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祖籍為林州市姚村鎮邢家墁村的申六興,1922年5月出生於村里一戶農民家庭。因小時候上過幾年私塾,村里辦國小時便讓他擔任了教師。1938年村里建立了黨組織,他與五個青年一起被秘密發展為第一批黨員後,便以當教師作掩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八年之久。他自1947年接受組織派遣,前往新鄉縣開闢工作直至離休前從新鄉地區二輕工業局副局長崗位退下來,一直在新鄉工作。作為一名享受地廳級離休待遇的老幹部,申六興在新鄉工作的30多個年頭裡,雖然在外成家立業,但由於感激黨把自己從一個貧苦農民培養成領導幹部,感激少年時代家鄉的養育之恩,因而一直對家鄉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特別是糧食生產分外關心。經常利用自己在獲嘉、孟縣擔任領導工作的條件,經常選擇優良農作物種子,買下來捎回村里供生產隊使用。1980年正值秋播季節,因惦念村里種麥,便利用一個星期日,帶了五樣麥種,騎腳踏車從一百多公里外的新鄉翻山越嶺趕回刑家墁,讓鄉親們試種,歷年累計花錢1200餘元。他雖然收入有限,又養育著四個兒子、三個女兒,家庭生活非常拮据,但卻不收村裡的一分錢。20世紀60年代,正值國家三年自然災害困難時期,鄉親們食不果腹,生活極為艱難,他家裡雖然也不寬裕,但還是在哥哥來新鄉找他辦事時,拿出180元錢讓哥哥捎回村里,讓村里利用山多坡廣的條件,多發展一些柿樹,將來結出柿子團成柿糠,碾成炒麵,讓鄉親們共度災荒。
他於1983年離休後,對家鄉的眷戀之情更加日熾一日。從當年開始到1997年,每年擠出三個多月時間,回到邢家墁村幫助鄉親們收秋,種麥,收麥,蓋房,看管蘋果園。1985年春季,他又一次回來後,看到村裡的蘋果園栽樹要到三里外的秦家莊村推水,就決心要幫助鄉親們在蘋果園邊的荒坡上打出水井。他說乾就乾,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每天帶著乾糧往返七、八里路,連續一個多星期,硬是憑著一張杴,一把钁,在荒河溝挖出了一口七尺深的水井。後來村民們每當用井水栽植蘋果樹,點種花生、棉花,插紅薯,就要想起老申當年的苦幹經歷,將他稱讚一番。
申六興還經常放棄自己的利益,為家鄉的左鄰右舍提供方便。20世紀的1993年,村民楊新富按照村裡的規劃建房時,需占用申六興老宅三間地基,但他深知不僅農村人,即使在外工作的幹部、職工也很少有人會無條件把自己的宅基地讓給鄰居,因而一直擔心老申不會讓自己占用。當他乘老申回家小住向他說明意圖後,老申當場就一口答應道:“那三間房子不影響我住,該掀哪兒,就掀哪兒,你要沒時間,我給你掀。”將楊新富感動的不知說什麼才好。事過三年的1996年春天,老申的東鄰居楊存金又要建房了,需占老申宅院2米寬、6米長的地皮,並須掀掉半間門樓,鋸掉兩棵大樹。當時楊存金擔心老申不會慷慨方便自己,僅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往新鄉給老申打了個電話,那知申六興第二天就從新鄉趕回來找到他說:“大侄兒,不要為難,需占多少就占多少,反正我又用不了那么多!”將楊存金感動得逢人便說:老申真不愧是共產黨員,真不愧是大幹部。此外,老申還對本村外出打工時因從腳手架上摔下來形成下肢癱瘓的青年郭相林,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先是用張海迪的事跡鼓勵他戰勝悲觀厭世情緒,在他身體恢復到能夠自主行動後,便從新鄉花500多元錢為他買來了一整套修表工具和許多手錶零件,以及書籍,供他學習修表技術;在他掌握技術後,又幫他在村里賃了一間房子,辦起了門事部,有了收入來源。後來老申每次從新鄉回來,總要為他買來價值數百元的手錶零件,從不收他一分錢,使他走出了生活困境,重新樹起了生活勇氣。
二
申六興作為一個享受地廳級離休待遇的老幹部,每月離休費2600多元,連同老伴的1600餘元退休費,倆人每月收入4000餘元,即使在城裡自由消費,也滿夠老兩口使用。然而令人奇怪是他在花錢上卻非常摳門兒,他在新鄉住的房子仍是20多年前的單元房,家具全是兒女們不用後送來的過時貨。前幾年他每次從新鄉回刑家墁村小住,也是住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已建成的低矮的土坯房裡。屋裡擺放著的一隻舊鋁壺,一口小鐵鍋,一套簡單被褥,就是全部家當。為了省錢,申六興幾十年如一日照明用的是一支8瓦的節能燈;為了省煤球,靠上山拾柴做飯。村幹部感激他對村裡的無私奉獻,更為了他做飯方便,派人為他送來爐子和煤球,被他婉言謝絕,至今仍在堅持拾柴吃飯。他對自己苛刻,對兒女們也很“吝嗇”。除非他們的子女上學用錢才給予支持,其它方面的開支概不給予支持。四兒子申建良因單位效益差下崗後,想讓他支持一筆錢做生意被他拒絕。他要兒子自強自力渡過難關,不要依賴父母吃現成飯。在他的激勵下,申建良靠做保健品生意走出了生活困境,生活條件較過去大為改善。
申六興花錢摳門兒,對兒女“吝嗇”,但對故鄉村民卻出手大方,經常拿出成千上萬元支持他們解決生產、生活困難。他在1995年前後拿出1萬餘元支持本村申合順、申金喜、楊明吉等10多個困難戶建起不同規模的養雞場、養豬場,實現了脫貧致富的同時,還相繼拿出23000元支持鄰村田家溝村常文元,支持其在村里率先辦起了規模養雞場,後又轉辦養豬場,成為了當地的養殖大戶,每年收入10餘萬元。自新千年以來,他又相繼拿出2萬多元,支持本村邢俊禮、常來生,鄰村下申街村曹海明,李家墁村原太生辦起了家庭養殖場,年收入都在2—3萬元。
解放前參加工作時就當過教師的申六興,對支持家鄉發展教育事業更是情有獨鍾。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申六興就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中擠出150元,寄給學校添置桌椅和教學用具。後來工資逐步增加後,相繼拿出5000多元錢,為學校購來各類書籍1200餘冊,使刑家墁村學校的圖書冊數在周圍10多個村學校名列第一。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支持本村發展教育事業的熱情越來越高。1990年—1992年相繼拿出2000元為學校買來一台錄放機,供學校開展電化教學;買來20餘件(套)運動衣,開展體育活動。1994年村里決定新建一所學校,他聽說後馬上將3000元送到了村委會。在他的帶領下,村里很快便籌集到了8萬餘元建校資金,順利建成了教學樓。教學樓建成後,為了美化校園,他又相繼拿出2000多元,從新鄉買來三大包各類花草種子和20棵冬青樹、20棵紫荊花樹,讓大兒子專程從新鄉送了回來。為鼓勵教師紮根山區,搞好教學工作,他自1995年開始,每年拿出1000元錢,對教師進行獎勵。促使數名因嫌邢家墁村坡陡路遠,一心想調往平地村學校的年輕教師轉變思想,安心教學,成績突出,使僅有1000多口人的邢家墁村相繼有50多名同學考上了大專和本科。每年受到上級表彰和幹部民眾的稱讚。為幫助特困家庭學生完成學業,老申10多年裡相繼拿出了18000餘元錢,為60多戶家庭學生上學解了燃眉之急,至今他在新鄉的鄰居曲改雲,本村的邢福貴,鄰近李家墁村的原太的,只要談起老申,總是一個勁兒念叨,要不是老申的慷慨支持,子女早就停了學。
申六興老人還特別關愛村裡的特困戶、殘疾人。退休老工人邢發家,因原單位經濟效益不好,退休費常常不能按時領到手,老伴常年有病,生活十分拮据。申六興知道這一情況後,就經常這次100元,那次200元給予接濟。他還在邢發家重病臥床時,騎車到集鎮買來糧食,藥品送到家裡,多次幫助老兩口燒飯,請醫生,將他的兩個兒子感動得熱淚橫流,多次對申六興說:“申大爺,你一個70多歲的人還來照料俺們的老父,真讓俺們當孩子的感到丟人。從今後俺們一定好好照顧好老父親!”退伍老軍人郭全成、村民常史旦、常海生等近百個農戶,無一沒有得到過老申的照顧。經常是這家因建房買磚一時手頭緊用他500元,那家因看病用他1000元。如此的一次次出手,老申根本就記不清到底有多少筆。
申六興處處、事事以一個人民公僕的情懷支持家鄉發展,幫助村民渡過生活難關的動人事跡經新聞媒體報導後,在紅旗渠畔引起了強列反響。為褒揚他的高風亮節和崇高品德,中共林州市委於1998年5月17日作出了《關於在全市開展向申六興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並相繼組織了大型申六興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全市進行巡迴演講。林州市委、林州市老齡委先後將申六興評為了“林州市優秀共產黨員”、林州市“老有所為”先進個人。同時還多次被評為安陽市“優秀共產黨員”、“老有所為”先進個人。
三
面對家鄉黨和人民送與的榮譽,特別是邢家墁村1200多幹部民眾的交口稱讚,申六興並沒有陶醉在鮮花和掌聲之中,也沒有躺在榮譽簿上裹足不前。隨著回家鄉次數的增多,特別是對家鄉仍有不少象邢發家那樣處於生活困頓中的老年人的關心,申六興從1996年起就萌生了回故鄉定居,利用自己的殘年餘力為家鄉的小康建設,特別是老年人多辦一些實事的強列願望。為了實現願望,他先是說服同為共產黨員,但長年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病,非常需要他照料的老伴王義蘭。後又同老伴一起多次前往離休前的同事和老領導哪裡徵求意見和建議。當他們中不少人問他:六興啊,你是七十六、七歲的人了,放著城裡的清福不享,每年回老家乾幾個月農活還不算,現在又非要回老家定居,你到底圖的是個啥?每當問到這裡,他總是這樣回答:“我村當時和我一起入黨的有五名黨員,四人都去世了,我能活到現在就是賺頭。再想想,那樣多的先烈都在戰場上獻出了生命,有的永遠成了無名英雄,我做這些又算得了什麼?邢家墁畢竟是生我養我的土地,過去在崗位上忙,沒時間給家鄉辦事,現在有了時間,該為家鄉老百姓出點力了。”話至此,人們再也無話可說。為了做通兒女們的工作,他專門召開了一次家庭會議。目前在新鄉工作,同為共產黨員的三個兒子,三個女兒,雖然對父親的想法沒有異議,深表理解,但大家共同擔心的是都有工作,都有家庭,平時又很忙,誰也難以陪父親回家生活。他一個人在老家生活,條件艱苦不論,倘若有個生災病難,怎能及時前往照料。以致大伙兒一開始勸他還是應該像以前一樣,常回老家看看,即使多住幾個月也無不可。最後,還是二兒子申建軍一錘定音說:作為一個老共產黨員,父親的主意已定,咱們當兒女的不應該反對,否則那象一個共產黨之家!大家才不再發表意見。就這樣,申六興便於1998年5月從新鄉隻身回到老家邢家墁村,住在了距村五華里遠靠近紅旗渠一乾渠之下的栗園裡一座石頭壘砌的小房子裡。按照他在林州市先進事跡報告會上發言時承諾的今後五年節約3萬元錢,為村里“改造好150多畝林坡,辦一所幼稚園,建一所老年活動室”目標,開始了與閻王爺展開生命競賽,決心用“紅旗渠精神”,為邢家墁村老年人留下一份世紀遺產。
如今七年過去了,申六興在一如既往支持村里興辦公益事業中,2001年拿出3000元,為村里展開的通紅旗渠一乾渠全長1500米觀光大道的硬化工程獻上一份力量;2002年拿出1萬元為學校購買了一台電腦,800餘冊圖書,連同過去購買的1200餘冊達2000餘冊。當年還拿出7500元錢,為村里建起了老年活動室;2004年至今,投入8000餘元,為村里辦起了幼稚園,並為幼稚園購買了各種玩具。
為幫助刑家墁村治理好150餘畝林坡,特別是40畝栗園,他在1998年以前村里每年拿出500元錢後來增加到2000元,也無人承包的情況下,主動請纓,將2500元錢交到村里,買到了一份老有所為的勞動權。7年裡,他每天一大早就起來燒火做一碗粥,啃個冷饅頭,便開始了一天的辛勤勞作。渴了,喝幾口涼水;餓了,啃塊乾饃或乾餅。為讓過去每年冬春兩季被山火燒得焦頭爛額的栗樹再獲新生,申六興每年出資1500餘元,雇來懂嫁接技術的村民申紅生,三年嫁接了1100餘棵,新栽1200餘棵,連同未被燒毀260餘棵,掛果栗樹達到了2600餘棵;同時又培育了3000多棵苗木,除供自己栗園栽植外,還送給附近村里農戶300餘棵,目前2800餘棵栗樹苗木明年就可出圃;同時,申六興還陸續發展了300餘棵桃、杏、李子、石榴等珍稀特果樹,栽植了6000餘棵花椒樹,管理了4000餘棵用材樹。為給3000餘棵果樹生長提供充足的水源,防止栗園發生火災事故,保護栗樹健康生長,申六興自1998年—2002年出資20000餘元,雇來本村特困戶村民原三的、楊新亮、鄰近李家墁村的原太的等6人,每天給他們發20元工資,相繼建起了三個容水各為40多立方的蓄水池,並出資近2000元為鄰近的邢史旦果園也建了一個容水20餘方的水池;壘砌了1500餘米,寬1米、高1.5米的栗園圍牆。為搞好果樹管理,他從1998年—2001年,每年出資2000—3000元僱請村民進行除草、噴藥、掘地。自2002年以後,全部由自己管理。面對即將進入盛果期的栗園,申六興表示,以後栗園經濟收入無償送與村里,由村里為老年人解決生活困難;自己百年以後不論栗園收入多少產權歸村里,自己分文不取。
20多年無償付出16萬元錢報效故土,這就是一個享受地廳級離休待遇的老共產黨員在紅旗渠畔,為“紅旗渠精神”譜上的又一支時代曲子。
相關詞條
-
申[姓氏]
申姓,得姓歷史悠久。申姓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一個老資格的名門著姓。春秋戰國時期即名人薈萃,為他姓難以比擬。歷史上,申姓人濟濟多才。如列入《中國歷代人名大辭...
申姓起源 申姓遷徙 郡望堂號 家譜文獻 字輩排行 -
申姓
申姓,得姓歷史悠久。申姓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一個老資格的名門著姓。春秋戰國時期即名人薈萃,為他姓難以比擬。歷史上,申姓人濟濟多才。如列入《中國歷代人名大辭...
起源 先祖 遷徙 郡望堂號 家譜文獻 -
申伯
申伯 (西周厲王至宣王時期人),炎帝部落,姜姓,申國公子誠,周厲王的妻舅,周宣王的母舅,申國(在今河南省南陽市)開國君主,《蘇轍集》稱讚道:“成王之母邑...
《毛詩正義》 西周外戚 封於謝邑 申國(今河南省南陽市)復國君主 考古發掘 經營中原 -
申鑒
《申鑒》是中國東漢末思想家荀悅的政治、哲學論著。《後漢書》本傳說,荀悅志在匡輔獻帝,因曹操攬政,“謀無所用,乃作《申鑒》”。意為重申歷史經驗,供皇帝借鑑...
作品 出處 序 -
辭賦申遺
辭賦申遺,即“中華辭賦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簡稱,或“《中華辭賦申遺國學提案》”,提出中華辭賦申遺學說的第一人是學者-日不落、實踐中華辭賦申遺的第一...
辭賦申遺涵義 進程表 與著名辭賦學者張友茂先生論辭賦 中華古典辭賦的輝煌概要 -
徐申如
徐申如(1872年—1944年),名光溥,譜名義烒,字申如,號曾蔭,海寧硤石人,詩人徐志摩之父,近代實業家。 徐申如早年繼承祖業,獨資經營徐裕豐醬園。光...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親屬成員 -
《大運河申遺國學提案》
《大運河申遺國學提案》,講述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始於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之鑿邗溝,至隋代建成以洛陽為中心,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長270...
【第一、“大運河申遺”國學輪廓。】 【第四、“大運河申遺綱要”附助概況。】 申遺工程 -
申國公
國公,中國古代公爵第一等,始於北周。歷代封“申國公者”不少,共有十八人,其中著名者有李穆、高士廉、章惇、呂夷簡等。
北周申國公 隋朝申國公 唐朝申國公 後周申國公 宋朝申國公 -
陳六使
陳六使(1897—1972年),著名南洋企業家、慈善家,1897年誕生於中國福建省同安縣集美鄉。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故名六使。父母早喪,家境非常貧窮。...
人物經歷 人物評價 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