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1.細菌性眼內炎最多見。感染的細菌種類較多,常見的有金色葡萄球菌、鏈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變形桿菌和綠膿桿菌等。2.真菌性眼內炎可發生於眼外傷、手術後或內因性。內因性者常有誘發因素如體弱、接受免疫抑制藥物治療或靜脈濫用藥物等。引起眼內感染的真菌種類較多,包括白色念珠狀菌、曲菌、新月菌屬、毛黴菌等。3.交感性眼炎交感性眼炎多發生於一側眼球穿通傷後,傷口位於角膜緣,睫狀區或角膜橫貫傷,特別是葡萄膜嵌頓者易發生。偶見內眼術後或角膜潰瘍穿破發生葡萄膜炎,另眼常在傷後2周至2個月發病,少數多年後發生葡萄膜炎(稱交感眼)。
臨床表現
1.細菌性眼內炎眼穿通傷或內眼術後,大多是眼前段先受累,繼而擴散為瀰漫性眼內炎,炎性特點為化膿性,受累組織有多核白細胞及淋巴細胞浸潤,不及時治療可發生瞳孔阻塞,並發性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眼內可長期發炎,最終為眼球萎縮。2.真菌性眼內炎玻璃體前面或玻璃體內可查見單個或多個膿腫,有炎細胞浸潤及壞死,壞死組織中可查見芽胞或菌絲,毛黴菌的菌絲粗大,無分隔,直角分支,曲菌的菌絲較細,分隔,分支呈銳角。3.交感性眼炎雙眼的臨床表現及組織病理學改變基本相似。早期(2周左右發病者)為非肉芽腫性炎症,脈絡膜有小淋巴細胞浸潤,無漿細胞,典型改變為葡萄膜肉芽腫性炎症,光鏡可見虹膜、睫狀體和脈絡膜增厚,其中瀰漫性淋巴細胞浸潤,偶見漿細胞,上皮樣細胞,可侵犯前房角,小梁和許氏管周圍,此為繼發性青光眼的病理學基礎,並有多層淋巴細胞環繞血管周圍。睫狀體和脈絡膜淋巴細胞浸潤中可見上皮樣細胞聚集成結節狀,其中可見吞噬黑色素的細胞及多核巨細胞,視網膜外層上皮樣細胞聚集形成Dalen-Fuch結節,另有不典型的組織學改變,包括視網膜,視乳頭水腫,淋巴細胞浸潤或環繞血管周圍,淋巴細胞可浸潤鞏膜實質,浸潤神經,亦可侵犯後睫狀血管周圍,致血管管腔不規則,甚者可致血管閉塞。
檢查
1.病史有無眼外傷和手術史,有無性病史,有無呼吸困難史。2.全面的眼科檢查包括散瞳、查眼底。3.全血細胞計數RPR(rapidplasmareagintest,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FTA-ABS(fluorescenttreponemalantiboby,absorbed(梅毒)螢光密螺旋體抗體吸收試驗);如考慮類肉瘤,測ACE(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水平。4.胸部X線檢查以排除肺結核或類肉瘤病。5.眼底螢光血管造影或B超檢查
治療
1.治療原則一經診斷,及時散瞳,控制炎症,進行綜合治療。2.皮質類固醇首先藥物以皮質類固醇,每日晨口服沷尼松,以後根據病情程度可隔日給藥一次,待炎症消退後仍應持續用維持量數月,切不可隨便停用,或提前減少其藥量。3.免疫抑制劑激素治療或不能繼續套用者,可用免疫抑制劑如福可寧或環磷醯胺等。4.抗生素輔助治療局部和全身套用抗生素及輔助治療。5.手術治療細菌性眼內炎應儘快手術,全身套用抗生素。手術可先進行玻璃體注藥,儘快玻璃體切除。交感性眼炎刺激眼經過早期積極治療,視力已完全喪失者應早期摘除。若有恢復視力的可能者,仍應積極搶救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