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靈壽縣行政地圖
靈壽縣地處河北省中西部,西依太行山,東臨大平原。縣城距省會40公里,距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石家莊民航機場20公里。朔黃鐵路橫穿該縣3個鄉鎮,並在阜安、北宅建兩個車站。交通方便,通訊便利,能源供應充足。總面積1069平方公里,人口31.2萬人,共轄6鎮9鄉、279個行政村、772個自然莊。地形輪廓呈條狀,東西寬約15公里,南北長約130公里,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依次形成山區、丘陵、平原、濕地等梯級地貌特徵。靈壽,古產奇木--靈壽木,質堅,宜以制杖,皇家多以此杖賜贈大臣勛戚,以示尊崇,靈壽因此而得名。
編輯本段簡介 靈壽縣地處河北省中西部,西依太行山,東臨大平原。縣城距省會40公里,距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石家莊民航機場20公里。朔黃鐵路橫穿該縣3個鄉鎮,並在阜安、青同建兩個車站;7000門程控電話已同全國連網。交通方便,通訊便利,能源供應充足。靈壽縣總面積1069平方公里,轄6鎮、9鄉,279個行政村,30萬人口。地形輪廓呈條狀,東西寬約15公里,南北長約130公里,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依次形成山區、丘陵、平原三種明顯的梯級地形特徵。全縣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北部山區晝夜溫差大,是發展林果,花卉的基地;中部丘陵地域廣闊,是發展旱作農業和畜牧業的基地;南部平原土質肥沃,是發展糧棉瓜菜的基地。境內電力充足,水源豐富,慈河、滹沱河、松陽河流經全縣,28座大中小型水庫象28顆璀璨的新星鑲嵌在靈壽大地。
自然景觀主要有:被譽為“河北省省會後花園”的五嶽寨國家森林公園、生態環境保持完好的河北省漫山自然保護區以及各具山水特色的橫山湖度假村、三夢山、神仙洞、磨子坨、車軲轆坨等景點;人文景觀主要有:中山國遺址、北齊幽居寺、宋曹彬故里碑、明石牌樓等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外還有晉察冀邊區政府舊址、陳莊戰役紀念碑、抗大二分校紀念館等一批紅色旅遊資源。
靈壽歷史悠久,上古時為冀州,自古以產靈壽木而得名,春秋屬晉,戰國初為中山國,後為燕趙屬地,公元前206年設縣。見於史書和地方志的著名歷史人物有樂羊、樂毅、曹彬、曹皇后、韓億父子、付氏家族、知縣陸隴其等20多人。靈壽也是革命老區,抗戰時期,晉察冀邊區政府、邊區造幣廠、抗大二分校曾長駐於此,彭真、賀龍、聶榮臻、羅瑞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戰鬥、生活過。
靈壽還有豐富的資源,礦、林、旅遊堪稱三大資源優勢。現已探明各類礦藏有41種,總儲量28億噸。其中,黃金36噸、鐵1020萬噸、石材10.7億立方米、雲母1400萬噸、石英8800萬噸,還有銅、鉬、石英石、重晶石和礦泉水等。特別是石材資源類多質優,花崗岩儲量6.1億立方米,大理石儲量4.2億立方米,有200多個花色品種。全縣宜林面積86萬畝,現有林木79萬畝,其中經濟林20萬畝,年產乾鮮果品3萬噸。
改革開放以來,靈壽縣緊緊圍繞資源優勢,努力擴大對外開放,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先後同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係,出口產品發展到12大類30多種,其中雲母、石材、棉布、家兔、肉牛、紅薯脯等出口量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八五”以來,靈壽縣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迅猛,1996年與1990年比較,全縣工農業總產值增長了594.4%,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475%,財政收入增長了263%。綜合經濟實力逐年增長,投資環境更加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