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透骨貼

百草透骨貼

百草透骨貼,別名:筋骨痛消帖、遠紅外貼。藥貼純中藥製成,採用低溫生物萃取技術提純,結合遠紅外技術,通過穴位,快速滲透到骨病病灶,靶向性吸收,實現快速消炎、緩解神經刺激和骨磨損的症狀,幫助修復受損軟骨和肌腱。

膏藥簡介及發展

膏藥,外用型,是中藥五大劑型——丸、散、膏、丹、湯之一。早在魏晉煉丹術盛行時期,膏藥已經出現。唐宋時黑膏藥的製備逐漸完善,得到廣泛使用。明清時期成為普遍的用藥之一。根據現代藥理研究,黑膏藥在吸收和治療方面更優於橡膠膏藥。而結合遠紅外技術、中藥低溫生物萃取技術、中藥靶向性改造技術的新型膏藥問世,在臨床上又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受橡膠膏藥的衝擊,基於黑膏藥良好的效果,市面上出現了大量以黑膏藥治療為主的民營專科骨病醫院。目前傳統黑藥膏成分結合現代科技的新型膏藥貼,對頸椎病,腰椎病和關節炎的緩解治療有里程碑式的進步。

治療原理

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肩周炎、椎管狹窄、腰肌勞損、風濕類風濕、強直性脊柱炎、半月板損傷、滑膜炎,足跟骨刺都屬於中醫痹症範疇。屬於此類病程逆轉,患者只能用止痛藥、止痛針緩解症狀。

百草透骨貼(新型膏藥)的透皮吸收機理:按照穴位貼敷,經遠紅外輻射快速滲透,促進血液循環和藥物靶向吸收,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的作用。同時藥物在穴位處通過皮膚滲透達皮下組織,在局部產生藥物濃度的相對優勢,從而發揮較強的藥理作用,對創傷、皮膚疾病、黏膜病變的治療,均有防腐消炎止痛等局部作用。此外,其中刺激性強的藥物,強刺激通過神經反射,可以調節肌體功能促進抗體形成,提高人體免疫力。同時,藥物穿通皮膚及黏膜後,經過血管或淋巴管進入體循環,可產生全身性藥物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傳統黑膏藥都是使用高溫提取的製備方法,嚴重破壞有效成分。百草透骨貼採取低溫萃取方式製成,不破壞藥物裡面的有效成分,藥效更強勁,治療效果更好。

治療階段

百草透骨貼治療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神經根水腫消除期,部分患者24小時即可完成,症狀明顯減輕;

第二階段為突出物萎縮溶解、神經受壓解除期,大約需要兩個療程,神經受壓一旦解除,症狀即可完全消失,有鈣化的患者這個過程可能會來的慢一些;

第三階段為纖維環組織修復期,大約需要三個療程,纖維環修復之後慢慢恢復彈性和韌性,人體可以承受正常的壓力和重量,可以從事正常的工作和運動,爬山打球跑步,享受生活歡樂。

特別提醒:第二階段結束,只是症狀消失,受損組織並沒有完全修復,如果停止用藥,以後會有復發的可能。正確的做法是:症狀消失後,一定要再鞏固至少兩個療程。

主要成分

三七、穿山甲、藏紅花、骨碎補、懷牛膝、狗脊、血竭、川續斷、土鱉蟲、當歸、沒藥、獨活、羌活、香附、乳香、連翹、制川烏、制草烏粉碎,加入薄荷腦、冰片、樟腦、氮酮,熱熔膠混合製成的筋骨疼消保健貼。

適應症:適用於頸、肩、腰、腿、關節及軟組織疼痛的輔助治療。

適用人群

適用於頸椎病、腰間盤突出、強直性脊柱炎、腰肌勞損、骨質增生、骨刺、滑膜炎、肩周炎、網球肘、半月板損傷、關節炎、坐骨神經疼、風濕痛、落枕、跌打損傷關節腫痛等亞健康人群,改善微循環。

不適宜人群:皮膚過敏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

使用方法

將膏貼揭開敷於相應的穴位和壓痛點,冬季貼敷24小時,其他季節貼敷10-18小時,中間間隔4-5小時。

注意事項

1、本品僅供外用,切勿口服。

2、皮膚破損處禁用。

3、置於兒童不易觸及處

製作工藝

“百草透骨貼”是由段春峰主任醫師根據祖傳秘方,結合老中醫家族《段氏家鈔濟世良方》書中所載療骨奇方,經過大量研究,精選川續斷、土鱉蟲、三七、穿山甲、藏紅花、骨碎補、懷牛膝、狗脊、血竭等72味各產區地道藥材,嚴格遵循“君、臣、佐、使”等中醫配伍原理,結合現代高科技生物低溫萃取技術,傳承古法煉製精髓,歷經20餘年,潛心研製而成。配方中他大膽創新,一改傳統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療法,獨創治骨在養髓,穴位通痹療法和靶向溶解之法,該產品內含大量生物活性因子,能夠迅速進入病變組織深部,藥力直達病灶,深入骨髓,快速消除炎症粘連,從而解除對神經和脊髓的壓迫。75%的急重症患者72小時就能見效,25%的患者要3-5天才會症狀減輕,連續使用,骨刺消融鈍化,突出物失水萎縮、椎間盤修復,神經受壓解除,疼痛麻木症狀消失。

相關知識

膏,顧名思義,就是粘稠之物。膏劑是常溫下為固體、半固體、半流體的一類劑型。由藥物和基質兩個部分組成(也有不用基質的)。繆希雍《炮炙大法》說:“膏者,熬成稠膏也”;龔雲林《壽世保元》:“膏者膠也”;都反映了膏劑的形態。膏劑是祖國醫學的一類古老劑型,其淵源久遠。早在《山海經》中就記載了羯羊脂,用於塗搽皮膚以防皸裂,可以說是最原始的膏藥;《黃帝內經》中記述了“豕膏”,“癰發於嗌中……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塗以豕膏,六日已。”《內經?至真要大論》:“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適事為度。”其中所指的“摩之、薄之都是後代膏藥的濫觴”。南北朝時稱膏劑為“膏方”或“薄”。唐代也有“摩膏”的稱謂。明清時代將唐代的“煎”改稱為“膏滋”或“膏”,並納入了膏劑的範疇。這樣,膏劑的品種更加豐富了。隨著歷史的發展,膏劑的用途逐漸擴大,不但治外病用膏,治內病也用膏。清吳師機《理淪駢文》,對膏劑的方藥、套用和製備工藝均進行了專門的論述,並創造出了白膏藥、松香膏藥等膏劑類型。隨著透皮給藥系統(TDDS)的研究迅速發展,外用膏劑的套用範圍也更為廣闊。

膏劑作用比較廣泛,無論是內服還是外用,由於其具有一定的稠度,故而具有: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緩慢、作用長期持久、局部療效切實等優點。徐靈胎說:“今所用之膏藥,古人謂之薄貼,其用大端有二:一以治表,一以治里。治表者,如呼膿祛腐,止痛生肌並遮風護肉之類,其膏宜輕薄日換。治里者,或驅風寒,或和氣血,或消痰痞,或壯筋骨,其方甚靈,藥亦隨病加減,其膏宜重厚久貼。”

外用膏藥古稱薄貼。唐·李綽《尚書故實》載述:“虞元公鎮南海,疽發於鬢,相國姬遂取膏藥貼於瘡上,數日平復。”具體製法:根據不同病情,選用相應藥物,浸於植物油內,浸泡一定時間,入鍋煎熬,等藥物枯黑後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時再按油之比例(視當時不同季節)加入適量的鉛丹,拌勻,將鍋離火(或先離火後放丹)。候藥凝厚如膏,切成大塊,投放於冷水中去火毒。待用時加熱熔化,攤於布片或厚紙或薄油紙片上,貼於患處體表皮膚即可。臨證有用以治里者,如關節疼痛,僵直,深部肌肉酸困,肌膚麻木,深部膿腫,骨折,傷筋等症。取其祛風化濕,行氣活血,續筋接骨之作用,如萬應膏、接骨膏等。有用以治療表者,如體表癰、癤、疽、疔等瘡瘍諸疾,具有消腫定痛,去腐生肌,收口,保護瘡口等作用,如太乙膏、獨角蓮膏、陽和解凝膏、沖和膏等。

膏藥在我國的套用歷史悠久,古醫言曰:“膏藥能治病,無殊湯藥,用之得法,其響立應。”膏藥之優劣,療效是根本。李氏膏藥屬於外治,從而避免了內服藥物的毒副作用,再加上療效確切,受到了民眾廣泛歡迎。清代的徐大椿曰:“湯藥不足盡病,用膏藥貼之,閉塞其氣,使藥性從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經活絡,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較服藥尤為有力。”膏藥中的藥物直接貼敷於體表穴位上,藥性透過皮毛腠理由表入里,滲透達皮下組織,一方面在局部產生藥物濃度的相對優勢;另一方面可通過經絡的貫通運行,直達臟腑失調經氣失調的病所,發揮藥物“歸經”和功能效應,從而發揮最大的全身藥理效應。而傳統的注射及口服療法除損傷神經、血管、肌肉等組織和腸道反應,使病人不易接受外,這些方法都易使藥物通過全身的血液循環及腸道破壞,而真正到達疾病局部的藥物少之甚微,所以用藥量極大,並且療效極差。而膏藥的外治療法徹底解決了這一難題,藥物直接作用於患處,使藥效數倍提高,而且不易產生耐藥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