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簡介
![白波紋小灰蝶](/img/e/de1/wZwpmLycTNwMjN4kDM3Q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A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白波紋小灰蝶 Jamides alecto
分類:鱗翅目/小灰蝶科
![淡青波紋小灰蝶](/img/3/88c/wZwpmL2MDO0cjMzgTM3Q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4E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屬於小蝶種,又名淡青雅波灰蝶、淡青波紋小灰蝶
外觀特徵
![白波紋小灰蝶](/img/8/f16/wZwpmL2YDM4kjNwUTM3Q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1EzLz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展翅寬28~40mm。翅膀腹面是淡灰褐色,翅表散布數條明顯白色波狀條紋。翅表面淡水青
色,前翅外觀大致呈三角形,翅形稍微橫長,黑邊較寬,後翅亞外緣為翅脈分割成斷續的黑色塊斑;第二翅脈外緣有尾狀細長突起;後翅第二室外緣有外橙環內黑的塊斑;。雄蝶翅表為淺藍色,具金屬光澤,前翅前緣及外緣有明顯黑邊。雌蝶外緣的黑色斑特別粗寬,體型較大,翅表黑框較雄蝶寬粗,淺藍色部位金屬光則較弱,後翅黑斑及腹部白色波紋較大 。
分布範圍
![白波紋小灰蝶](/img/8/f3a/wZwpmL2MzN5MTO4QzM3Q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0M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遍布中國,台灣,印度和斯里蘭卡,至緬甸和馬來西亞的山林地區
生活環境
![白波紋小灰蝶](/img/a/20a/wZwpmLwYDOxYTM1QDN3Q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0Q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成蟲喜歡活動於林蔭下,雄蟲有領域性,常可見成蟲停棲於林道兩側植株上,追逐驅趕 其他飛過小型蝶類,夏季常可見多數成蟲活動於開花之寄主植物族群附近,平地到山地一帶,海拔分布到1000公尺山區均可見,常在林緣或溪邊活動 。
生態習性
成蟲出現於夏、秋二季,生活在低海拔地區,秋季在幼蟲食草野薑花叢附近極為常見。喜訪花、吸水。尤喜姜花為食草 。
生長繁殖
生長過程:卵 - 幼蟲 - 蛹 - 成蟲
卵
形狀:中央微凹的扁圓形,表面有多數整齊排列的菱形花紋,中央有一凹陷形形精孔。
顏色:白色。
大小:直徑約為0.9-1.0mm。
天敵:各類卵寄生蜂、蜱等節肢動物。
成長期:約為4-5天左右。
幼蟲
形狀:初齡幼蟲體型細長,體表長有細毛。終齡幼蟲體型為略長的梭子形,肛板外觀略為扁平,氣門位於體表兩側,全身長有稀疏短毛。
顏色:剛孵化之初齡幼蟲全身呈淡灰色,攝食過後體色會逐漸轉變為淡紅褐色。終齡幼蟲軀體大致呈淡紅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一灰色菱形骨化區域,各體節中央背線有一深色縱紋,中央背線兩側至亞背線間區域有不明顯深色八字形斜紋,體側氣門為灰白色。
大小: 終齡幼蟲體長約為18-22 mm。
天敵:寄生蜂、寄生蠅、鳥類等。
成長期:約為16-25天,與環境溫度有關。
偽裝:幼蟲會鑽入寄主植物花苞內部齧食,藉以躲避捕食性天敵。
蛹
形狀: 呈短圓柱膠囊狀,蛹體後端腹節部位明顯變胖。
顏色: 呈褐色,表面光滑,外表不滿少數不明顯黑褐色斑點,腹節中央背線部位有一不明顯黑色縱紋,氣門為黑色,腹節氣門線部位亦有排成一列之黑點紋。
大小:約為13-16mm。
天敵:蛹寄生蜂、胡蜂、姬蜂及各種真菌等。
成長期:約為14-20天,受環境溫度影響。
偽裝:成熟幼蟲從寄主植物上爬行至地面,在地表岩石縫隙或枯枝落葉等適當隱蔽場所化蛹,藉以躲避天敵。
成蟲
壽命約為1-2個月。
天敵: 蜘蛛、蟑螂、青蛙、蜻蜓、鳥類及蜥蜴等捕食性天敵。
種群現狀
目前全世界約有5500多種小灰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