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報

《皖報》前身是《安徽民國日報》,創刊於1928年,初是國民黨安徽省黨部機關報,1932年改為面向大眾讀者的《皖報》。 《安徽省民國日報》社長初由國民黨安徽省黨部宣傳部長熊文煦出任,總編輯變化較多,分別有翟字濤、塗克超、易君左、湯啟仁等。 1932年,《安徽民國日報》更名為《皖報》,張德流出任社長,後范春陽繼任。

《皖報》前身是《安徽民國日報》,創刊於1928年,初是國民黨安徽省黨部機關報,1932年改為面向大眾讀者的《皖報》。
《安徽省民國日報》社長初由國民黨安徽省黨部宣傳部長熊文煦出任,總編輯變化較多,分別有翟字濤、塗克超、易君左、湯啟仁等。這也是當時安徽最大的一份官報。《安徽省民國日報》發行之初有一定讀者群,最高時,日銷售量在5000份以上。但後來編輯方針變化,內容越來越空,官腔越來越重,在形成包圍之勢的眾多“晚報”面前,更顯得蒼白無力,發行量因此驟減。
1932年,《安徽民國日報》更名為《皖報》,張德流出任社長,後范春陽繼任。易君左、湯啟仁前後擔任總編輯。新面孔出現的《皖報》,編輯思想更平民化,尤其10版的文藝副刊,以及“社會周刊”、“教育周刊”、“農林周刊”等十分活躍,重新喚回了不少老讀者。 
抗戰勝利後,《皖報》恢復,但此《皖報》非彼《皖報》,而是由范春陽利用《安慶新報》舊有設備新創辦的報紙。原國民黨安徽省黨部的機關報由立煌遷至合肥,社長同是范春陽。安慶《皖報》對開4版,社址龍門口,後遷往慶雲街(現人民路金華聯超市段)。總編輯為楊思震,後又有汪從哲、黃定文等。國內新聞多以“中央社”電訊,地方新聞也注重一些。1947年,安徽大學講師聶協群,因另有新歡,採取殘忍手段殺死髮妻,然後分屍裝入柳條箱,假借乘客輪外出,“失手”將柳條箱落入長江。結果柳條箱被碼頭工人撈起,一起重大兇殺案由此揭開真相。這起被稱之為“箱屍案”的刑事案件,由於它的花邊性和刺激性,成為當時《皖報》最重要的市井新聞,一時街談巷議,爭相閱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