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倫理研究

發展倫理研究

《發展倫理研究》是2012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入選作品,其研究對象是發展倫理學。主要從兩個向度展開:一是範式與理論研究,對發展倫理學的範式與基本理論問題進行哲學反思,力圖呈現、拓展發展倫理學的主要範式、基本構架、基本視閾等的構成特點及創新可能;二是現實與問題反思,以經過反思的發展倫理學為視閾,對一些重大現實與理論問題進行哲學反思,力圖呈現、拓展發展倫理學關注現實、反思現實、切入現實的可能張力。《發展倫理研究》分上、下兩篇,上篇對發展倫理學進行“範式與理論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發展倫理學的範式轉換與建構問題2.發展倫理學的思想資源問題3.發展倫理學的基礎創新問題4.發展倫理學的價值基點問題;下篇為“現實與問題研究”,對當代發展及和諧世界構建的重大基礎問題進行發展倫理反思,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資本與風險問題的發展倫理反思2.空間與城市問題的發展倫理反思3.現代性價值基點的發展倫理反思4.全球發展公正性的發展倫理反思。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在寫作方式與敘事策略上,《發展倫理研究》在努力追求對發展倫理學進行系統研究的同時,比較自覺地選擇了一種問題式、問題導向的進路,希望把系統研究具體化為對重要問題、核心問題、基礎問題等的系列性、開放性反思。每一章都圍繞一個理論或現實問題展開,這樣,全書在總體結構上就是一個由諸多問題研究構成的“大問題鏈”。這個大的問題鏈又由兩個“子問題鏈”構成。一是以反思發展倫理學本身為目標的“理論問題鏈”;二是以反思現代性、和諧世界、全球發展公正性為目標的“現實問題鏈”。之所以採取這種研究與敘事策略,是希望獲得課題研究的雙重開放性。

作者簡介

陳忠,1968年2月出生於湖南慈利。1999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現任蘇州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發展哲學、發展倫理學、城市哲學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研究》、《哲學動態》、《光明日報》、《學術月刊》等刊物發表論文90餘篇。出版專著《規則論》。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獲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江蘇省博士後基金資助。獲教育部霍英東青年教師獎,多次獲江蘇省、蘇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獎。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江蘇省“333”工程、蘇州市及蘇州大學東吳學者、蘇州大學教學名師等。

圖書目錄

導言
上篇範式與理論研究
第一章發展倫理學的範式轉換與建構
一、發展倫理學的範式轉換
二、深層發展倫理學的範式建構
三、發展倫理學的“選擇論”特質
第二章發展倫理學的思想資源
一、哈維蘭文化人類學的發展倫理學意蘊
二、“新全球史”的發展倫理學意蘊
三、貝克風險社會理論的發展倫理學意蘊
第三章發展倫理學的基礎創新
一、建設性後現代與發展倫理學的基礎創新
二、集體行動邏輯與發展倫理學的基礎創新
三、空間生產理論與發展倫理學的基礎創新
第四章發展倫理學的價值基點
一、發展倫理學:能否超越發展中心主義
二、發展倫理學:能否超越倫理中心主義
三、發展倫理學:能否超越自由主義
四、發展倫理學:能否超越西方中心論
下篇現實與問題反思
第五章資本與風險問題的發展倫理反思與應對
一、資本邏輯的發展倫理制約
二、風險社會的發展倫理應對
三、突發災難的發展倫理應對
四、城市失序的發展倫理應對
第六章 空間與城市問題的發展倫理反思與建構
一、空間生產的發展倫理研究
二、外空探索的發展倫理研究
三、空間正義的發展倫理建構
第七章現代性價值基點的發展倫理制約與反思
一、現代性的財富幻象及其發展倫理制約
二、現代性的私有幻象及其發展倫理制約
三、現代性的消費幻象及其發展倫理制約
第八章全球發展公正性的發展倫理反思與建構
一、資本批判、和諧世界與社會發展總體邏輯
二、發展倫理、和諧世界與可選擇的現代性
三、全球發展公正性:倫理本質與歷史建構
索 引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