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
疏狂
拼音
shū kuánɡ
英譯
uninhibited
引證解釋
唐 白居易 《代書詩寄微之》:“疏狂屬年少,閒散為官卑。”
宋 蘇軾《滿庭芳》: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乾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閒身未老,須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宋 朱敦儒《鷓鴣天·西都作》詞:“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懶慢帶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流雲借月章。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
宋 柳永《蝶戀花》: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明李贄:“若為追歡悅世人,空勞筋骨損精神。閒來寂寞無人謾,只有疏狂一老身。”
《明史·沉鍊傳》:“ 鍊 為人剛直,嫉惡如讐,然頗疎狂。每飲酒輒箕踞笑傲,旁若無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魯公女》:“ 招遠 張於旦 ,性疎狂不羈。”
清 納蘭性德 《東西溟》詩:“廿載踈狂世未容,重來依舊寺門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