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樓外話

碉樓外話

碉樓是廣東開平一帶僑鄉的一種特殊的建築,是盜賊橫行,治安紛亂情況下的產物,也是歸國華僑用血汗錢建築的。《碉樓外話》作者老真將多篇不同時期發表的文章匯集成冊,讓讀者慢慢品讀。 《碉樓外話》讓讀者了解廣東四邑的百姓曾遭受怎樣的辛酸苦楚,了解司徒美登等華僑是怎樣飄洋過海的,我們不但認識了革命先驅李雁南、周文雍,也明白孫中山當年等籌措革命經費時也離不開僑胞的資助。

內容簡介

老真編著的《碉樓外話》收錄了“僑鄉的樓宇”,“廣州起義英雄周文雍”,“三個老華工”,“畫家的鄉情”,“開平民歌”,“四扈歲時風俗錄”,“東方夏威夷”和“鳥的天堂”等文章,從歷史淵源,自然環境和人文信息諸多方面為讀者鋪開了一幅畫卷,使讀者從《碉樓外話》的字裡行間對僑鄉碉樓與村莊的出現,形成和演變有了全面的了解。
本書滿含深情,感染力很強。

圖書目錄


心中的“碉樓”
《碉樓外話》之外話
《碉樓外話》讀後
僑鄉的樓宇
“水澇柴”到僑家——羅濃合的自述
“蛋家女”淚成河——船民張愛的憶訴
開拓者的見聞
美堂公愛國心
華僑乃革命之母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李雁南
飛上藍天
廣州起義英雄周文雍
哺育鳳凰的村莊
三個老華工
畫家的鄉情
潭江夕照
落葉歸根關金鰲
勵茲青年蔚為偉器
百年唐人街四邑風情畫
四邑歲時俗錄
開平民歌
鳥的天堂——新會榕島的傳說
東方夏威夷——令人神往的上川島風光
寶缽的傳說

文摘

血在地上淌
媽媽死時,我才8歲,我常常記起媽媽臨終時的遺囑,要努力帶好兩個弱小可憐的弟弟。但是,在那殺人不眨眼的黑暗社會裡,又有什麼能耐呀!
媽媽死後,兩歲大的小弟弟,又想媽媽,又飢餓,整天啼哭。我寸步不離地護著他。同命相憐的船家姐妹,有時也送點稀飯來餵他。然而,漂流在江上的船家,誰能有多少隔夜糧呢!
媽媽死後3個月,一個嚴冬的早晨,寒氣逼人。為了生活,阿爹一早就下河撈蜆了,我背著衣不遮體,只見皮包骨頭的小弟弟,頂著刺骨的寒風,上岸討飯。村過村,巷過巷,晌午過了,才討得一把米,又餓又累回到船上。當我把久已“入睡”的小弟弟從背上卸下來,一看,他面如黃蠟,閉上眼睛,張大焦乾的小嘴唇,手腳都僵凍了!我邊哭邊拚命搖動他,他都沒有半點反應。阿爹聞訊趕過來,接過小弟弟,緊緊摟在懷裡,久久端詳著小弟弟的面孔,禁不住涕淚直淌,嘆道:“孩子呀孩子!連粥水都沒有喝上一口呀,這樣悽慘死去!” 我心裡萬分難過,哭得死去活來。阿爹撫摸著我的頭,哄我說:“阿愛,別難過了!你的弟弟,死於吃人的世界呀。”
我心裡暗道:小弟弟帶不住了,以後,死死活活也要把大弟弟帶緊呀!我經常帶著他下水撈海草,上岸挖野菜來充飢。乞到點什麼,就先餵它,睡覺時也要摟著他。兩個人形影不離,我要盡力照顧好我唯一的弟弟呀!
一天傍晚,天上烏雲滾滾,一場暴風雨快要來了。我和弟弟在岸上挖了點野菜,趕著回船上。路上,弟弟可憐地說:“阿姐,我口渴,肚餓,我走不動了。”我馬上回憶起小弟弟慘死的情景,淚水簌簌地掉下來。我哄大弟弟說:“阿姐背著你走,好嗎?”弟弟十分懂事地說:“你也沒吃飯,又累,我不用你背。”我說:“那就順路到前面去,試看能不能拾點番薯根吃吧。”
於是,我攙扶著大弟弟,走到一塊不知已被人翻過多少遍的番薯地上,蹲下來,翻呀,翻呀,翻來翻去,最後,才翻得一星點小薯根,大弟弟十分喜悅地把這番薯根在身上揩了揩,正要放在嘴唇邊。田野上,突然傳來了一個呼喝:“別走!大膽的賊仔,老爺的番薯你也敢偷!”接著,一個戴著“聯防隊”袖章的傢伙,手擎鋤頭猛撲過來。我一時嚇得魂飛魄散,急忙拖著大弟弟拚命跑。可憐兩個早已餓壞累壞的小孩子,又怎跑得過那凶神惡煞的彪形大漢呢!眼看就要被追上了,我便撇開大弟弟,叫他快跑,自己不顧一切地撐開雙手去攔阻那個“聯防隊”。那傢伙飛起一腳,把我踢翻了。遠處有一個凶神惡煞的傢伙在號叫:“要了那條小狗的命!看誰還敢動我地里一棵草!”
那個殺人不眨眼的“聯防隊”馬上掄起了鋤頭,喪盡天良地趕向我大弟弟,當頭砍去。可憐大弟弟呼天喊地慘叫了一聲:“阿——姐——喲!”就倒下了!
凶神惡煞的傢伙還在殺氣騰騰地叫嚷:“斬草除根,一不做,二不休!”
我豁出命地跑呀,跑呀,只聽得風在呼,江在吼,只覺得山在搖,地在動……我奔跑回到船邊時,完全昏倒了。 阿爹救醒了我,一起摸到出事的地方。劊子手走了,弟弟躺在血泊里,頭顱破裂了,腦漿四濺,五孔還在出血,眼睛睜得很大,手上那根小薯根全被鮮血染紅了!我猛撲在地上,摟住大弟弟痛哭。多么悲慘的一幕!
阿爹怒視著長空,牙齒咬得咯咯響,萬分憤恨地罵道:“天怎么這般黑,地怎么這般暗!一星薯根一條命,哪裡有窮人立足之地呀!”
阿爹咽著淚水,摟起了我,說:“阿愛,起來吧,淚水流成河,再也漂不起大弟弟了!讓他躺好吧!”接著,他脫下身上的破衣,輕輕覆蓋在大弟弟的屍體上,然後說:“記住這個血海深仇!總有一天,要報仇,要雪恨!”
霎時,狂風呼嘯,電光閃閃,雷聲隆隆,大雨傾盆。我握緊了拳頭,復仇的火焰在胸中燃燒!但願那狂風絞著暴雨,快把這昏天黑地淹沒吧!望那炸雷絞著閃電,把這黑沉沉的大地劈開!”
我要活下去
天上結下恨和怨,地下記著血淚仇,要報仇,要雪恨,就要活下去!我們父女離開了百合河汊,漂流到了潭江匯流處的三埠河面。後來,父親同一個在苦難中死去丈夫的船家婦女搭夥撐渡,相依為命。這樣,我算有了個後娘,我們在饑寒交迫中又渡過了4個年頭。
到我12歲那年,我們家中又有了兩個小妹妹。那一年,日本鬼子的鐵蹄闖進了潭江,到處奸淫擄掠,殺人放火,在那個民族災難深重的年頭,又遇到了大旱,米價像潮水一般猛漲。真是天災人禍,窮人無法活下去啊!
我們撐渡,一天到晚掙不到半斤米。捉魚摸蝦又經常遭遇鬼子、漢奸、惡霸搶掠。
阿爹日間撐渡,晚上撈蜆,拚命幹活,也賺不到一頓飽的。這樣的日子,就算鐵鑄的,石鑿的,也是會塌的啊!阿爹終於積勞成疾,病倒在艙里。爹是家中的頂樑柱,一家的擔子都壓在他肩上,他病了,一家韻生計就更成問題了。求借無門,無錢就醫,阿爹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
一天,阿爹看見河裡漂來了一個蟻芋頭,就掙扎著撈了起來,煮熟咽了,以為可以塞塞肚,治治病。誰知中了毒,口淌白涎,腹部腫脹,絞痛得蜷成一團,不到三天,奄奄一息。後娘為求醫把能賣的東西都賣光了。
在一個漫天愁雲的早上,阿爹忍住劇痛說:“我是曬枯了的竹,再成不了篙。”
我淚水滾滾對他說:“阿爹,你是船里舵,篷中撐,你倒了,我們怎么漂?”
阿爹搖搖頭說:“我確實再撐不下去了,靠你們自己漂吧。頂得一日漂一日,總望有日,漂出苦海見青天!”
在這個萬分悲痛的死別時刻,我伏在阿爹身上哭泣說:“漂到何時,苦海才有邊呀?”阿爹老淚縱橫,臨終時斷斷續續地說:“阿愛……不管怎樣,都要活下去!爭口氣!為父母兄弟報仇啊!”阿爹就這樣含恨死去,他死不瞑目啊!
阿爹死後,無錢埋葬,放在船頭,雷雨交加,風急浪大,屍體震裂了腹部,屍水橫流,我披著散發上岸去“乞葬”,才勉強請求到幾個撿殮工人把屍體抬走。途中,捆屍的草繩斷了,屍體倒在街頭。可惡的“黃猴子”警察,竟然喪心病狂地來敲竹槓,說什麼弄髒了街頭,要罰“保警費”。
新仇舊恨湧上心頭,我壓不住心頭的怒火,拼上前去責問那狗警察:“你們這班豺狼,把人血吸了,人肉嚼了,還要來啃骨頭嗎!”一群碼頭工人、船家兄弟紛紛圍了過來,義憤填膺,斥責那狗警察,他才夾著尾巴溜了。
以後,我和後娘又挨了一段時間,最後連破船都賣了,也換不到幾頓吃的。無家可歸的娘兒四人,眼看要餓死在一堆。後娘忍著割肉的痛苦,把我的那兩個小妹妹棄在路邊,讓過路人收養去了。她決定逃荒外地,並勸我去陽江縣當婢女。
我想,當婢女,挨打受罵,也是苦路一條。潭江,我的父母兄弟姐妹血淚灑在裡面,我不忍離開呀!後娘出走前,又囑咐我去投靠親戚,但是,在那兵荒馬亂的年頭,親戚死的死,逃的逃,我又哪能找到呢!就這樣,我打13歲起,孤苦伶仃一個人,流浪在潭江岸邊。
P40-45

序言

“開平碉樓與村莊”於2007年6月被聯合國科教文組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第25處世界文化遺產。為此,我做過一場“鄉夢”。夢中浮現養我育我的鄉土,縈迴往日的筆墨生涯,顯現登載於1981年第4期《新觀察》上的散文《僑鄉的樓宇》。
回憶故園執筆30年,多是“遵命文字”,盡為“作嫁衣裳”。偶爾應朋友邀約,寫點反映生活的功課,交報刊登載,或編纂出書。《僑鄉的樓宇》就是其中難忘的一篇。
《僑鄉的樓宇》初稿於1980年,祖國改革開放初期。隨著時代前進的步伐,滄海已桑田。近七八年,為論證“開平碉樓與村莊”這宗歷史遺產,當地相關部門組織一大班專家學者、文人墨客,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蒐集了大量珍貴的資料,挖掘了這項文物的豐富內涵,寫成專著。可謂此一時彼一時矣!然而,二十七八年前,抖擻這宗歷史陳跡成文成章,見載於全國性刊物上,我的《僑鄉的樓宇》算是首篇。
“管中窺豹”的散文,所表露的情愫,畢竟為大眾共鳴,僑鄉的樓宇已薦為珍寶,名聞遐邇。想當日,能不憶初衷。推崇歷史文物,一篇散文是微不足道的。別故土,涉重洋,躋身為海外報人,彈指間又20年。遙望天際樓宇,能知多少?惟記往年,置身賴以生存的村鄉,漫步樓宇郊野,觸景生情,感懷世事,動筆寫下一些隨筆、特寫、札記和雜感,或撫今追昔,或議人論事,或借物言情,或談情記趣。述說鄉土變遷,回憶旅外歷程,編纂名人業績,記載趣聞逸事,描繪風光景物,札記歌謠傳說。勾勒地方風采,洞察時代變遷,反映人情世態,表達愛憎,寄託追求……既紀實,又抒情。翻出來,瀏覽字裡行間,不難看到,對僑鄉碉樓與村莊的出現、形成、演變之淵源、自然環境、人文氣息,天地人間,具備真實的、生動的、形象的、有趣的見證。
夢醒,圍繞“開平碉樓與村莊”題目,選擇在祖籍國內發表過的散文,掖集成一輯“外話”,意在顯現悲歡離合的世間情,流露甜酸苦辣的人情味,炫耀這項曠世瑰寶的光環,喚起讀者的熱愛、嚮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