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綱要(2016-2020年)

發布日期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檔案石政辦發〔2015〕46號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石家莊市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綱要(2016-2020年)的通知

各區和新樂市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

《石家莊市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綱要(2016-2020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5年11月18日

全文內容

石家莊市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綱要(2016-2020年)

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滿足社區居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重要舉措。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09〕6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5〕14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0號)精神,加快石家莊市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發展,制定本綱要。

一、發展成效

(一)發展環境進一步最佳化。“十二五”期間,市政府印發了《加快政府舉辦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石政辦發〔2011〕52號)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調整建設實施方案》(石政辦發〔2012〕16號),出台了一系列促進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市、區兩級政府社區衛生服務經費達9098萬元。成立石家莊市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強化了行業管理和業務指導。

(二)服務網路進一步健全。出台了《石家莊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標準》,推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截至2015年,全市共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10所,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2所、社區衛生服務站158所,街道覆蓋率達到100%,形成了政府主導、多渠道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格局。7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建成為“全國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三)隊伍素質進一步提高。組織實施“社區衛生人員服務能力建設項目”,培訓社區衛生人員4200人次。選聘47名“5+3”全科醫生充實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業務培訓、崗位練兵和技能競賽,社區衛生人員整體素質得到提高。截至2015年,全市共有社區衛生服務人員3256名,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940名,平均每萬名居民擁有2名全科醫生。

(四)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開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綜合能力提升活動,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82%,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70%。推進服務模式創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38.8萬人,設立標準化心理衛生工作室22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設定“國醫堂”,113所社區衛生服務站建成“國醫館”,中醫藥服務能力明顯提升。

(五)綜合改革進一步深化。核定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編制959名,推行政府購買基本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部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確定社區首席醫師(中醫師)386名,推進雙向轉診工作的開展。加快社區衛生信息化建設,增加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電子地圖和家庭醫生團隊查詢功能,開展了“心電圖遠程會診”試點。

(六)行業作風進一步改進。將行業作風建設納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人員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嚴格執行“九不準”。以“服務優質、居民滿意”為標準,開展了首屆“我最喜愛的社區醫生、社區護士、家庭醫生團隊”評選活動,樹立了一批先進典型。組織“優質服務月”和“敬老愛老月”活動,密切了醫患關係,居民滿意度達90%以上。

二、形勢分析

(一)發展機遇

——黨和政府對社區衛生服務高度重視。把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領域,作為構建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的基礎,加大了政策、資金和項目支持力度。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社區衛生服務指明了發展方向,提供了有力保障。

——深化醫改為社區衛生服務增添了發展動力。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化,社區衛生服務貼近居民健康需求、服務方式靈活便捷的優勢日益顯現。從醫院服務逐漸轉向社區服務,將是衛生事業發展的趨勢。特別是分級診療制度的建立,城市公立醫院改革的推進,必將極大推動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與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為社區衛生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撐。京津冀協同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並進入全面實施階段。醫療衛生作為協同發展的重要領域,學習借鑑京津地區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先進經驗,積極拓展合作交流渠道,對於提高社區衛生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社區衛生服務發展基礎日益穩固。“十二五”時期,石家莊市認真貫徹國家和省決策部署,調整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定,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激發社區衛生服務活力,社區居民的認可度明顯提升,為今後社區衛生服務加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主要挑戰

——資源配置不盡合理。隨著城區面積擴大和城鎮化步伐加快,有25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布局不夠合理,有46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達不到建設標準;社區衛生人員隊伍不穩定,業務水平不高,尤其是全科醫生數量不足,註冊的全科醫生僅占社區醫生總數的10%。

——服務功能不夠完善。醫療質量控制體系不健全,截至2015年,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門診量占全市門診總量的8.75%,占基層門診量的14.37%,與分級診療的要求不相適應;公共衛生服務能力較為薄弱,社區居民獲得感較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僅為16.5%,社區衛生服務模式有待進一步轉變;社區衛生文化氛圍不夠濃厚。

——綜合改革力度不大。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活力不足,533名人員編制尚未落實到位,待遇普遍偏低,影響了工作積極性;投入補償機制不夠完善,20%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尚未納入醫保定點;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後,功能較為單一。

三、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國家、省和市關於基層衛生的總體工作要求,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統領,以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為重點,以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為基礎,以建立家庭醫生制度為主線,以實施社區衛生提升工程為抓手,以維護和促進社區人群健康為目標,創新服務模式,激發優勢活力,健全體制機制,增強內生動力,努力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二)基本原則

——以人為本,服務居民。把提高社區居民健康素質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強化服務意識,轉變發展方式,為社區居民提供安全、優質、便捷、經濟的社區衛生服務。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發揮政府在發展規劃、投入補償、機構設定、制度建設、行業監管等方面的職責,堅持公益性質,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舉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完善功能,提升能力。以最佳化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為重點,整合各類資源,拓展服務領域,提升社區衛生綜合服務能力和運行效率。

——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深化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健全現代管理制度,強化內涵建設,創新服務模式,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社區衛生服務體制機制。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社區衛生服務提供能力大幅提升,服務領域不斷拓展,人員素質明顯提高,體制機制日趨完善,社區首診和雙向轉診制度基本建立,信息化建設加速推進,文化品牌逐步形成,進一步夯實城市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基礎,構建起梯度有序、布局合理、運行高效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

四、重點任務

(一)著力加強社區衛生服務網路建設

根據服務人口、居民健康需求變化、新城區和縣級市建設發展,調整最佳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布局。按照街道辦事處範圍或每3-5萬居民規劃設定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人口較多、服務半徑較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難以覆蓋的社區,可適當設定社區衛生服務站,服務人口在1萬左右。加快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促進服務質量和效率持續提高。鼓勵社會參與,引入競爭機制,對非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面向社會實行公開招標。建立退出機制,對不能承擔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轉型為相應級別的醫療機構。

(二)著力提升社區衛生服務能力

完善基本醫療服務功能,規範醫務人員執業行為,提高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診療能力,為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奠定基礎。本著滿足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原則,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配置必要的醫療設備,進一步改善診療條件。加強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深化“國醫堂(館)”內涵質量,突出中醫全科服務,普及中醫藥適宜技術。鼓勵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醫學科研和教學工作。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職能,重點做好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居民健康檔案、慢性病管理、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保健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逐步擴大覆蓋面,拓展服務內容,強化實施質量,提高社區居民對公共衛生服務的獲得感。

(三)著力抓好社區衛生人才隊伍建設

通過招聘引進、規範化培訓、全科轉崗培訓等多種途徑,建設結構最佳化、素質較高、能力較強的社區衛生人才隊伍。拓展國內外培訓渠道,推行網路教學模式,開展多種形式的全科醫生、社區護士等崗位技能培訓。加快培養社區康復、護理等緊缺專業人員,鼓勵引導有關人員積極參加各類繼續醫學教育和在職學歷教育。建立和完善上級醫院醫生定期到社區開展業務指導制度,全面提升社區衛生人員臨床與健康管理技能。對社區衛生人員在公開招聘、晉升評優、工資待遇等方面予以適當政策支持,拓展社區衛生人員執業發展前景。

(四)著力建立家庭醫生制度

以廣泛宣傳為先導,以團隊組建為基礎,以自願簽約為原則,以機制建設為保障,大力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逐步建立起以家庭醫生為主體的服務模式和運行機制,推動家庭醫生制度成為提供基本衛生服務的有效形式。完善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將基本醫療服務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有機整合,結合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提供防治融合、全程有效、綜合性、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積極引導居民與家庭醫生建立簽約關係,逐步提高簽約居民的依從性。探索由居民在社區自由選擇家庭醫生,建立和完善有利於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推廣普及的投入補償、績效考核機制和醫保政策。

(五)著力深化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

加大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力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以崗定薪的靈活用人機制,通過選聘、招聘等方式,落實人員編制。建立適應社區衛生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逐步對聘用人員實行同工同酬,體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推動社區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依託醫療聯合體等形式,促進醫療資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在所有非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行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合理確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配備使用藥品品種和數量,搞好與上級醫院用藥銜接。加強社區衛生服務與養老服務體系的銜接整合,形成“醫養結合”的有效模式。推進社區衛生信息化建設與套用,完善分級診療信息管理功能。

(六)著力推進社區衛生文化建設

根據社區衛生服務發展需要,結合社區衛生服務特點,制定出台《關於加強社區衛生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導思想、任務目標和保障措施,推動社區衛生文化建設深入開展。按照“廣覆蓋、出精品”的原則,廣泛開展社區衛生文化、健康知識、衛生計生政策宣傳,提升影響力和知名度。以“服務優質、居民滿意”為目標,創新活動載體,豐富工作內容,打造社區衛生文化品牌。加強行業作風和廉政文化建設,深化職業道德教育,大力營造醫德高尚、鑽研業務、無私奉獻、服務居民的濃厚氛圍。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實施。調整充實社區衛生服務領導機構,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形成政府領導、多部門參與的領導體制。定期研究社區衛生工作,制定促進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政策措施,解決重點和難點問題,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強對規劃實施的評估督導,及時完善工作措施,確保完成各項任務目標。各區要依據本規劃,結合實際,制定本區社區衛生服務發展規劃,細化政策措施,認真抓好落實。

(二)完善政策機制。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投入補償機制,發揮區級政府對社區衛生服務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納入城市建設開發總體規劃,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用房實行無償提供;通過醫保政策,引導患者到社區就醫,將符合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納入醫保定點。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價格調整機制,合理補償成本,減輕居民負擔。建立適合社區衛生人員特點的醫療風險分擔機制,推行醫療責任保險。

(三)強化行業監管。堅持依法行政,推進法治管理,嚴格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準入制度和管理規範。對不同所有制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機構設定、人員培訓、項目安排、醫保定點等方面平等對待。依託市級醫院,成立醫療、中醫、護理、檢驗、感控等若干專業質量控制中心,加強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業務指導、檢查和評估。逐步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檢查檢驗、消毒供應等納入市級醫院管理。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消除各種問題隱患。

(四)營造良好氛圍。加強輿論宣傳引導,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多種形式,提高全社會對社區衛生工作重要意義的認識,使社區居民了解社區衛生政策,信任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更多地選擇社區衛生服務項目,支持社區衛生工作開展。完善石家莊社區衛生服務網站,增設專欄,拓展功能,擴大影響。搞好社區衛生服務先進典型的總結培樹,發揮示範導向作用,為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