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隴村

白沙隴村位於整個普寧區域的中部。東側緊連流沙,北面緊接南園,西北與華市交界,西與趙厝寮接壤,西南與赤水毗鄰,南與平湖隔河相望。整個村莊面積約1.5平方公里。 白沙隴置寨的地點和分金,相傳是江西省一位七十多歲,精通地理學的老地師擇定的。老地師經考察,綜觀地勢和地貌,認為老寨內系雙龍集首靈地。一龍脈由銅桿嶂山脈向東延伸,經貴政山,赤水和趙厝寮交界處直至本寨;另一龍脈由南陽山向東延伸經池尾,再經趙厝寮與上寮交界處而至本寨。故稱雙龍集首。因此,自置寨以來,每天凌晨雄雞報曉,全村雄雞皆是寨內西廳的先啼,然後其它角落雄雞才跟著啼叫起來;另,在南門外即寨內西面有叫喊聲或什麼巨響時,寨龍(即科祖祠向西至頂鄉一帶)便即刻有迴響。

白沙隴村史

老地師認為寨內系蓮花地,主張只開東西南三個寨門,又主張四周寨牆建成半圓形,象一朵蓮花。環繞整個寨內的東門溪、東門大池、東門小池、新灰埕池、西門池、西河溝池、南河溝池共七處,象徵大小七片蓮葉。此稱形象生動,昔日於遠處登高眺望,白沙隴老寨確似一朵出水蓮花,含苞待發,清姿玉質,在原野之間,生氣盎然,蔚為壯觀。

後來也有地師把白沙隴老寨地貌稱為七星伴月,此稱更為妙肖。當夜幕降臨 ,整個寨內華燈齊明,誠似一輪皓月。更兼老寨內前面的圍牆是沿直線築起的,後圍牆則是一弧線,前後圍牆形成上弦月狀。而周圍七個池塘,在華燈照耀下映著碧光,恰似七顆閃閃時星,登高俯瞰,稱它為七星伴月,確是惟妙惟肖。

自然環境是哺育人類的搖籃,白沙隴村有如此多姿多彩,如詩如畫的天然美景,真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昔年,每於中秋之夜,白沙隴鄉親們便聚首吟詠,共歌家鄉勝景,氣氛猶如賽詩盛會。如他們吟道:“向陽蓮花該作賦,七星伴月堪吟詩。”“向陽蓮花美如畫,七星伴月妙若圖。”

另,以鄉道隨龍而言,相傳白沙隴村地理有“寶硯金筆”之說。寶硯是指本村科祖祠前100~150米處的盧厝埕(形狀誠似寶硯),金筆是指頂鄉陂隨龍之溝仔,它直至科祖前,然後轉入後浦池。若干地理先生在此過往,總是異口同聲稱讚曰:白沙隴藏有寶硯與金筆,代代賢人出不完(然而,由於平整土地,物換星移,它已不存在了)。

爾後,白沙隴各氏先人,同心同德興修水利,使家園農田溝渠縱橫,狀如脈絡,清流潺潺,環繞全村。村南練江和人工開鑿的小水庫糧壇(系用10畝田糧開成的,故稱“糧壇”,後人漸改稱其為“涼壇”)堤岸樹蒼竹翠,綠葉成蔭。四時鳥語花香,景色宜人。村中到處有先人種植的芒果、蜜桃、龍眼、柑桔和荔枝等果樹。每年果季,一串串的龍眼荔枝掛滿樹梢,果香誘人,家鄉由是更添一番景致。故有“墨士至此添詩意,遊人至此卻忘歸”之世代傳言。

氏族的結構

白沙隴的置村淵源,由於年代久遠,缺乏可考史料,究竟置寨於何時?由何先人到此拓荒置寨?這些都有待今後進一步探索。但於明宣年間(1427),先後已有趙、郭、卓、巫、洪、傅、呂、陳、秦、胡、盧11戶姓氏遷入白沙隴,聚居於寨內,故白沙隴歷來是個多姓氏的村莊。一段時期之後,趙、洪、郭、卓、巫、傅、呂諸氏皆先後遷往原籍或他處。1950年,肖(肖長泉,原籍潮陽)始遷入白沙隴落戶定居,參加土改分田。

陳氏進居白沙隴的始祖系榮顯公,於明景泰年間(1453)從福建遷入白沙隴,迄今有543年歷史,從榮顯公傳至陳氏現在的“欽”字輩已是21代。

秦氏進居白沙隴的始祖系敦良公,於明天順年間(1459)從潮陽貴嶼風港里遷入白沙隴,迄今有537年歷史。從敦良公傳至秦氏現在的“欽”字輩是21代。清嘉慶四年(1799年),敦良公的胞兄誠樸公的11世裔孫奕佳公,從潮陽潮美鄉遷入白沙隴,迄今有197年歷史。清道光元年(1821年),秦姓又有一族數十人從揭陽白塔遷居白沙隴(俗稱白塔秦),至今已有175年歷史。

盧氏進居白沙隴始祖系維藩公,於明嘉靖年間(1527年)從里湖竹頭遷入白沙隴,迄今已有469年歷史。從維藩公傳至盧氏現在的“文”字輩是16代。

胡氏進居白沙隴始祖系乾一公,於明萬年間(1578年)遷入白沙隴,迄今已有418年歷史,從乾一公傳至現在的“世”字輩已是28代。胡氏歷代子孫旅居泰國和歐美各地,於家鄉定居人數不多。

相傳現在的趙厝寮相當部分村域,原系白沙隴趙姓墾荒地。趙姓為看護莊稼、放置農具和放牧,于田間搭了幾間大草寮,來往路人稱之為“趙厝寮”。當時有一姓李的鐵匠(客家人),以打鋤頭打鐵為生,租借趙氏此處的二間草寮為工場和住家。李鐵匠為人忠厚熱情,工藝頗佳,生意興旺,與趙家成為莫逆之交。後來趙氏遷回原籍,便把整片土地轉讓賣給李家。李氏世代繁衍生息,財丁興旺。今趙厝寮村的李氏就是昔年李鐵匠之子孫後人。

據傳說,現在的平湖村,昔年系白沙隴胡姓林地,清雍正五年(1727),居於白沙隴的胡氏把整片林地賣給從饒平縣遷居赤水的黃氏。黃氏在此拓荒置村,村名初稱平胡,後改為平湖,就是現在的平湖黃氏。

白沙隴各氏祖先進村時,先置寨內,後逐代向老寨周圍發展。老寨西側有陳氏新鄉,村人多稱“頂鄉”,創建時寨門向北,分金與大南山區的官田埔、赤水的壇頭一樣。民國26年(1937)秋,聽陳氏宗親奇明地師的主張,把寨門改為向東立辛乙單行分金。老寨以南有南門片(包括壇仔尾、外圍埕),老寨以西有後埔池片,北面有亭腳下片、祿合片,東面有白塔秦片等各居民點。

各氏為紀念自己的祖先建造了公室、祠堂,供奉祖先神主。老寨內有陳氏紹州祖公室,盧氏先祖公室,胡氏乾一祖肥室和華仕祖公室,秦壽山公室、牧祖公室、寬祖公室、欽閣祖公室、翰祖公室和科祖祠。寨外則有陳氏紹州祖祠,盧氏房祠,秦氏振興祖祠、籍祖祠、明合祖祠、惠祖祠、登雲祖祠、傳祖祠、侯祖公室、誠樸公室、六一山房等。

解放前,秦氏祖祠成了共產黨領導革命的一個地下活動據點。抗日戰爭時期,秦氏祖祠又先後成為文高中學、流沙中學、汕頭海濱中學、普寧第二中學校址。

地域的變遷

據傳說考究,明末清初,白沙隴寨的地域範圍極為寬廣。東至當時的流沙溪(今流沙中市老河街),與新壇鄉的流沙區域(今新安村)相連。白沙隴在流沙圩內原伯公廟前後的打鐵街、打銀街還有一片公地、幾間公鋪和幾戶白沙隴居民。那公地、公鋪解放前由秦氏牧祖派下子孫輪流管理,那幾戶居民中有頗負盛名的秦德記(秦士賢)和秦子源藥店、秦春記金鋪、秦珍記(秦姿娘)百貨店。

當時的流沙溪的東南面也屬於白沙隴地域,那裡原是一片冢鋪(公墓地),俗稱秦厝壩,與前寮、蔡厝鄉(今前蔡村)接壤。白沙隴村南至當時的流沙溪南面(今平湖村,當時系白沙隴胡姓林地),與南山為界,並沿流沙溪向西經糧壇橋、糧壇陂、庵前溪與赤水、貴政山隔溪為鄰。西面與池尾的上寮接壤,現在的趙厝寮當時系白沙隴趙氏墾荒地。西北連線華市,東北毗鄰南園。古時地廣人稀,且到處是待墾荒原林地,各村之間,往往界線不甚分明。

民國期間,隨著流沙經濟的發展,市場逐漸繁榮起來,新壇鄉把流沙溪東側沙灘進行全面規劃開拓為商住樓和市亭。此後白沙隴地域東面就以當時的流沙溪為界;南面沿流沙溪向西與平湖、赤水為鄰;西面以糧壇尾、高園、宮頂片與趙厝寮接壤;北面以赤草洋片與華市相隔;東北面以祿合片、三座半後的溝仔下、下圩路片的大溝下與南園毗鄰。整個白沙隴的地域比早期面積幾乎縮小一半。1932年,國民黨張瑞貴部隊進駐流沙時,把流沙溪東南面的秦厝壩的東部墓地開闢為操場(即今的流沙操場及市圖書館地方),白沙隴在這一方面的地域僅存靠近流沙溪的一片冢埔(該冢埔解放後被縣政府徵用,闢為人民公園)。

1950年,村耕地面積650畝(老畝)。1953年查田定產清丈土地,村耕地面積900畝(市畝)。由於解放後縣城設於流沙,流沙建設日新月異,市區迅猛擴大。80年代,白沙隴全村耕地面積減少為200餘畝。至1994年,白沙隴已地處縣城市區中心,這個古老村莊已變成城市型的居民區,已經舊貌換上新顏,到處是現代化建築樓群,馬路縱橫,樓宇林立,白沙隴村耕地面積實存170畝,而四至的地域,也日漸消失。

村名的由來

地球有人類已經幾十萬年了,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卻僅有幾千年。因為歷史是要在有了文字之後,才能把事物記載下來的。至於在沒有文字以前的社會狀況,則僅能憑著向來的傳說,加上人們的不斷發現而予以綜合推想。然每一傳說,雖僅憑口頭流傳,其中卻多具有一定的事實。

現將歷來有關我們祖輩的傳說和幾十年來我們的發現進行綜述:

白沙隴及毗鄰各個村莊,系大南山麓斜坡趨勢稍緩之平原處。相傳昔年此乃荒林之地,巨樹參天,後因歷經強度地震,整片林木皆沉陷於地層深處,表層成了廣漠荒地。後來,在多次山洪暴發中,洪流於今趙厝寮和赤水交界處朝白沙隴整片荒地沖瀉急轉向流沙一帶。洪水在這整片荒地上衝出了三條沙河:中河於白沙隴與平湖交界地方,即現在的流沙新河平湖河段;中河於白沙隴陳姓新鄉南側;北河於白沙隴赤草洋與華市村交界處。洪水過後,三條沙河的河床和整片荒地皆堆積白沙(今這三條沙河所在地的地層仍是白沙),朝廷冊定地名時,把這片沙層區稱為白沙壠。由福建遷徙到此墾荒之先人,置村後把白沙壠改名為白沙隴。

據考證,1955年,建於白沙隴地域內的普寧縣黨委會及縣公安局挖一魚塘,白沙隴村民秦錦鴻與秦廷發等參加挖掘工程,在一丈多深的地層中,挖起了兩株大樟樹。1956年,開鑿流沙新河時,在整條新河的地層下,挖起了不少朽木。1982年,白塔秦片村民秦木湖興建樓房,在清理地基時,發現地下有一樟樹,樹身大得須三個人合抱方能圍攏。1984年,有一捕魚者,在普寧第三中學門前的流沙河段撒下魚網後,潛入河底摸魚,又發現一大樟樹,樹身約有幾人圍抱之大,該樹現仍埋於河底。

經濟綜述

明、清、民國時期白沙隴村地處平原地區,昔年各氏祖先共辟荒林而改成良田。故歷代以來,各氏鄉親皆以農業為主。

明未時,各氏多於家鄉開辦夏布加工作坊,加工後夏布運往上海、天津、漢口等地出售。清代至民國初期,盧氏有和記、祿合、寶記、忠記等布莊,秦氏有祥記、河記、順記、雙利、勇利、昌振等布莊和利民染織廠,還有流沙中華路(橋西)、秦茂昌、秦茂隆、秦茂興經營的豆餅(俗稱“豆凡”)、田粉等農肥生意,雙利、祥記還設有糖房做糖生意。村中又有六七個榨蔗場(糖寮)。秦氏還於汕頭開辦一家環宇洋行。

白沙隴秦氏歷代祖傳醫學,醫生殊多。清代至民國時期於潮汕各地開辦很多藥店診所,有不少還負有盛名,深受病家稱道。白塔秦片的秦氏,多以務農兼網漁業為主,也有數戶從事金銀首飾加工業。

新鄉陳氏歷代祖傳製造修理碾谷土礱,在縣內各村為各農戶修造,屬半農。

夏布加工作坊使用勞力較多,部分村民被雇用,以獲取經濟收入。至民國初期,隨著日本對中國的經濟掠奪日益擴大,日本“洋布”傾銷中國,國產夏布一落千丈,夏布作坊相繼倒閉,於是一部分白沙隴人轉往南洋謀生(多“過番”,到暹羅)。故全村部分農戶每年有不同程度的僑匯收入。但也有部分人因無土地,缺勞力,又無僑匯收入,生活困難。1924年初,村中有些貧苦農民常往惠來、海陸豐挑鹽度日。

1941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僑匯全部中斷。1943年春旱嚴重,農田無收,縣內發生大饑荒,瘴疫流行,村民餓死者不少,全村有十幾戶逃荒去江西。1945年日本投降後,海路通航,村里很多窮困者告別親人,離鄉別井,漂洋出國,到馬來亞、泰國等地謀生。當時全村人口由原1500多人減少為1200多人。到1948年,全村人口1400多人,400多戶,耕地面積650畝。村里絕大部分的農民靠租地耕種為生,外出者靠打工、肓挑、搬運度生。

1950年,全村有人口1500多人,耕地650畝(老畝)。村中實行土地改革分田分地,每人分得土地0.4畝(老畝),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家家有餘糧,農民大翻身。當時,白沙隴村民以“天下農民一家親”為信念,全村共捐稻穀100擔支援池尾鎮貧困村上寮村的農民兄弟。

1953年,白沙隴村與趙厝寮村合併為趙隴鄉。鄉政府貫徹執行查田定產清丈耕地政策,清丈後白沙隴村耕地總面積是900多畝(市畝)。政府評定年產量單產842市斤,應上交國家公糧(王糧),白沙隴按國家累徵稅率12.09%上交國庫,餘下的作村民自食口糧。此期間,人民生活豐衣足食。

1953年,縣實行糧食統購統銷政策。1954年縣實行棉布定量憑布票供應政策。1955年縣實行食油統購統銷政策。

1955年,政府號召村民走農業合作化道路。白沙隴村共組織了10幾個互助組,生產體制從單幹戶轉為小集體耕作,收成的糧食歸各戶所有。1956年上半年,白塔秦片又從小集體轉為大集體,成立了農業生產初級合作社。下半年全村合併成立為一個農業生產高級合作社,所有土地一律入社,社員耕牛農具折價入社,打破了舊社會遺留下的小農經濟思想意識,取消土地分紅,實行按勞分配製度。合作社生產統一規劃,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大搞技術革新,引進良種,農業生產形勢大好,糧食產量逐年提高,民眾生活水平比較平衡,家家戶戶衣豐糧足,全村沒有懶漢、乞丐,也無小偷小竊出現,治安穩定。

1957年年底,白沙隴村與南園合作星星社。

1958年秋,白沙隴村與全國一樣,走公社化道路。行政體制也隨著改變,星星社更名為南園管區。生產關係也隨著改變,由私有制轉變為集體所有制,農業生產收成歸集體,經濟收入歸集體,由集體發展工副業。是年白沙隴村辦有養豬場、小水電站、碾米廠、抽紗場、醫療站、信用合作社(小銀行)。全村分片辦起了5個公共食堂,吃大鍋飯8人1桌,食飯不用錢,每個勞力每月還領到6元的零用費,在校學生也每月領到0.2-0.3元的學習用費,產婦也有生活費和肉證補貼。所有勞動力由集體統一調配到各行業參加勞動。全村大搞農業水利建設,集中勞力修築寒媽、三坑等水庫;進行開荒造田土地大平整,在大平整期間把所有的零碎小區耕地規劃成大區田,把大區田中所有的小溝、廢池、墳地都一律去掉平整成水田,把所有的田園的墳墓統一遷至南山農場(即蛇場)安葬(男女分開),對水利灌溉渠道進行整修,鄉道村路重作規劃。當時村中原有一條大溪名叫"糧壇溪",位於現市華僑醫院西南側,面積約10餘畝,也平整成水田。通過這次大平整,全村增加了耕地面積100多畝。

公社化期間,由於大刮浮誇風,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物質發生緊缺,供不應求,如農民買條浴布還要布證。白沙隴村民也和其他各地民眾一樣,生活緊張,經濟困難。1959年夏,公共食堂全部取消,各家各戶自行開灶。

1961年,白沙隴與南園拆鄉,自建村政,稱白沙隴大隊,直屬於紅色公社所轄。白沙隴大隊下設11個生產隊,大隊土地、耕牛、農具、債務都按各生產隊人口數搭配給各生產隊,國家下達的各項任務也分配落實給各生產隊完成,並建成包工包產各生產隊核算的制度(這種核算制度一直堅持到1980年)。由於白沙隴是僑鄉,是年大部分村民得到海外僑胞錢、物的授助,生活有了好轉。

1966年,開始了"文化大革命",社會混亂,生產關係改變,農民積極性提不起,生產停滯不前,加上國家金融不穩定影響了僑匯收入,白沙隴的僑匯收入減少,全村人民生活受到直接影響。

1968年,白沙隴村回響號召,開展"農業學大寨",改評工記分為政治評分和政治評糧(口糧),村民生活還是有困難。

1970年,村政領導班子積極帶領廣大村民大搞糧食生產,在肥料缺乏情況下大積土什肥,積綠肥,做到以糧為綱發展農業;大搞技術革新,引進新品種。水稻品種有窄葉青、包胎矮,其米質量佳,深受社員喜愛;番薯品種有普薯二號及潮薯一、二號,其產量極高,有穩產高產特點。是時水稻年單產1700斤以上,白沙隴屬高產村,家家戶戶有餘糧,社員經常拿餘糧到流沙糧食市場出售。由於豐產,口糧有餘,村民大力發展養豬三鳥等副業,全村有上百家養母豬專業戶。其時村中的集體工副業也得到發展,村中有養豬場、乳牛場、柑場、抽紗場、繡花場、瓦廠、糧食加工廠、竹帽廠、小五金修理廠等企業,經濟收入增加。村民僑匯收入也比以前有所增加。由於集體經濟與個人經濟同步發展,村民生活得到大大改革。

1979年,全國體制下放,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白沙隴和其它地方一樣,把耕地按人口分配到戶,糧食產品除完成定額的徵購任務外,全歸農戶自己支配。

80年代,白沙隴村緊跟著形勢的步伐,進行改革開放,工副業及其它各行業得到長足發展。村集體創辦有藥材市場,址於老爺宮前即華僑醫院東西兩側;又辦有溫泉旅社及服裝市場,址於原溝頭園百歲祖邊接近流沙西市場附近。村的僑胞還捐資建造白沙隴鄉道大牌亭2個、公學1所(占地面積10餘畝)。村民也多開始建新房。

此期間,流沙市場相當活躍,菸草、藥材、服裝、布料暢銷全國各地。白沙隴村地處縣城腹地,商貿活躍。由於市區建設使耕地面積縮小,村民大部分棄農從商從工,有的辦起服裝廠,有的搞起建築業等。同時,不少外地人到流沙做生意、辦工廠,在白沙隴租房辦廠、務工,由此白沙隴村民經濟有了明顯的變化。此後,市政建設發展迅速,白沙隴村的耕地仍不斷被政府各部門徵用建辦公樓或建住宅樓。村政也在鬧市處建設一批集體企業,如藥材市場鋪面、成衣場、白樺大酒店、松鶴大酒店,並承包給私人經營,年純收入320萬元以上;又集資建了些民樓鋪面分配給部分村民,作為其今後生活的來源。村中有95%以上的農戶也建成了新住房,是時全村耕地由於被國家徵用及村民自建民房而大幅度減少,僅存200餘畝。

90年代,全村經濟更加發達。尤其,自1993年普寧撤縣設市後,白沙隴又似春風送暖,更展丰采。1994年,全村農戶824戶,農業人口2298人,耕地面積實存170畝。管區黨政領導班子高瞻遠矚,抓住機遇,充分發揮地處市區商貿活躍的有利條件,大力興辦集體企業,發展商業。至1995年,管區集體企業擁有白沙隴經濟發展公司、普寧市金盛典當行、白沙隴農村合作基金會、流沙鎮房地產開發公司城關經營部、白沙隴溫泉旅社等等。村黨總支、辦事處特別注重抓好財務管理工作,使村於1995年被流沙鎮政府評為"農村財務管理先進單位。"村民經濟收入大提高,人年均收入超過3000元;生活方式也從農村轉為城市居民式,大部分農戶天天都能吃到"一稀二乾"的飯,不少人每天三餐有魚、肉、菜加湯。此確是史所未有的生活。全村幾乎家家戶戶皆有新建房屋,有的又將新建房屋改建為樓房。解放前白沙隴與各鄉是阡陌相接,如今與毗鄰各鄉是樓宇相連,成為左鄰右舍。市政府還把南門外至頂鄉老寨沿廣汕公路北側(即白沙隴大路亭至趙厝寮交界處長600米寬150米的地方)的所有民房拆除,按城建規劃改建成八層商住樓,定名為"龍苑新村"。樓的一、二層歸村民所有,三至八層由市政府部門開發出售。

1996年,白沙隴於大南山的三坑下水庫外東面建造了青山莊(公墓),為村民解除了後顧之憂。是年秋,白沙隴於西門外動工興建高十層的管理區辦公大樓。此外,村還擬建文化公園、公德堂。

現在,普寧市的市委、市政府、郵電局、車站、電影院、第三中學、城關中學、流沙鎮第五國小等等許多單位和成衣、布料、菸草、醫藥等商場都建成於原白沙隴村域內,使白沙隴成為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文化機構概述

解放前,白沙隴村未設立文化機構。

1950年,白沙隴村成立了青年學習會,址在登雲祖祠,主席先後是秦昌延(又名松齡)、秦允傳,陳德明。青年學習會設有體育股(秦允武負責)、康樂股(即文娛股,秦昌林負責)、圖書管理員(圖書系由會員捐獻,共100多本)。青年學習會還負有宣傳政策、寫標語、出村壁報、協助辦夜校等任務。

1958年公社化,村里共有5個食堂,村始於各個食堂中建文化室,時面設有小圖書間、閱覽室、民歌欄、黑板報。1959年夏,公共食堂散夥。但各文化室仍有活動,組織民眾讀夜校,讀報紙,學《毛澤東著作》等。

後來隨著歲月流逝,各文化室逐漸自行停辦,而"白沙隴村文化室"則以村文化機構而存在,地址在明合祖祠。

1984年開始,白沙隴文化室利用寒暑假連續舉辦了音樂培訓班,後來又增加了圖畫、書法培訓班。學員來源甚廣,除本村的外,還有來自惠來、揭陽、潮陽、揭西等地。白沙隴村舉辦的培訓班,在社會上得到很好的評價,不僅為本村培養了許多圖、音、書幼苗,還為高等院校輸送了不少音樂人材,也培養提高了社會上不少幼兒教師、中、國小音樂教師的素質(詳見村史書《圖音書培訓班煥異彩》。)

1988年,文化室更名為文化活動中心,址於明合祖祠、籍祖祠。秦敬善為專門管理人員。文化中心的活動經費由村負責。裡面組織了音樂社,購置了全套潮樂器,還有其它娛樂用具,如象棋、麻將等。

幾年來白沙隴的文化活動中心堅持天天開放,經常有人到裡面玩麻將、弈棋、拉弦、彈琴。尤其是星期天,那裡更為熱鬧,且不時有外地文化團體到那裡與白沙隴音樂社進行聯歡活動。音樂社也經常"走出去",先後到惠來神泉、梅塘內豐、謝山、洪陽南村、流沙方草洋等地聯歡。

由於白沙隴文化活動中心辦得有聲有色,其它各項文明建設也成績突出,1989年受省電視台採訪錄像報導,1996年9月又受中央電視台採訪錄象報告。

白沙隴民眾體育概況

白沙隴村向來重視民眾體育,經常組織體育活動,這樣,一方面使村民得到鍛鍊,增強體質,一方面又可從中為體育部門發現和培養苗子。

60~80年代,白沙隴村輸送給縣籃球隊隊員有秦惠鑾(女,60年代的女籃10號)、秦楚漢、秦裕平、秦振民、秦惠容(女)等人。1981年,划艇健兒盧淑慈(女)於上海參加全國4人賽艇榮獲第5名,1982年於上海參加全國4人賽艇榮獲第4名,1983年於上海參加第五屆全運會8人賽艇榮獲第3名。

近幾年來,村黨政更是認真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制定的體育工作方針政策,把群體活動列入村的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議事日程,成立了民眾體育活動領導小組,由盧育斌、秦淑賢(女)、秦夏輝、秦澤棠、秦錫河5人組成。他們定期開會,研究每年村的民眾體育活動項目和經濟預算,做到有計畫,有實施,有檢查;有比賽,有獎勵,有總結。由此,有村的體育設備更齊全,現有體育場地1600平方米,其中有水泥籃球場1個,室內桌球桌3台。因而白沙隴的群體活動更為活躍,特別是每年春節,更是搞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這即使村民們得到娛樂,得到鍛鍊,又培養了體育骨幹。

1990~1995年,白沙隴村又輸送給縣體校不少運動員,有秦少春、秦風玲(女)、秦暢、秦臻、陳選萍、秦佳惠、秦曉文、盧思澤等,他們在參加省市各項體育競賽中都獲得了一定名次。還有陳文,她是國家桌球隊員,現受聘於馬來西亞擔任桌球教練,1995年還帶馬來西亞隊員來汕頭進行友誼賽。

1990年8月,膝下已有幾個內外孫子的44歲的秦劉蓮,在流沙大操場參加普寧縣農民腳踏車載重選拔賽。全縣參賽共28人,男女者都有。她和其他參賽者一樣,先背上(或肩扛)50市斤重的沙包,沿跑道長跑一周(400米),接著馬上騎上腳踏車,車後載著80市斤重的沙包,沿跑道長跑25周(400*25=10000米)。比賽結果,秦劉蓮榮獲普寧縣農民腳踏車選拔賽第一名。是年10月,她代表普寧縣到澄海參加汕頭市農民腳踏車載重比賽,榮獲第3名,並得獎品金杯1個(後來存放於縣委),還有普寧縣政府、縣體委、流沙鎮政府、白沙隴村黨政、澄海縣政府等單位檢獎給她人民幣1520元以及大面布等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