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藍鶲

白腹藍鶲

白腹藍鶲(學名:Cyanoptila cyanomelana):體長14-17厘米,小型鳥類。雄鳥頭頂鈷藍色或鈷青藍色,其餘上體紫藍色或青藍色,兩翅和尾黑褐色,羽緣顏色同背,外側尾羽基部白色。頭側、頦、喉、胸黑色,其餘下體白色。雌鳥上體橄欖褐色,腰沾銹色,眼圈白色。頦、喉污白色,胸灰褐色,胸以下白色。

棲息于海拔1200米以上山區針闊葉混交林或茂密灌叢中。喜有原始林及次生林的多林地帶,在林層高處取食。單獨或成對活動。剛遷來繁殖地時,多活動在林緣楊樺次生林和灌叢中,雄鳥常站在河谷和溪流附近高樹上常時間的鳴叫。主要以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繁殖於東北亞;冬季南遷至中國、馬來半島、馬來西亞島、菲律賓及大巽他群島。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白腹藍鶲 白腹藍鶲

白腹藍鶲雄鳥額基、眼先、頦尖黑色,頭頂至後頸天藍色或鈷藍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紫藍色或青藍色,兩翅內側覆羽顏色同背,外側覆羽內翈黑褐色,外翈為紫藍色和青藍色,因而表面仍和背同色。小翼羽黑色,飛羽黑褐色,外翈羽緣青藍色或綠藍色,中央一對尾羽藍色或暗青藍色,基部黑色,其餘尾羽外翈藍色或暗藍色,內翈黑褐色,尾羽基部白色。頭側、頦、喉、胸黑色或青藍色,胸以下白色,兩脅暗灰色。

雌鳥上體橄欖褐色,頭側和頸側沾灰,腰和尾上覆羽銹褐色,尾亦為銹褐色,翅上覆羽黑褐色,羽緣橄欖褐色,飛羽黑褐色,外翈羽緣淺銹褐色。頦、喉污白色,胸和兩脅淡灰褐色或灰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

虹膜暗褐色或黑褐色,嘴黑褐色,腳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19-29克,♀20-25克;體長♂141-165毫米,♀144-168毫米;嘴峰♂10-13毫米,♀10-12毫米;翅♂88-98毫米,♀87-93毫米;尾♂60-75毫米,♀58-70毫米;跗蹠♂15-19毫米,♀15-20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山地闊葉林和混交林中,尤以林緣和較陡的溪流沿岸以及附近有陡岩或坎坡的森林地區較常見。

生活習性

單獨或成對活動。剛遷來繁殖地時,多活動在林緣楊樺次生林和灌叢中,雄鳥常站在河谷和溪流附近高樹上常時間的鳴叫, 最晚遲至日落以後還能聽到叫聲,清脆婉轉,悅耳動聽,為一連串的哨聲。鳴唱時雌鳥常躲藏在附近林下灌叢中,極為隱匿,聽到雄鳥的鳴唱,有時飛來落於雄鳥附近的小樹枝頭,並發出與雄鳥音調相同的鳴唱,但聲音低微。雄鳥聽到雌鳥回應後則不斷點頭、翹尾,然後飛向雌鳥,伏在雌鳥背上交尾,交尾時間極為短促,然後雌鳥飛走,雄鳥緊緊地追逐。彼此飛翔於叢林中,飛行迅速,但不遠飛。

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所吃食物主要有鱗翅目幼蟲、叩頭蟲、金花蟲、象鼻蟲、金龜子、蠶蛾科幼蟲、石蛾科幼蟲、浮游、石蠅科成蟲、蛺蝶幼蟲、沫蟬幼蟲、偽尺蠖幼蟲、夜蛾科幼蟲、步行蟲、蜘蛛、大蚊科成蟲、蝗蟲等。

分布範圍

分布於汶萊達魯薩蘭國、高棉、中國、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俄羅斯聯邦(東亞區)、新加坡、泰國、越南。

遊蕩:澳大利亞、阿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白腹藍鶲分布圖 白腹藍鶲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最早在5月初即有個體開始營巢,多在5月中下旬,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通常營巢在林中溪流和河谷兩岸的陡岸和坎坡上,也在林緣河谷岸邊及其附近崖坡上營巢。巢多置於裸露的崖壁洞穴、台階或縫隙中及河岸附近的榆樹、鼠李、色木、椴樹、樺樹等樹木的天然洞穴及樹根間。最高的樹洞離地月20餘米。領域性甚強,到達繁殖地後雄鳥即尋找巢位和占區鳴叫,常站在高樹頂枝鳴叫不息,宣示領域的占有、驅趕入侵者。巢呈杯狀,全由苔蘚構成,內墊有少許的植物纖維、細根、獸毛和鳥羽。築巢後即開始產卵,每窩產卵3-5枚,卵白色或乳白色,部分鈍端有一圈不明顯的褐色斑。卵為橢圓形和長橢圓形,大小為16-23毫米×14-17毫米。卵重1.2-2.8克。孵卵由雌鳥承擔,雄鳥站在巢附近的高枝上警戒,如有危險物侵入,則不停鳴叫,孵化期11-13天。雛鳥晚成性。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