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菩薩像
[1]三國兩晉南北朝[2]高27.5厘米佛教自西漢末年傳入中國,盛行於南北朝至唐朝。除建有石窟寺和佛教建築之外,還有不少金、銅、石等材料製成的佛教造像流傳於世。這些佛像、菩薩像,多是佛教信徒(發願人〕出資所造,很多刻有紀年和銘文。此石刻菩薩像為北魏永熙二年(公元533年)造。
梵文音譯“菩提薩埵的簡稱。
簡介 觀音文化 大勢至菩薩偈贊 地藏菩薩像贊 地藏菩薩偈贊殘高44厘米 沙石質。 雙手合十,交腳坐雙獅座上,背光兩側各一脅待站立合十。
此菩薩像用白色大理石雕成,在造型、風格上與盛唐時期的鎏金菩薩銅像有相近之處,均為上身裸露、寬胸細腰、背微後仰、腹略前腆,身姿呈三段屈曲式,線條優美;雙腿...
文物 介紹劉氏造白石思惟菩薩像,北齊,殘高44.5cm,寬34.3cm。
石像構造 出土時間蟬冠菩薩像是建造於東魏至北齊時期的石制佛像,通高120.5厘米。現收藏於山東博物館。
歷史 外觀 造像風格張雙臥造交腳彌勒菩薩像,北齊天保二年(551年),高47.5cm,1953-1954年出土於河北曲陽修德寺遺址。現珍藏於故宮博物院。
基本信息 詳細簡介中國北宋銅鑄佛教造像。在河北正定隆興寺大悲閣內。寺又名大佛寺,即得之於寺內的大悲觀音像。北宋開寶四年 (971)七月,宋太祖駐蹕正定時,因城西大悲寺及銅...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石花洞地處西山深處,目前已發現此洞有6層,層層相連,洞洞相通。其規模與景觀大於桂林的蘆笛岩與七星岩,洞內鐘乳石千姿百態,美不勝收,為北國極為罕見的地下溶...
簡介 石花水洞 北京石花洞 房山石花洞 美麗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