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黔審稻2010019號
品種來源:貴州省畢節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用畢粳37號與坨坨谷選育而成。
特徵特性:中熟常規粳稻。全生育期為161.7天,比對照畢粳37遲熟8.5天。株高90.4厘米,株型緊湊,葉片直立,劍葉短小,葉鞘綠色。分櫱力強,成穗率高,畝有效穗24.34萬。著粒密集,穗型直立,穗實粒數為123.5粒,結實率 84.2%,千粒重26.3克。籽粒團粒型,穎尖褐色、無芒。
產量表現:省區試兩年平均畝產570.2公斤,比對照增產23.3%。12個試點11增1減,增產點次達91.7%。2009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85.4公斤,比對照增產6.6%,3個試點2增1減,增產點次達66.7 %。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嚴格種子處理:畢粳43田間表現中抗~中感稻瘟病,因此播種前應嚴格作好種子處理。播種期貴州西部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中部4月上、中旬,採用旱育秧或濕潤秧田育秧培育壯秧。2、合理密植:適宜栽插密度1.25~2.00萬穴/畝,最適栽插密度1.4~1.6萬穴/畝,每穴插苗4~6片。3、科學施肥:有機肥與無機肥並重,N、P、K肥平衡配套施用;重施底肥,畝施優質圈肥1000~1500公斤,普鈣50公斤作底肥。追肥為畝施尿素10~15公斤、氯化鉀3~5公斤,並以氮肥總量的60~70%、鉀肥總量的50%作底肥一次施入,其餘30~40%的氮肥在返青後視苗情補施或作穗肥施用,50%的鉀肥在幼穗分化期作穗肥施用。4、科學管水:以淺水插秧、深水護秧、乾濕管理為原則,結合分櫱高峰期曬田控制無效分櫱,提高分櫱成穗率,孕穗期保持相應水層確保灌漿成熟,黃熟期排水落乾促進穀粒黃熟。5、及時防治病蟲害:根據病蟲害發生程度,及時用辛硫磷等殺蟲劑防治粘蟲、稻負泥蟲,用稻瘟靈、異稻瘟淨、富士一號等防治稻瘟病。作旱育秧的地方,苗期還應注意用立枯淨、敵克松等防治立枯病。
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粳稻區種植。
相關詞條
-
直播稻
在“舊稻塍內,開耕畢,便撒稻種,直至成熟,不須薅拔。”[16]農業...
發展 分布範圍 存在原理 播種方法 主要品種 -
硬筆楷書、行書字帖通用規範漢字6500
灰達列死成夾夷 ………………………………10軌邪堯劃邁畢至此貞師塵尖...
-
郎溪縣
郎溪兩縣抗日民主政府(先後駐廣德縣泉口,徐東村,長樂王山崗,畢橋等地...豐鎮、梅渚鎮、東夏鎮、畢橋鎮、凌笪鄉、飛里鄉、姚村鄉、幸福鄉。2011年底,郎溪縣轄7個鎮、2個鄉:建平鎮、梅渚鎮、濤城鎮、十字鎮、畢橋鎮、新發鎮...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位置 交通 經濟 -
媧皇
,粳兄粳妹,諾亞諾娃,亞儺兄妹,東山老耆南山小妹,江郎江妹等。傳說原來...
人物淵源 軼事典故 歷史變遷 沿革發展 相關爭議 -
女媧
語言文化差異有不同的叫法,儺(nuo)公儺娘,粳兄粳妹,諾亞諾娃,亞儺兄妹...
人物淵源 軼事典故 歷史變遷 沿革發展 相關爭議 -
媧皇[中華上古正神]
,粳兄粳妹,諾亞諾娃,亞儺兄妹,東山老耆南山小妹,江郎江妹等。傳說原來...
人物淵源 軼事典故 歷史變遷 沿革發展 相關爭議 -
京菜
的日常食品,但它畢竟為北京人的飲食生活增添了光彩。過去,北京的飯館多種多樣...三品一桌;餑餑十五品一桌;盤肉八品一桌;羊肉二方一桌。上進畢,賞舒妃等位...
形成背景 飲食文化 日常食俗 京菜譜系 北京小吃 -
吳語[中國吳越地區語言文化]
,普ao→吳au/ɔ10. 梗韻二等 杏ɦang 櫻ang 鯁羹粳...
定義 分布區域 語音 語法 辭彙 -
滇雜31
產量表現 在2008年貴州省統一組織的引種試驗中,黔南州5個試點與對照畢粳37相比全部增產,平均畝產442.2公斤,較對照增產43%。 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三系雜交粳稻。株型較緊湊,分櫱力較強,劍葉半卷,直立,穗型...
產量表現 特徵特性 示範推廣情況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引種種植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