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卡蘭

[別名] [生態分布] [用法用量]

[別名] 石吊蘭《植物名實圖考》,產後茶《廣西藥用植物名錄》,千錘打
[來源] 苦苣苔科植物石吊蘭Lysionotus pauciflorus Maxim. 的全株。
[形態特徵] 常綠半灌木,高7-40厘米。單葉對行或3-5葉輪生,線形,線狀長圓形,長圓狀披針形,長1.2-5.5厘米,寬0.3-1.6厘米,頂端鈍或尖,基部楔形,邊緣中部以上有鋸齒,無毛。花白色,常帶紫色,唇形;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有時單生。蒴果條形,熟時2瓣裂。種子細小,褐色,兩端有褐色毛。花期8月,花期8-12月。
[生態分布] 生於山坡懸崖上或附生於樹上。產於廣西各地區;分布於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陝西、四川、雲南、貴州等省。
[採集加工] 全年可采,鮮用或曬乾備用。
[性味功能] 味苦,性涼。清熱利濕,活血調經,化痰止咳,散瘀止痛,止血,補精益腎。
[傳統套用] 治慢性氣管炎,肺結核咳嗽,吐血,月經不調,閉經,白帶,產後腹痛,風濕骨痛,腰膝疼痛,跌打損傷,骨折,槍傷。
[用法用量] 9-15克,水煎或酒煎服,浸酒服或配肉類燉服;外用研粉調敷或水煎洗。
[方例] 肺結核 石卡蘭(石吊蘭)15克,切翠林(七葉一枝花)9克,木姑垂使(散血子)9克,走馬風(心葉紫金牛)、強隨咪(石仙桃)各10克,嚇烈使紅毛氈)15克,仇賴咪(麥冬)、別己台(白芨)各9克,燉豬肺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