義(2012年) /259
新穎的迷幻 /260
傳統和極端性 /262
文化個性 /264
作為進化過程的建築和個性 /265
傳統與創新 /267
文化的基礎 /267
建築的任務 /269
Chapter 17 帕拉斯瑪訪談錄(2012年) /275
背景 /275
寫作、書籍和論文 /278
教學 /284
建築和現代建築 /287
建築和其他學科 /290
私人的問題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