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武一號彗星
百武發現的兩顆彗星中第一顆彗星(C/1995 Y1)光度不亮(最亮也只有7.8等),普通小型望遠鏡也難以看到,因此不受天文愛好者注目,而第二顆(C/1996 B2)明顯比第一顆亮得多而更為人熟悉,是讓百武裕司從此聞名於世的百武彗星。
百武彗星的特點
長周期(200年以上)彗星。是人類第一次探測到發射X射線的彗星, 而且它的強度也是天文學家始料未及的。
該彗星由百武裕司在1996年1月30日發現的,1996年3月25日最接近地球(距離地球約135萬公里),同年5月1日過近日點。
剛發現時它位於火星軌道附近,亮度很低,到了3月份,它的亮度急劇增加,從發現時的11等至最亮時的-0.3等,肉眼清晰可見,前後只經過三個月左右的時間。藍綠色彗頭配以3月底時彗尾長達120度,細長的藍色彗尾橫跨北斗七星至半個天空,蔚為壯觀,令不少親眼目睹的天文愛好者著迷。而且彗星的結構結實,大小由最初的2.5'迅速增長到彗尾最長時的90度左右。經過幾個月的快速成長後,又快速地自天空中消失蹤影。它的大起大落震撼了天文界的人,甚至引起一般民眾的關注。
更引人注目的是,3月26日至28日,美國和德國的天文學家通過 “羅賽特”X射線天文衛星觀測百武彗星,發現它有X射線發出。百武彗星的X射線是怎樣形成的目前還沒有定案。是來自彗星內部,還是來自太陽風與彗星物質的猛烈撞擊?這一新的發現給天文學家們增添了新的研究和探測課題。
百武彗星的發現
發現者資料
1996年的彗星界風雲人物是日本的百武裕司(Yuji Hyakutake)。他現年45歲,原本在一家報館從事照相製版的工作,並和家人住在東京西南方的一個小鎮Hayato;但由於此地光害及空氣污染太嚴重,所以他便在二年半前辭掉工作搬到天空較晴朗且較暗的Kagoshima。
百武一號的發現
1965年、當他還只是15歲時,首逢當時日本著名的池谷.關彗星(Comet Ikeya-Seki),從此之後便迷上了彗星。1989年之後,他開始加入搜尋彗星的工作;但自二年半前搬了新家後才開始認真而嚴肅地執行這個搜尋工 作。他使用有追蹤裝置基座的25×150 Fujinon雙筒望遠鏡(口徑150㎜,放大倍率25倍),大約一個月中會花四個晚上,在離家15公里遠的一處空地從清晨2:00到5:00仔細地搜尋 天空,熱切地期望能發現彗星的蹤影。
在1995年的耶誕節,他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他發現了他的第一顆彗星,C/1995 Y1(此為彗星正式的命名方式,C代表彗星Comet,若已知為周期性彗星則改為P(periodical),1995為發現年份,Y代表發現的半月,因 大寫字母中I不用,所以Y代表12月的下半月,1代表這個半月中第一個被發現的彗星;另可以發現者的姓或名來命名作為俗稱,所以這顆彗星也稱為Comet Hyakutake)。
百武二號的發現
五個星期後,他發現了他的第二顆彗星--C/1996 B2,也就是讓他從此聞名於世的百武彗星(也是稱為Comet Hyakutake)。
1996年的1月,一整個月的天氣都不是很好,所以百武裕司1月30日出門觀測時,期待在清晨3:30月亮西沈後天氣會轉晴。到了清晨約4:00時,百武 裕司見天 空轉晴後,打算再度觀測他的第一顆彗星 C/1995 Y1 ,並同時將其他兩個天體M101和 NGC5474放在他雙筒望遠鏡的視野內;此時的 C/1995 Y1 約為9等亮、直徑約為8',只比M101小一點。就在20分鐘後,他”不小心〃在望遠鏡略過烏鴉座(Corvus)時,從雲縫中瞥見一個彗星狀的物體;由 於這個天區距離 C/1995 Y1非常近,百武裕司時常在這個天區附近觀測 C/1995 Y1,所以他對這邊的星野十分熟悉。他不敢置信地對自己說:“我一定是在作夢!”冷靜一陣子後,在4:50am左右他開始描繪這個彗星狀的物體相對於它背景星野中其他星星的相對位置。這個彗星狀物體比C/1995 Y1的結構更結實,大約只有11等亮、直徑則約為2.5'。到5:40am時,天已將亮,他再度記錄這個物體的相對位置,確定它有移動,並認為這個”可能是彗星〃的天體正朝向地球前進當中。他趕忙回家重新檢查已發現的彗星資料中, 有沒有哪一顆正行進到烏鴉座,嗯...也找不到,所以他草擬了一份報告傳送到東京的國家天文台以及彗星軌道專家Syuichi Nakano。隔天凌晨3:00左右,Nakano發一封傳真給百武裕司,證實這個天體確實是一顆新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