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挑戰

百事挑戰

《百事挑戰》是卡培爾編寫的書籍,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講述了1939年,百事可樂的銷售額為487萬美元,而可口可樂的銷售額為12 800萬美元。差距如此懸殊的兩個企業怎么可能成為競爭對手?百事可樂又是如何成為可口可樂最難對付的挑戰者的?當我們讀完本書,自然就能從中找到答案: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只要敢想、敢幹,一切皆有可能。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1939年,[事可樂[銷售額為487萬美元,而可口可樂的銷售額為12 800萬美元。差距如此懸殊的兩個企業怎么可能成為競爭對手?百事可樂又是如何成為可口可樂最難對付的挑戰者的?當我們讀完本書,自然就能從中找到答案: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只要敢想、敢幹,一切皆有可能。 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講述企業如何從利基市場入手做強、做大,成為真正挑戰者的商業圖書,更是一部通過講述黑人銷售’員傳奇般的故事和人生奮鬥歷程,激人奮進、發人深省的勵志圖書。

編輯推薦

賣掉的,決不僅僅是產品,改變的,決不僅僅是個體;在一片白與黑的世界中,百事開創了它的藍海。

個人的發展,離不開挑戰自我的膽識;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挑戰對手的勇氣;社會的進步,離不開敢於挑戰現實的人。

作者簡介

史蒂芬妮·卡培爾(Stephanie Capparell),她從1990年起一直在《華爾街日報》工作。身兼編輯之外,她還是一名作家,著有《百事挑戰》《沙克爾頓藝術之路》等書。她在波士頓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取得學位證書,現居於紐約。

目錄

譯者序

導言

第1章通向利潤之路

第2章黑色、白色和綠色

第3章黑人市場有多大

第4章各自領域的領導

第5章有色商販

第6章可樂顏色大戰

第7章對於門檻的態度

第8章跨越門檻

結語

致謝

參考書目

……

文摘

第1章 通向利潤之路:

是“嘴上抹糖”、取悅大眾的時候了。

沃爾特•麥克,是百事可樂公司20世紀40年代時的總裁。他精明能幹,其時,他的名字已經成了百事公司的代名詞。在為公司員工搖旗吶喊時,他喜歡用“sugar up”(迎合奉承)一詞,而不是別人常用的“butter up”(亦是迎合奉承之意)一詞,究其根源,是因為他對“sugar”(糖)一詞情有獨鍾。他對食糖的痴迷,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政府對食糖採取的嚴格的定量供應政策,差點兒將他的軟飲料公司扼殺於襁褓之中。這期間,他逐步練就了一項囤積食糖的非凡技藝,公司這才得以存活下來。他冒著被政府重罰的危險,找遍半個地球,來搜尋食糖這種奇缺原料。

1949年的一個晚上,麥克在紐約的沃爾道夫一阿斯托里亞(Waldorf-Astoria)酒店的豪華舞廳,大擺宴席,招待公司500個特許經營企業中的員工代表及其家屬。可是,大家心情並不愉快。儘管公司通過1948年的夏季熱銷,達到了一個小的銷售高潮,然而,公司全年的淨收入僅有315萬美元,還不及去年收入的一半。1949年的《商業周刊》報導說:“百事可樂公司瀕臨破產,卻依舊竭盡全力,維持公司運營。”公司利潤不斷遭受擠壓,生產成本不斷上升是其根源。

20世紀40年代即將結束之際,那些運營還算良好的企業開始認識到戰後復甦的可能。美國人心中又萌生了享受生活的念頭,他們開始花錢購買奢侈用品,高檔用品也慢慢進入大眾市場。麥克也一直在考慮他必須重新塑造百事可樂的形象,以適應時代的變化。儘管百事可樂已經不再是嚴格意義上的5美分飲料,但它仍然是一幅廉價飲品的形象。這種廉價形象曾使它在大蕭條暑期一度非常成功,同時,百事仍舊一如既往,深受勞工、年輕人和美國黑人的喜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