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這種以石板為主要建築材料的房屋,據專家學者考證已有三千年的悠久歷史,久經大自然的無數次挑戰,同樣也經受住了“5·12”汶川大地震的嚴峻考驗。
據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管江河村支部書記曹志學講述:目前在管江河流域現存百年以上保存完好的石板房僅有16座。何謂石板房?石板房顧名思義就是用石板建造的土木結構房屋,其建築風格多為兩坡水硬山牆廊檐式民居,坐北朝南採光透風利水,西山牆處搭建大兩間偏廈石板房的最為典型,在廊檐山牆處開門,也就是灶房和正房形成對應的庭院格局。
建築用料
取材是當地的青石板。據曹志學介紹說,青石板的開採工藝大有學問,是一個祖傳的技術活兒,有這手藝的匠人才能擔當此任。採集的石板要有稜有角有形狀,而且厚度要勻稱。這種石板出產於管江河村的四窪坑和麥地灣兩地的半山腰及山樑上,屬於褶皺山系其青石板紋路和地質結構息息相關,一般石板厚度有二公分左右,大塊頭的石板有四五個平方那么大,石匠用鏨子和鐵錘加工成一米多寬,長約二至三米不等的建材,重量約有200多斤,運輸時需要四至五人平行抬著走,抬的人喊著“號子”,隨著曲調協調步子。小塊頭的石板年輕人用背架子背回去。採石板時,有經驗的匠人用鐵錘輕輕地敲打鋼釺或鏨子,在外力的作用下石縫逐漸的慢慢開裂,依其紋理向縱深開啟,這樣才使石板不會因裂紋變形而報廢,並且有稜角多呈長方形和正方形,所采的石板和刀切的豆腐塊兒那樣兩面光滑可鑑。
建造工序
管江河風格的石板房從古到今都是就地取材,以土木結構為主,大多是前後檐口的架子房,採用的是連體鉚榫木架結構建築方式,這種實木架都是“人”字梁形狀,以牆體為依託,以檁梁椽為框架,互為依託,這種設計不但房體堅固而且十分牢靠。小隴山南部林區房屋的結構分為“軟木架”和“硬木架”兩種設計形式。所謂的“軟木架”就是先“踏牆”後架房架子,大多為明柱子;“硬木架”就是先立房架子後踏牆,就是把山柱和檐柱包在牆體裡面,基本上都是暗柱子。修建軟木結構的石板房第一步是築牆,當地人俗稱“踏牆”,管江河人踏牆是傳統的板牆工藝,通常需要精壯男子勞動力十餘人。選好地址後木匠端著水碗拿著摺尺牽著線繩子測量水平線的等高度,然後按照格局和結構布局放線,就是在測量定位的四角上打樁並開始開挖地基,用當地的石頭和石灰築砌地基,當地基砌到水平等高線以上時才架板踏牆,為了防止新築的牆體乾裂形成張口縫,村民們踏牆時在泥土裡加上兩米左右的竹棍和荊條,俗稱為“扎筋”,這樣踏的牆體既防震又可防乾裂開縫,牆體堅固不變形。當牆體築到三米五、六的高度時就要架梁架檁掛椽,工匠們把按結構尺寸製作好的房架子依次安裝到牆頭上。待到了吉時上中梁,正門廳堂左右中柱貼上對聯,鳴炮掛彩,扔十二個饅頭(過梁饃),孩子們爭著搶著拾過梁饃,據說吃了過梁饃晚上睡覺不磨牙。這個習俗一是圖個熱鬧喜慶,二是預示著年年豐衣足食,四季平安圖個吉利。架好房架子之後接著在兩邊山牆上繼續往上踏牆,這山牆呈“人”字狀將房架子固定好。在管江河立房上樑的這一天,主家要擺“十大碗”或“十三花”的酒席,請前來幫忙助工的鄉親們坐席吃肉喝上樑酒,按傳統鄉俗這一天也就是管江河全村人的節日。
建造石板房的下一道工序是從前後檐口同時開始鋪放石板,第一排鋪好後再鋪第二排石板,一排跟一排要壓好茬,即壓住下一排石板與上一排石板之間接縫處的茬口,依次往上鋪直至房脊。一般要壓住石板茬口的一拃左右,房脊的封粱茬口呈八字形狀,這是為了防止石板溜滑和滲水漏雨。石板房的門一般都是雙扇裝板實木門,外窗多為36格揭窗,內側安有實木裝板雙扇窗,這種傳統工藝的門窗大多有古色古香的雕花裝飾,既美觀實用又牢固不裂縫變形。
建築風格
管江河流域的石板房是一個地方特有的民俗文化現象,建築風格多為“五檁四柱廊檐”式結構。所謂的“五檁”即前後檐五道雙檁條;“四柱”即前檐正牆外裸四根明柱子;“廊檐”即正堂門窗處房檐向外延伸兩米多形成暖閣式的迴廊,既寬敞又通風明亮,夏天可以納涼吃飯喝茶,也就是人們休憩交流的場所。講究人家的山牆頭上下有圖案精美的磚雕裝飾,名曰“穿靴戴帽”。具有原始風貌的石板房有冬暖夏涼的特點,因通風透氣性能好,家家戶戶不約而同地在正廳左右主臥室上方架有棚木裝的頂棚,這頂棚有石竹編的也有木板釘的,棚上用竹篅裝著四季糧食和山珍野味等,因通風好放置多年也不會霉變或蟲蛀。
歷史價值
隨著社會的進步,石板房不再是山里人繁衍生息的住宅,那些零星倖存掩映在青山綠水間的古老民居可謂是一個地方的印記,也可以說是鑲嵌在甘肅大地上的一個歷史符號。石板房不僅僅是專家學者研究的課題,我相信人們也會永遠銘記這源於遠古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