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米

石板米

名聞中外的石板米出產於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響水村,"響水大米"俗稱石板米,因其生長在火山玄武岩石板地上而得名。石板米之所以品質優良,舉世無雙,完全得益於其生長在世界獨一無二的生態環境中。其生長的土地為億萬年前火山爆發時,火山岩漿流淌凝固而形成的大面積玄武岩“石板地”。由唐代以來,至宋、元、明、清,石板米始終是歷朝貢米,為皇室所享用。解放後,石板米又成為人民大會堂的國宴用米。石板米進入市場以來,作為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綠色食品,倍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和喜愛。

基本信息

歷史淵源

石板米 石板米

渤海鎮位於國家級名勝旅遊區——鏡泊湖、火山口葉下森林、渤海風情園的旅遊金三角地區,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歷史上素有“塞北江南”的美譽。唐代渤海國時期,渤海鎮地區已經出現了先進的水利灌溉和水稻栽培技術,據(新唐上書.渤海傳)記載,當時渤海國進貢給唐王朝的貢口之中,就有“太白之鹿、率濱之馬、盧城之稻、北海之鰭”的描述,其中的“盧城之稻 ”指的就是石板米,歷史上石板米名聲之盛,由此可見。

生長環境

石板上土壤的厚度約為10-30厘米(如圖),是經過億萬年的岩石風化和腐殖沉積而形成的土壤,其中礦物質、有機質、微量元素含量極為豐富。灌溉水源來自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鏡泊湖流出的牡丹江上游的優質水源,水質純淨、清澈、無任何工業污染。由於石板地的石板在白天吸收了大量的熱量,在夜晚又將吸收的熱量散發出來,使石板地的地溫,水溫比一般的稻田地高出了2—3攝氏度左右,在晝夜溫差大的北方,形成了有利於水稻生長的自然環境,水稻吸收營養充分,成熟度極高,諸多條件的珠聯璧合,使石板米具備了興世無雙的品質和食用價值。

在“國際食品博覽會上”,李鵬委員長對石板米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饒有興致的對隨從人員說:“石板米好!”。

微量元素

歐洲權威農產品檢驗機構荷蘭SGS檢測中心檢測,在“御禾源”牌石板米中鈣、鐵、銅、鎂、鉀、硒、鋅等微量元素含量也極為豐富,其中鈣含量每公斤石板米高達220毫克,為普通大米的3—6倍。其中中胺基酸、維生素及礦物質微量元素的含量遠遠高於普通大米,在石板米中富含人體所需的十八種胺基酸,含量達6.9%,在人體所不能合成的八種胺基酸中,石板米就含有7種。

國際SGS檢測中心荷蘭部專家認定“御禾源”牌石板米 “是一種具有優良的商品質量,非常適用於人類食用的大米”(摘自SGS檢驗報告第3頁)。石板米連續多年榮獲“中國綠色食品A級產品”、“中國放心食品”等信譽稱號,堪稱“中華第一米”、“中國米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