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女倦春閨,迎風戲玉除。
近叢看影密,隔樹望釵疏。
橫枝斜綰袖,嫩葉下牽裾。
牆高攀不及,花新摘未舒。
莫疑插鬢少,分人猶有餘。
作品注釋
蕭繹這首詩是梁代常見的五言十句,格局短小侷促,不可能像樂府詩行那樣進行充 分的鋪排渲染,因此需要調整鋪陳的手法,使之更加適應在有限的篇幅中完成對詩 中女性形象的描摹塑造。
蕭繹在本詩中,僅僅選擇了詩中女子動態行為中的一個 細微片段去進行鋪陳描寫,忽略了一般性的敘事,只放大了女子摘取薔薇花的瞬間, 突出了她摘花之時衣衫裙裾同花樹枝葉之間的糾纏,寫得傳神生動,於短短十句之 中,寫出了女子摘花一刻的美麗風情。這種擯棄了大而全的鋪陳方式,更加適應齊 梁時期詩歌新交的趨勢,也為律詩寫作中布局謀篇的成熟奠定了定的基礎。
這首詩從多個角度用工筆細描的手法為我們呈現出一張“姬女薔薇圖”,不僅寫出了他們摘薔薇時的神態和外貌,還著意從細節角度入手,“橫枝斜綰袖,嫩葉下牽裾”展現出女子對薔薇花的喜愛和摘花時快樂舒暢的心情。 除了描繪人物的外貌、姿態、動作等,蕭繹還善於從刻畫周圍環境入手,通過景物或環境的烘托作用來展現人物的形象特徵,從而達到細膩傳神的效果。
作者簡介
梁元帝蕭繹 (508~554) ,南朝梁皇帝。字世誠,小字七符。在位三年。蕭衍第七子,初封湘東郡王,後任侍中、丹陽尹。普通七年 (526)出任荊州刺史,都督荊、湘、郢、益、寧、南梁六州諸軍事,控制長江中上游。太清二年(548)侯景叛梁圍建康,梁各路援軍集結於建康城外有二三十萬之多。而蕭繹只派兒子蕭方智等率軍萬人往救,後又派王僧辯率舟師萬人增援,次年三月,景攻破台城,王僧辯舟師盡沒。不久,又命王僧辯擊潰在郢州(今湖北武昌)都督中外諸軍事的六兄蕭綸;並向西魏稱臣,襲殺益州刺史蕭紀(蕭衍第八子)。蕭繹翦除兄弟的目的達到後,便於天正元年(552)在江陵即位稱帝。年號承聖。但當時梁州、益州已並於西魏,襄陽也在西魏控制之中。江陵形勢十分孤立。承聖三年九月西魏宇文泰派于謹、宇文護率軍五萬南攻江陵。十一月江陵城陷,蕭繹被俘遭害。次年其子蕭方智在建康稱帝,追尊為元帝。蕭繹盲一目,少聰穎,好讀書,善五言詩,但性矯飾,多猜忌。藏書十四萬卷,於江陵城破時自己燒毀。生平著述甚富,凡二十種,四百餘卷,今僅存《金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