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129

碘-129,核素符號I,半衰期為1.57E+07a。I主要來源於宇生放射性核素、238U自發裂變產生、反應堆排出的放射性“三廢”、核燃料後處理廠氣態流出物和液態流出物、大氣層核試驗放射性落下灰、地下核試驗裂變產物。

名稱及毒性分組

(1)中文名稱:碘-129

(2)英文名稱:Iodine-129

(3)核素符號: I

(4)原子序數:53

(5)原子質量數:129.907

(6)毒性分組:低毒組

(7)半衰期:1.57E+07a

主要來源

(1)宇生放射性核素。

(2) U自發裂變產生。

(3)反應堆排出的放射性“三廢”。

(4)核燃料後處理廠氣態流出物和液態流出物。

(5)大氣層核試驗放射性落下灰、地下核試驗裂變產物。

監測方法

(1)放化分析法。

①濃集分離。放射性碘的常用濃集和分離方法有共沉澱法、溶劑萃取法和離子交換法等。

植物樣品一般先用0.5mol/LNaOH溶液浸泡,然後以HO作助灰化劑,在450℃時灰化,CCl萃取,AgI沉澱制源測量。

水樣和牛奶樣品可先用強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濃集,再用CCl萃取純化,製成AgI沉澱源測量。牛奶中的放射性碘主要以陰離子形式存在,可不經處理直接上柱交換吸附。而水樣中的放射性碘則可能以幾種不同的價態存在,需引入氧化還原步驟,使所有碘成為陰離子後再進行陰離子交換吸附分離。

大氣中放射性碘的採集使用活性炭、浸滲了Br和TEDT的活性炭以及浸滲了銀的沸石為填料的取樣器,它們對碘的取樣效率幾乎為100%。

②測定方法。

直接測量法:所用的儀器有井型或薄NaI(Tl)γ譜儀、液體閃爍計數器、本徵鍺探測器和矽鋰探測器。NaI(Tl)γ譜儀設備簡單,但解析度較差;液體閃爍計數器靈敏度較高,其計數效率可達95%;本徵鍺探測器的解析度很高,可以區分 I和 I放出的KαX( I的為29.7keV和29.4keV, I的為27.5keV和27.2keV)射線;矽鋰探測器對低能γ或X射線更靈敏且解析度高,可以直接用來測量 I和 I。

中子活化分析法:是一種更加靈敏的方法,其步驟是先將被測樣品經適當處理後,放到反應堆中,用中子照射,通過 I(n,r) I核反應,測量 I的γ放射性來計算 I的含量,其靈敏度可達10−10~10−12g;也可採用質譜法測量生成的 I,其靈敏度大約為10−15g。 I活化分析法的缺點是需要反應堆,費用高,不宜廣泛用於環境監測。

(2)γ譜儀直接測量法。可用低本底γ譜儀或液體閃爍譜儀直接測量,但靈敏度低,易受 I和 I的干擾。

(3)人體內污染量的檢測方法。活體測量:利用全身計數器測量人體甲狀腺內放射性核素種類和活度,探測下限為100Bq。

β計數:取尿液放化分離,β測量,探測下限為1Bq/L。

用途

(1 )用作醫療用γ 計數器檢查源。

( 2)作為穆斯堡爾核素,製備穆斯堡爾源。

( 3)實驗室用γ 參考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