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洞內呈四方形,寬7米,進深7米,高2米,洞頂平整,地面石條鋪就,較為乾燥。洞旁是清初重建的道觀,亦名“白雲洞”,白雲洞之名的來源有二說,一說是因白雲洞位處高山而又臨海,經常雲霧繚繞;另有一說,是由其開山祖師為田白雲道士而得名。奉全真道金山派。該廟建於明末清初,占地約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多平方米,有客房、道舍24間。據傳,在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道士趙體順主持重修後,才初具規模。建築材料於一夜之間由海上運來,故有“神工白雲洞,人工華嚴寺”之說。道人鄒全陽於洞左青龍石前建青龍閣,閣為磚木結構,建在發券的拱形門上,斗拱出檐,風格古雅,內祀三清銅像,現該閣僅存殘垣。
洞後曾有古松一株,名為“華蓋松”,老乾蟠曲,虬枝密葉,婆娑如蓋,遮滿洞頂,小枝斜出,探向洞外,從下望去,極象一條張牙舞爪的飛龍,景稱“雲洞蟠松”,曾為嶗山十二名景之一,惜已無存。洞內頗為寬暢,可容數十人,祀玉皇神像,並有“藏園老人”傅沅叔題壁:“夜月清皎,海氣蒼寒,玩石撫松,飄然登仙。”青龍石前有臥雲窟、菩薩洞、清虛洞和普照洞。菩薩洞內供鐵佛一尊,傳為清代乾隆年間道士趙體順從海中拾得。普照洞是一人工洞,小而光潔,旁有白骨松一株,坐於洞中即可俯視山海景色。白雲洞前,松濤颯颯,竹韻蕭蕭。沿洞側山路東行,攀過二仙門,穿過一段石隙,爬上“天梯”,越過“三步緊”,即可到達富有神奇色彩的“會仙台”。台狀如座椅,背刻一“仙”字,可容三四人。登台眺望,海色明澈,煙波浩渺,俯視懸崖,驚險萬狀。
1935年前後是白雲洞的鼎盛時期,有道士40人,房屋70間,土地700多畝,山崗2000餘畝。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青島保全隊常駐於此,並在洞內設有修械所。1939年農曆三月十五日,日軍入侵白雲洞,殺道士4人及僱工2人,縱火焚燒所有房屋,焚毀陸潤庠楷書的尹琳基《白雲洞觀海市記》八幅條屏,掠去珍貴文物6件。1940年修復房屋14間,1946年建2層樓房10間,名迎賓樓。廟內祀明、清時銅鑄三清、玉皇等神像10尊,院內有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碑1通,還有清代木板刊本《道德經》、《南華經》等15部、清代字畫6軸。1956年青島市人民政府曾撥款修繕。“文化大革命”初期房屋及神像遭破壞,石洞猶存。1982年青島市人民政府將白雲洞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嶗山白雲洞位於嶗山東部海濱,東距太平宮將近7里,從雕龍嘴踏石級至山腰北去,過逍遙徑,經老君洞,再攀一段石階,即至白雲洞。因洞口四周一年四季,大多數日子白雲繚繞而得名。地勢高爽,林木茂密,面臨長澗,側望滄海,環境雅潔,樓閣精美,與明霞洞並稱為前、後澗,是嶗山著名道觀之一。
青龍閣是白雲洞的主要建築之一,有一株玉蘭,粗逾合抱,樹齡達數百年,在青島地區的玉蘭中勘稱首屈一指。繞過青龍閣,即是白雲洞。白雲洞,是由三塊巨石結架而成,右邊的石頭叫“白虎石”,左邊的石頭叫“青龍石”。“青龍石”特別巨大,上平可以登眺;“白虎石”背依懸崖,前臨險壑。洞內寬深各十丈,十分寬敞,可站立數十人。洞內原供有銅鑄玉皇神像。鑄制極為古雅,並曾有“藏園老人”傅沅叔題壁:夜月清皎,海氣蒼寒,玩石撫松,飄然登仙。
白雲洞額刻有“白雲洞”三字,是清末翰林院日照尹琅若(字琳基)所題,字型雄渾,很有氣勢。洞前有兩株白果樹,大可合抱,如巨傘撐天,相傳兩樹一雄一雌,千年相伴,至今生意盎然。還有一株玉蘭,枝繁葉茂,也有數百年樹齡。洞後有很多松樹,其中一株古松,形狀奇特,名曰“華蓋松”。這株華蓋松,老乾蟠曲,遮滿洞頂,小枝斜出,伸向洞外,從下仰望恰似一條張牙舞爪的飛龍,在洞頂上騰空而起,極是奇觀。這一由古樹和白雲洞交織而成的奇特景觀,即“嶗山著名十二景”之一——“雲洞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