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白頂河烏
拉丁學名: Cinclus leucocephalus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鳥綱
目: 雀形目
科: 河烏科
屬: 河烏屬
命名時間: Tschudi, 1844
英文名稱: White-capped Dipper
名稱類別
【中文名稱】白頂河烏
【拉丁學名】Cinclus leucocephalus
【命名時間】Tschudi, 1844
【英文名稱】White-capped Dipper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河烏科、河烏屬
外形特徵
白頂河烏身長15 cm。成鳥的頭頂灰白色,鳥體的背,肩,臀,飛行羽毛和尾巴是一致的深黑褐色。下巴,喉嚨和前胸部形成一片白色,與腹部和兩側形成對比。背部和翅膀顯示相同的深黑褐色。眼先,臉頰和背後的眼部周圍形成一個暗棕黑色面具。黑色翅膀的底面內側完全是灰色,在飛行中的可見線紋白斑。虹膜棕色,鳥喙黑色,腿和腳均是灰色。幼鳥的背部、臀部和腹部的羽毛有明確的分界限。胸部的羽毛具條紋。[1]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南美洲東北部和西部,包括安第斯山脈,委內瑞拉,玻利維亞中部,哥倫比亞,厄瓜多和秘魯。[1]
生活習性
棲息於森林及開闊區域清澈而湍急的山間溪流。棲息地位於海拔從1000-3900米不等,在部分地區有季節性垂直遷移。身體常上下點動,作振翅炫耀。善游泳及潛水,頭從水中冒起如瓶
塞。活動于山間河流兩岸的大石上或倒木上,從不遠離河流而飛往他處,也很少上河岸地上活動,遇驚及受到干擾時,亦只是沿河流水面而上、下飛,遇河流轉彎處亦不從空中取截徑飛行。能在水面浮游,也能在水底潛走。飛翔較迅速,飛行路線呈直線狀。白頂河烏(圖4)在距水面較近處活動,飛行距離常很短,往往由一塊岩石飛到另一塊岩石上。如中途遇見人,能很快地轉向相反的方向,順河川飛走。能突然潛入水中,在急流中行走,或作短距離的浮游。河烏通常成對活動,貼水面飛行,冬季聚成小群常以2—7隻在河道的冰洞及不凍水域活動、覓食。在水底礫石間或水面上及河灘的礫石中找尋食物,主食水生昆蟲及其他幼蟲,蚯蚓,水生小形無脊椎動物為食。此外也吃野生植物的種子、樹葉,小魚、甲殼類、蜘蛛、蝸牛等。
生長繁殖
產卵時間因緯度不同有很大差別。在委內瑞拉和玻利維亞是11月到3月;在哥倫比亞看到雛鳥是10月,而在秘魯是5月至7月。巢築在水邊岩石下或樹根下,呈圓屋頂狀。為台蘚、細枝等構成。每窩產2枚卵,孵化期為16—18天,雛鳥需要25—28天育成。[1]
亞種分化
1.Cinclus leucocephalus rivularis 分布於哥倫比亞山脈北部的聖瑪爾塔。
2.Cinclus leucocephalus leuconotus 分布於塞拉利,昂德佩里哈和厄瓜多,安第斯山脈。
3.Cinclus leucocephalus leucocephalus 分布於安第斯山脈,玻利維亞,秘魯和第聖克魯斯。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