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瞿葆奎,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字照藜,號寶魁。
![](/img/b/72a/nBnauM3X3ITMykTN1ITMyADN0MTM5kjNyMDMwADMwAjMxAzLyE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個人履歷
1923年2月5日出生於江蘇宜興分水鎮。祖輩無讀書人。父母以“男兒自強”策勵瞿葆奎求學。自國小五年級起瞿葆奎就住校讀書,國小畢業於漕橋國小,國中畢業於夏芳中學。 1943年高中畢業於因抗戰輾轉遷於宜興上元鄉亳陽村堅持辦學的蘇州中學,畢業成績居前五名。蘇州中學培養了瞿葆奎堅定的民族意識,“寧可失學也絕不進敵偽大學”,高中畢業後,為了升入高校繼續深造,他與5位同學從宜興張渚出發,每人攜帶薄被一床、小包一個、桐油紙傘一把、毛巾一條,身著汗衫、短褲,腳穿黑帆布“萬里鞋”,聯袂酷暑上路,繞過敵偽占領區,途經皖、贛、湘、桂、黔,終抵四川,歷時兩月,行程8500餘里,終於如願以償地考入當時遷校於重慶北碚夏壩的復旦大學文學院教育學系。
![](/img/9/7e7/nBnauM3X0czN2QjN1ITMyADN0MTM5kjNyMDMwADMwAjMxAzLyE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瞿葆奎先後擔任過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理論刊物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教育基本理論學科規劃組組長,國家教委教育學教材編委會副主任委員,國家教委教育技術專業教材委員會顧問,上海市教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教育學研究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編委兼教育學分支學科主編等職。
瞿葆奎認為教育學是一種與易學、農學等類似的、實用性較強的理論體系。教育學作為一門科學,不應該忽視其價值觀的性質,由於世界各國國情互不相同,教育學必然存在著中國化的問題,德國的赫爾巴特教育學、美國杜威的教育思想、前蘇聯的教育學,都需要中國化以適應我國的教育實踐。但是,中國化也不應忘記吸收外國的東西,尤其值得記取的是解放後一度閉耳塞聽,缺乏國際對話的歷史。
成果一覽
我國關於元教育學的研究是由瞿葆奎所創辦的《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首開風氣之先的,並使得華東師範大學的教育研究再一次走在同類研究的前列。
瞿葆奎具有嚴謹的治學精神和豁達的人生態度。他主編的《教育學文集》積十年之功,匯集150位研究者的心血,共26卷,30冊,總計1800萬字。編著期間不畏寒暑,沒有周末、節假日,從未在零點以前休息。瞿葆奎經常勉勵身邊的青年學子:“覺少睡一點,天少聊一點,影視少看一點”。
![](/img/0/c78/nBnauM3XyEDM1cDMwYzM0cDNwMTMzETNzgTMxADMwAzMxAzL2M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教育學文集》,全國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規劃國家級重點項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這是一部大型的教育學資料叢書,也是建國後第一次較大規模的教育學資料基本建設工程。
《教育科學分支學科叢書》,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計畫全書30冊,第一批15冊於2003年完成,並榮膺第三屆全國教育圖書獎和第六屆國家圖書獎。
《教育基本理論之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元教育學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img/0/4ad/nBnauM3X4cTM1QDO1ITMyADN0MTM5kjNyMDMwADMwAjMxAzLyE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img/4/5d9/nBnauM3XyITO0cDO1ITMyADN0MTM5kjNyMDMwADMwAjMxAzLyE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孟憲承文集》,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985工程”項目。
![](/img/6/2a7/nBnauM3XyATOxADM2ITMyADN0MTM5kjNyMDMwADMwAjMxAzLyE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img/0/cfd/nBnauM3X3EDN5MTM2ITMyADN0MTM5kjNyMDMwADMwAjMxAzLyE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