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野村

盧野村

盧野村地處山西省忻州市忻州城北郊,東臨忻頓路與十里堠為鄰,西靠大運路與解原村相近,南接和平路與逯家莊對望,北通忻台路與小檀村接壤。忻州最高學府“忻州師院”就座落於村東南,村域面積550公頃,村莊面積占地50公頃,現在耕地300公頃。現居人口6540餘人,農業人口4316人,在居人口中,涉及姓氏近百個,盧氏為第一大姓,占總人口的40%。其它姓氏較多的依次為杜、孔、李、董、張、趙、劉等,是忻府區大村之一。 2017年11月,盧野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

盧野村由來

據考證: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官府組織從洪洞、朔州移民忻州,當時盧氏姓祖盧可則攜家人、侄女朔州馬邑鄉(今朔州神頭鄉一帶)遷忻州解原村定居。因地寬路遙、收運不便,就在村東五里處修設打場之地,喚作盧家野場。明嘉靖年間,盧可則九世盧強,盧國棟等兄弟為耕作之便與眾家人議定後率其胞弟遷盧家野場建宅立村,村中現有活的一株大槐樹正是立村時所植,距今約450年左右。

前400年一直以盧家場稱謂,1958年人民公府成立時,將盧家野場簡稱盧野管理區,歸前進公社(所在地上社)管轄。

1961年劃歸解原公社後,始稱盧野大隊。

1983年忻縣撤縣設市時又劃歸長征街辦事處,改稱盧野村。

盧野村簡介

盧野村地靈人傑,早年間既有盧清賢,盧昌明,杜樂善等殷實的富貴人家,也有給大商家從事商業買辦併兼任綏遠商會會長的商界奇人孔昭德及忻州商會會長杜鐵貴等人。還有在歸綏市(今稱呼市)任要職,期間為村爭得農田灌溉權,後隨傅作義投誠的老幹部盧繼爭。山西電台台長孔丙恆等政界要人。更有德藝雙馨曾受毛澤東主席接見過的老軍醫刑潤功。在忻州書法界占一席之地的書法名人杜志剛,趙占海等人。間,賀龍元帥率120師路經盧野並留宿天主堂,村中傳為美談。抗美援朝中,村人有李有才,盧來勝在異國他鄉為國捐軀,名垂青史。建國初期村民李嘉元、盧四喜創辦的農業生產互助組與杜娘旺創辦的初級農業合作社創忻州農業合作社先河。被人稱為老教委的孔憲鵬以掃盲識字為己任,在除“四害”運動中,成績顯著,名揚三晉。盲藝人盧喜和夫婦的三弦鼓書在六、七十年代飲譽忻州。村人解圈做籠之工藝,不失為忻州一絕。摔跤撓羊堪稱盧野人的一項傳統愛好,古有龍四、范忠、劉有貓,後有韓潤才、周田、張國喜等撓羊漢,現有後杜效賢,女子柔道杜枝花、彭秀蘭等均曾獲各式摔跤項目的國家級獎項,有超前膽實的盧梅、盧銀山四兄妹跨國經商於莫斯科,引村人驕傲。董門學子董傑明留法攻讀博士學位,陳氏驕女陳麗琴於南京進修碩士已成,材中學子眾人皆效之,近年考入大學者達30餘人。農業生產上,早年的優種繁育示範推廣、水利設施建設更新、農業機械作業、農副產品加工、地膜覆蓋塑膠大棚,以及近年的蔬菜無公害栽培、節能日光溫室大棚、一代優種使用新技術的推廣套用,均為忻州農業成績之前列。

盧野村人民風淳樸、民氣旺盛,生就勤勞,耐於吃苦,靠此精神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平田整地、興修水利、改良鹽鹼,組織攔河截壩造林的歷次一躍而成為忻州產糧大村;靠此精神在忻州的活動中成績顯著、名聲遠振;靠此精神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奮力拚搏、盡顯神通,成為忻州的富裕之村。1994年村里打出了溫泉井,所後陸續建起了溫泉浴池、國標游泳館,開通了迎賓路。1996年建起了忻州農村一流的新學校,硬化了全村的主要街道。進入新千年之後,隨著城市建設不斷擴展,盧野村已與城市相連,發展優勢更加顯示,新一屆村領導班子狠抓機遇,實行“五機制衡”為基礎的規範化民主管理、大膽改革、全力整頓,建起了村委辦公樓和商業門市。溫泉企業實行改制經營,扭虧為盈。引資千萬興建的洪都家私城享譽晉西北。村中大小街道硬化一新,農業基礎設施進一步鞏固完善,教學改革成績斐然,村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一個安居樂業奔富路與時俱進跨小康的局面已形成。

看當今盧野村政通人和、百業興旺,望未來中華大地小康之路標清路明,勤勞樸實的盧野村民已將自身之理念於其中,正以嶄新的姿態、穩健的步伐,承前啟後、繼往開來與時代同步迎接盧野村輝煌未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