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子

申子

申子,含義有二:一指申不害(約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7年)。漢族,東周鄭國京(今中國河南省滎陽縣東南)人,著名的思想家和改革家。韓國滅掉鄭國後,韓昭侯重用他為丞相,在韓國主持改革,十五年間便使韓國強盛起來。《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說他原來信奉道家思想,後來分化出來,成為法家。他的著作《申子》原來有兩篇,《漢書·藝文志》中說是六篇。清朝時,馬國翰的《玉函山房輯佚書》有《申子》的輯本,但不是原貌了。現只在《群書治要》第三十六卷所引《大體篇》和一些佚文。二指《申子》。中國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的著作。

人物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說他原來信奉道家思想,後來分化出來,成為法家。他的著作《申子》原來有兩篇,《漢書·藝文志》中說是六篇。清朝時,馬國翰的《玉函山房輯佚書》有《申子》的輯本,但不是原貌了。現只在《群書治要》第三十六卷所引《大體篇》和一些佚文。

歷史人物

生平

申不害,尊稱“申子”,是戰國時期的著名的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以“術”著稱於世。韓滅鄭25年後,申不害被韓昭侯起用為相,進行改革。他在韓為相15年,使韓國走向國富兵強。公元前337年,申不害卒於韓都鄭(今河南新鄭,屬鄭州)。其著作《申子》,已失傳,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別人引用的零章斷句,比較完整的只有《群書治要》卷三六所引《大體篇》。

鄭國滅國之時,申不害年歲約在20~30歲之間。作為一個亡國之賤臣,申不害可能雜學諸說。因為在他之前的管子、李悝、慎到的學術理論中都有“術”的成份。有人根據申不害思想中有道家思想的痕跡,認為他是由道入法。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不能把他的思想僅歸為道法兩家。

申不害相韓時,韓國已處弱勢。韓昭侯即位不久,頗具雄心,且用人不拘一格,昭侯八年任用賤臣申不害即為一例,申不害才華得有用武之地。

申不害學術思想及變法申不害的學術思想,明顯地受到道家的影響,但他的直接來源是老子還是慎到,不得而知。他的哲學思想與慎到有極相似之處,他們都遵循老子的大統一哲學。

思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申不害認為,自然運行是有規律的,也是不可抗拒的。他認為宇宙間的本質是“靜”,其運動規律是“常”。他要求對待一切事情應以“靜”為原則,以“因”為方法,“因”指“因循”,“隨順”。“貴因”指“隨事而定之”,“貴靜”的表現就是“無為”。申不害把這些原則用於人事,構成他的社會哲學思想。“無為”主張的淵源即《老子》的“絕聖棄智”,申不害的“無為”,要求的是君主去除個人作為的“無為”,以便聽取臣下的意見。但是,申不害僅僅把這種“靜因無為”的哲學思想用於“權術”之中。為了完善這種方法,他進一步發揮《老子》“柔弱勝剛強”的思想,要求君主“示弱”,決不是指君主無所作為,只是君主決策前的一種姿態。在關鍵時刻,申子要求君主獨攬一切,決斷一切。申不害的哲學思想,是君主哲學,是政治哲學。這種哲學由道家的“天道無為”演化發展來,是他的法家“權術”思想的基礎。 申不害主“術”,但他所說的“術”,是在執行法的前提下使用的,而“法”又是用來鞏固君主統治權的。因此他並不是不講“法”與“勢”的。 關於君主的權勢,申不害認識得很清楚。在戰國諸侯爭霸的情形下,君主專制是最能集中全國力量的政權形式,也是爭霸和自衛的最佳組織形式。他說:“君之所以尊者,令也,令之不行,是無君也,故明君慎之。”令是權力的表現,是一種由上而下的“勢”能。“權勢”是君主的本錢。 申不害提出“君必有明法正義,若懸權衡以秤輕重。”為了說明“法”,他提出“正名責實”的理論。“正名”主張,首先由孔子提出。申不害吸收了這個主張,是名分等級,不得錯亂。與孔子“正名”不同之處在於包括責任、分工的內涵。申子“正名”的意義在於確定了“主處其大,臣處其細”的大原則,而且把這個原則具體化,即把名分按實際情況規定下來,然後進行任命,聽取意見,檢查監督。 申不害的“名”,主要是政治概念,他的“名”是法的等值概念,是為人君制定的工具。所謂實,也就是君主給臣下規定的責任和職權,是臣下遵從君主的規範。申不害本來是勸戒君主發號施令要慎之又慎的,但其效果是加強了君主的個人專制。申不害找不到如何提高君主權威,而又能制約君主的方法,這是一個二律背反的問題。 什麼是“術”?申不害沒有明確規定。“術”是君主的專有物,是駕馭驅使臣下的方法。“法”是公開的,是臣民的行動準則,而術卻是隱藏在君主心中,專門對付大臣的。申不害說,“君如身,臣如手”,既然如此,君主仍要對付大臣是由複雜的社會鬥爭所決定的。春秋戰國時,臣下弒君,釀成習氣。現實告訴申不害,人君的主要威脅不是來自民眾或敵國;而是來自大臣。所以他一再告誡君主,對君臣關係要有清醒的認識,那就是不相信所有的大臣。 申不害認為,君主有了勢,定了法,其地位還不是穩固的,必須有兩面之術,不然勢與法就會變得威嚴而不受用,刻板而不通達。如果以術來聯通勢與法,就如虎添翼,無論動靜,都會使臣下懾服。他的術分兩類,一類是控制術,像前面提到的“正名責實”,就是講規定職責,考校監督的。還有如君主以靜治動的,無為而治的,這些屬於領導管理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類是搞陰謀,耍手腕,弄權術。 玩弄權術,當然不是自申不害開始,但他是第一個在理論上的系統研究者,這在官場的政治鬥爭中,很受歷代統治者的喜愛。但從本質上說,無補於穩固政權。因為既然有馭臣之術,必有欺君之方,爾虞我詐,你爭我斗,加劇了政權的不穩定性。 申不害研究術,有正面的領導控制方法,也有陰謀詭計,我們而今不能說他是否道德,但可以說,他的思想和研究是可以啟迪後人的。

學說

申不害繼承了道家的學說,主要從道家裡邊吸收了“君人南面之術”,即駕御大臣的權術,以此來加強法家當時所主張的君主中央集權制度。他主張君主“無為”,即不從事任何具體的工作,只是不動聲色地用“術”去駕馭臣子。根據《韓非子·定法篇》中的解釋,“術”的意思是說,君主要按照大臣們的才幹授予官職,還要經常對他們進行督促和考核,根據政績來決定賞罰。

申不害強調,明君是身體,大臣是雙手,君主要掌握權柄,大臣去做具體的工作。即君主要把立法、任免、賞罰等大權掌握在手,做事要抓要害,抓大事。因此,君主要防止大臣蒙蔽君主的視聽,防止大臣主權獨斷,侵害君主的權力,那樣很可能導致大臣謀殺君主而自立為王。

申不害主張的“術”,最典型的就是“藏於無事,示天下無為”,這是具體的駕御大臣的權術。要求君主“去聽”、“去視”、“去智”,就是裝聽不見,裝看不見,裝不知道事情真相,避免暴露自己,這使大臣摸不清君主的底細,沒辦法投其所好,也就沒法掩蓋他們自己的缺陷。而君主則可以看得明白,辨別出忠臣和姦佞小人。

韓非認為,“術”是必要的,但只講術而忽視法,會導致法令前後矛盾,給人可利用的機會。所以,韓非批評申不害是只懂得“術”而無法,所以改革成效不大。

原文

《申子》原文:

大體

夫一婦擅夫,眾婦皆亂;一臣專君,群臣皆蔽。故妒妻不難破家也,而群臣不難破國也。是以明君使其臣,並進輻湊,莫得專君焉。今人君之所以高為城郭而謹門閭之閉者,為寇戒盜賊之至也。今夫弒君而取國者,非必逾城郭之險而犯門閭之閉也。蔽君之明,塞君之聰,奪之政而專其令,有其民而取其國矣。今使烏荻、彭祖負千鈞之重,而懷琬琰之美;令孟賁、成荊帶干將之劍衛之,行乎幽道,則盜猶偷之矣。今人君之力,非賢乎烏荻、彭祖,而勇非賢乎孟賁、成荊也。其所守者,非特琬琰之美,千金之重也而欲勿失,其可得耶?

申子申子

明君如身,臣如手;君若號,臣如響。君設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詳;君操其柄,臣事其常。為人臣者,操契以責其名。名者,天地之綱,聖人之符,則萬物之情,無所逃之矣。故善為主者,倚於愚,立於不盈,設於不敢,藏於無事,竄端匿疏,示天下無為,是以近者親之,遠者懷之。示人有餘者,人奪之;示人不足者,人與之。剛者折,危者復,動者搖,靜者安。名自正也,事自定也。是以有道者,自名而正之,隨事而定之也。鼓不與於五音,而為五音主;有道者不為五官之事,而為治主。君知其道也。臣知其事也。十言十當,百為百富者,人臣之事也,非君人之道也。

昔者堯之治天下也,以名。其名正,則天下治。桀之治天下也,亦以名。其名倚,而天下亂。是以聖人貴名之正也。主處其大,臣處其細。以其名聽之,以其名視之,以其名命之。鏡設精無為,而美惡自備;衡設平無為,而輕重自得。凡固之道,身與公無事,無事而天下自極也。

君臣

明君治國,而晦晦,而行行,而止止。三寸之機運而天下定,方寸之基正而天下治。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

佚文

君必有明法正義,若懸權衡以稱輕重,所以一群臣也。

堯之治也,蓋明法審令而已。聖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數而不任說。黃帝之治天下,置法而不變,使民安樂其法也。

君之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無君也,故明君慎令。

昔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號令不同,然而俱王天下,何也?必當國富而粟多也。

有天下而不恣睢。命之曰:以天下之桎梏。

天道無私,是以恆正;天道常正,是以清明。地道不作,是以常靜;地道常靜,是以正方。舉事為之,乃有恆常之靜者,符信受令必行也。

四海之內,六合之間,曰:奚貴?土,食之本也。

三寸之篋運而天下定,六寸之基正而天下治。(《意林》卷二申子三卷一節)

妒妻不破難家,亂臣不難破國。一妻擅夫,眾妻皆亂;一臣專君,群臣皆蔽。(《意林》卷二申子三卷二節)

智均不相使,力均不相勝。(《意林》卷二申子三卷三節)

鼓不預五音,不為五音主。(《意林》卷二申子三卷四節)

百世有聖人猶隨踵,千里有賢人是比肩。(《意林》卷二申子三卷五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