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山冰臼

白雲山冰臼,位於閩東地區福安的蟾溪村,冰臼是古冰川作用下古冰川氣候環境的直接產物和重要遺蹟,是冰川融水攜帶冰碎屑、岩屑物質,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對下覆基岩進行強烈衝擊和研磨所形成的石坑。

產生背景

冰臼是古冰川作用下古冰川氣候環境的直接產物和重要遺蹟,是冰川融水攜帶冰碎屑、岩屑物質,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對下覆基岩進行強烈衝擊和研磨所形成的石坑,因其形態很像古代舂米的石臼而得名“冰臼”。冰臼地貌據說是很稀罕的,福安冰臼群的發現具備冰臼典型特徵,是距今200-300萬年前第四紀早期古冰川運動存在的有力證據。

福建緯度低,又廣泛存在第三紀至侏羅紀的孑遺植物,如刺桫欏等,證明第四紀福建這地方沒有形成冰川,否則這些喜暖植物不可能存留,福安附近最高的山峰海拔也不過1400米,因此不可能存在冰川遺蹟。專家們的不同意見好像都很有依據,誰也沒有辦法說服誰,眼下是不是“冰臼”,還是一個千古之謎。

主要特點

“冰臼”位於閩東地區福安蟾溪村。 “冰臼”是一條普通的小溪,和山區所有的溪流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山勢較高、落差較大、溪里的石頭很多。石頭上有些特別形狀的圓坑,口小肚大、周圍規則,大大小小、深淺不一、像一個個巨大的石臼,還有一些洞穴,裡面像個迷宮,石頭的形狀自然也是可以令人們生出許多想像的。國家權威的地質專家,確認這裡的地貌為“千古冰臼”。 當地政府組織申報冰臼遺蹟國家和世界地質公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