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當歸(蜜制)、熟地黃、生地黃、白芍藥(酒炒)、白朮、茯苓、黃芪(蜜炙)各一錢(3g),黃柏(蜜制)、知母、陳皮各八分(2.4g),人參五分(1.5g),甘草三分(0.9g)。
用法用量
加大棗一枚,浮小麥一撮,清水煎服。
功用
補肝益腎,滋陰止汗。
主治
氣血兩虛而致的盜汗。
運用
1.臨床上用於氣血兩虧,虛火偏盛之盜汗證。
附註
1.本方為八珍湯加黃柏知母、黃芪、大棗、浮小麥而成。補氣養血,清熱止汗為法,臨床可用於氣血兩虧,虛火偏盛之盜汗證。(《中國古今奇效良方》)
2.本方能益氣補中,健脾養胃,補血活血,補氣昇陽,清熱燥濕,理氣止汗。(《中國人參方集》)
文獻摘要
原方選論:
1.《雜病源流犀燭》:“當歸地黃散,又,當歸、熟地、生地、酒白芍、白朮、茯苓、蜜黃芪各一錢,蜜黃柏、蜜知母、陳皮各八分,人參五分,甘草三分,棗一枚,浮小麥一撮。”
方論選錄:
1.《簡明方劑辭典》:“當歸地黃散《雜病源流犀燭》,治氣血兩虛盜汗方。當歸、熟地黃、生地黃、酒白芍藥、白朮、茯苓、黃芪(蜜炙)各一錢,黃柏(蜜炙)、知母(蜜炙)、陳皮各八分,人參五分,甘草三分,大棗一枚,浮小麥一撮。水煎服。按:此由八珍湯、知柏四物湯、甘麥大棗湯等方加減而成。”
2.《中醫大辭典》:“當歸地黃散《雜病源流犀燭·臟腑門》卷七方。當歸、熟地黃、生地黃、酒白芍藥、白朮、茯苓、黃芪(蜜炙)各一錢,黃柏(蜜炙)、知母(蜜炙)、陳皮各八分,人參五分,甘草三分,大棗一枚,浮小麥撮。水煎服。治氣血兩虛而致的盜汗。”
3.《中國醫學大辭典》:“當歸地黃散《沈氏尊生書》方。功用:治盜汗。藥品:當歸(蜜制)、熟地黃、生地黃、白芍藥(酒炒)、白朮、茯苓、黃芪(蜜炙)各一錢,黃柏(蜜制)、知母、陳皮各八分,人參五分,甘草三分。用法:加大棗一枚,浮小麥一撮,清水煎服。”
4.《沈氏尊生書》:“當歸地黃散,又,當歸、熟地、生地、酒白芍、白朮、茯苓、蜜黃芪各一錢,蜜黃柏、蜜知母、陳皮各八分,人參五分,甘草三分,棗一枚,浮小麥一撮。”
5.《最新方劑手冊》:“當歸地黃散(《雜病源流犀燭》):方由當歸、熟地、生地、白芍、茯苓、黃芪、黃柏、知母、陳皮、人參、甘草、浮小麥、大棗組成。功能補益氣血,養營止汗。用於氣血兩虛盜汗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