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牛

白地牛

白地牛,中藥名。為蘿藦科鵝絨藤屬植物白地牛的根。分布於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和廣東等地。具有清虛熱,調腸胃之功效。常用於體虛發熱,腹痛便瀉,小兒疳積,腸結核。

來源

為蘿藦科鵝絨藤屬植物白地牛 Cynanchum mooreanumHemsl.的根。

分布區域

產於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和廣東等省。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700米的山坡、灌木叢中或丘陵地疏林中。

炮製方法

洗淨,曬乾。

生理特性

柔弱纏繞藤本;莖密被柔毛。葉對生,卵狀心形至卵狀長圓形,長2-4厘米,寬1.5-3厘米,頂端急尖,基部心形或老時近截形,兩面均被黃色短柔毛,葉背較密;葉柄長1-2厘米,被黃色短柔毛。傘形聚傘花序腋生,著花七、八朵,花序梗或長或短,長達4厘米;花序梗、花梗、花萼外面均被黃色柔毛;花長7毫米,直徑1厘米,花冠紫紅色,裂片長圓形;副花冠杯狀,5裂,裂片卵圓形,鈍頭;花粉塊每室1個,下垂;子房無毛,柱頭基部5角形,頂端扁平。蓇葖單生,披針形,向端部漸尖,長7-9厘米,直徑1厘米;種子暗褐色,不規則長圓形;種毛白色絹質。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甘、苦,性平。

功效

清虛熱,調腸胃。

主治

用於體虛發熱,腹痛便瀉,小兒疳積,腸結核。

用法用量

3-10g。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