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蔡志忠 漫畫家
我們若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去看待事物,
便有了由立足點而產生的偏見......
我們站在這裡
便看不清楚那裡
站在現在的角度
便看不清過去與未來的真實相貌
心中有了善與淨的主觀想法
便有了不善與不淨的偏見。
人
要看清宇宙的真實
應該無我地不站在任何立場
去看待事物
這樣
才比較有可能去
看清宇宙間的真實。
佛陀說:
『一切痛苦皆產生於無明,
人由於無明而產生了偏見與固執。
由於錯誤的認知而看不清事實,
苦,就因而產生了』
什麼是無明呢?
佛陀在雜阿含舍經336篇里
描寫得很清楚:
佛陀說:
『什麼是無明呢?
不知過去、未來,不知過去與未來的關係;
不知內、外,不知內與外的關連;
不知行為、後果,不知行為與後果的關連;
不過佛、法、僧,
不知終止苦的方法;
不知苦、集、滅、道,
不知止息痛苦的實踐;
不知因和因所引起的後續切......
不知善、惡、有罪、無罪、習常或不平常;
不知好、壞、污、淨的分別緣起
全都不知。
對於六種感官
所引發的後果沒有
如實知。
對於每一個發生
緣起而引起的自我、痛苦、渴望、
愛欲的原因不知、不見。
或只知其一不能全部
洞然明白,這些痴闇、
無明、大冥,就叫做「無明」。』
人的痛苦
皆產自於錯誤的認知,
而這錯誤的主觀想法就是「無明」。
人自稱自己為萬物之靈,
因為人有了思維、認知的能力和自我意識,
而這個自我意識都來自於過去的學習、
經驗等個人的認知所累積而成的,
我們成為了什麼皆因為我們的主觀想法,
而這個主觀的自我意識則變成了我們的天堂與地獄,
也形成了主宰我們快樂或痛苦的根源。
由於我們有了自我的主觀也因而產生了偏見和固執,
也因為有了主觀的立足點而看不清真實,痛苦就因而產生了。
(節錄)
作者介紹
今天,科技新知研究,觸及領域的深廣,
已足以動搖我們對精神學,精神病理學及臨床實驗的認知。
某些重要的觀察結果已超過了精神學及心理的範疇,
嚴重挑戰以牛頓及卡笛生理論為基礎的西方科學主流。
甚至有可能從此改變我們對人類,
對文化、歷史及現實世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