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礬石、羽涅、羽澤、理石、白君、明礬、雪礬、雲母礬、生礬。
入藥部位
礦體。
主要成分
主含含水硫酸鋁鉀[KAI(SO)·12H0]。
性味
味酸、澀,性寒。
歸經
歸肺、脾、肝、大腸經。
功效
外用解毒殺蟲,燥濕止癢;內服止血止瀉,祛除風痰。
主治
外治用於濕疹,疥癬,脫肛,痔瘡,聤耳流膿;內服用於久瀉不止,便血,崩漏,癲癇發狂。枯礬收濕斂瘡,止血化腐。用於濕疹濕瘡,脫肛,痔瘡,聤耳流膿,陰癢帶下,鼻衄齒衄,鼻瘜肉。
相關配伍
1、治黃水瘡:枯白礬、熟松香、黃丹,三味等分,研極細末,真芝麻油調塗患處。(《本草原始》)
2、治癲狂,因憂鬱而得,痰涎阻塞包絡心竅者:白礬三兩,川鬱金七兩。二藥共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溫湯下。(《本事方》白金丸)
3、治黃腫水腫:明礬二兩,青礬一兩,白面半斤。三味同炒令赤色,醋黃米糊丸,棗湯下三十丸。(《急救仙方》推車丸)
4、治婦人經脈不調,赤白帶下:枯白礬四兩,蛇床子二兩。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彈子大,乾胭脂為衣,綿裹入陰門內,熱極再換。(《普濟方》如聖丹)
用法用量
0.6~1.5g。外用適量,研末敷或化水洗患處。
炮製
採集加工
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炮製方法
枯礬:取淨白礬,照明煅法煅至鬆脆。
鑑別
性狀鑑別
藥材性狀:呈不規則的塊狀或粒狀。無色或淡黃白色,透明或半透明。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具細密縱棱,有玻璃樣光澤。質硬而脆。氣微,味酸、微甘而極澀。
藥性鑑別
1、白礬:生用以解毒祛痰為主。
2、枯礬:煅後增強收斂、燥濕的作用。
相關論述
《本草綱目》:“礬石之用有四:吐利風熱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諸血痛,脫肛,陰挺,瘡瘍,取其酸澀而收也;治痰飲,泄痢,崩帶,風眼,取其收而燥濕也;治喉痹癰疽,中蠱,蛇蟲傷螫,取其解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