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簡介
2002年12月,因病辭去時任職務。他離開壽光縣委書記工作崗位已經近20年,但是壽光縣的老百姓沒有忘記那位和他們一起鑽大棚、住工棚的好乾部,沒有忘記帶領他們改天換地的“伯祥書記”。
事跡
在擔任壽光縣委書記期間,王伯祥同志以造福一方百姓為己任,堅持求真務實、改革創新的執政理念,身懷愛民之心,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時刻把人民民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深入條件艱苦、矛盾集中、困難突出的地方,盡力辦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好事。在他的工作中,充分體現了共產黨員腳踏實地幹事業的求實精神和尊重客觀規律的科學態度。在計畫經濟還占主導地位的年代裡,王伯祥同志認真貫徹落實“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指示精神,立足壽光市種植蔬菜的傳統優勢,大力發展壽光蔬菜批發市場,全力扶持壽光冬暖式蔬菜大棚試驗和推廣,掀起了一場改變農民民眾命運和改寫農業歷史的“綠色革命”。為解決長期困擾壽光經濟發展的南北不平衡問題,王伯祥同志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科學決策,大膽提出了突破北部的戰略,制定了“一二三四五”發展規劃,連續三年組織20萬勞力上陣開發壽北,把占全縣總面積60%的不毛之地,硬是變成了全縣的“糧倉”和“銀山”。面對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的局面,王伯祥同志主持論證上馬了一批重點項目,公開考選、大膽啟用優秀企業經營人才,較早地實行了企業股份制改造,為壽光企業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呂劇劇目
劇情簡介
11月3日晚,獲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劇目(並為本屆藝術節的開幕大戲)、由山東省呂劇院創排的呂劇《百姓書記》在鄭州上演。演出中,600多名觀眾大受感動,掌聲不斷。
該劇由我國戲劇界著名的河南籍 “黃金搭檔”楊林和李利宏執筆與執導,並已在天津、北京、湖北武漢、浙江金華等十幾座城市全國巡演,至今演出近200場,鄭州為本輪巡演的最後一站。該劇演出所到之處均受到當地觀眾的喜愛。該劇應邀將參加今年的文化部建國65周年文藝調演。
該劇藝術再現了當年王伯祥頂著巨大壓力領導開發壽北,帶領壽光人民面對改革大潮,不畏艱險、敢於迎接挑戰,最終脫貧致富的情景,塑造了改革開放初期一位堅守為人民服務信念的優秀共產黨員形象。
2013年10月11日,第十屆中國藝術節開幕,《百姓書記》作為開幕大戲在開幕式上演出。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觀看了演出,並給予高度評價。她指出,《百姓書記》演出非常成功。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題材,非常感人的人物,平凡中蘊含著偉大。“把老百姓的事當成爹娘的事去辦”聽起來是一句普通的話,但真正做起來並不容易,它體現了黨的根本宗旨,所以這個題材很有現實意義,也很有教育意義。據了解,《百姓書記》用山東省客群最多的呂劇藝術形式,由山東省內陣容強大的呂劇班底歷時兩年打造完成,代表了山東呂劇近年來的最高藝術成就。
中國藝術研究院特邀研究員徐培成對該劇評價說:《百姓書記》以鮮明的時代質感,鮮活的人物形象,深刻的思想內涵,極具觀賞性的藝術呈現,充分發揮了寓教於樂的獨特功能, 謳歌了中國共產黨執政愛民、執政為民、執政惠民的崇高使命,為新時期的黨員幹部樹立了一個學習的楷模。
他長了一張農民的臉,他更有一顆恤民的心。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提法讓很多人感到驚奇、“姓資姓社”的問題依然被某些人糾纏不休的1986年,王伯祥就任壽光縣委書記。他頂起壓力冒著風險,在條件稍好的南半縣推廣蔬菜暖棚,對凋荒頹蕪的北半縣發起整治開發,迅速解決了全縣農民的溫飽問題。之後,他銳意改革再續富民之舉,工業、商業、教育、城建及千行百業齊頭並進。其間,他受到過誣告與審查,愧對過妻兒老小眾親人,也有過痛苦、惶惑和委屈,然而,對老百姓不變的忠誠激勵他知難而進,一步一步地邁向了成功。老百姓的心是秤,老百姓的眼是鏡,他們從心底對所愛戴的王書記作出了如許評價:“雨天你是傘,黑天你是燈;冷天你是火,熱天你是風……”
本劇以多點串聯、點線結合、情景閃回、虛實交融的藝術結構方式,通過一系列既涵蓋時代特點又利於戲劇衝突的典型事例,極富感染力地展示了王伯祥同志勤政愛民、敢闖敢幹、鞠躬盡瘁、廉潔自律的公僕精神。劇中的王伯祥既是真實的,又是藝術的;既是生活的,又是個性的。全劇感人至深,催人奮進。
主創
出品人 段雨強
藝術總監 郎鹹芬
統 籌 孫 傑
編 劇 韓 楓
導演 李永志 張建業
作曲 馬常委 劉春光
舞美設計 於鶴詠
燈光設計 盧緒峰 張書波
編 舞 宋惠玲
演員表
王書記 傅煥濤飾 愛 英 李 萍飾 老年王書記 文宗哲飾
老年愛英 馬 林飾 樂 義 黃繼森飾 韓師傅 孫英傑飾
江洪軒 譚連華飾 石 頭 杜慶凱飾 鳳 花 楊曉梅飾
蓿 菜 李 莎飾 小 峰 徐 麗飾 陳永興 朱廣友飾
職員表
獨唱 牛 雁 孫英傑 姚 潔
司鼓 裴 元
主 弦 馬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