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9月22日夜,一次罕見的特大颱風橫掃了澳門地區。港灣內大小船隻紛紛沉沒,岸上的房屋成片倒塌,花王堂受電擊起火,火光沖天,燒毀大量的房屋。據事後統計,在這場重大劫難中,澳門約有5000人死亡,2000艘漁船、貨船沉沒,還有包括花王堂在內的大批建築被摧毀,損失共達200萬元。因這一年是甲戌年,史稱“甲戌風災”。後來,澳葡當局為了紀念這一重大自然災難的死難者,定9月22日為“天災節”。事件經過
甲戌風災發生在1874年9月22日(清朝同治十三年,歲次甲戌,八月十二日)至23日。當天一個強烈颱風在珠江口附近登入,先後吹襲香港及澳門,遠至廣州亦受災害。在香港,颱風造成2,000多人死亡,成為香港有記錄至今第三多人死亡的風災。風暴期間,千間房屋被摧毀,維多利亞港內十多艘遠洋船隻沉沒,數百隻中國帆船沉沒。澳門則有5000多人死亡,數千隻漁船沉沒,大量樓宇倒塌,損失達200萬銀圓。珠江口西岸從香山至順德、廣州俱出受颶風及風暴潮襲擊,“圍堤破裂,水高二丈”。是戰前及十九世紀僅知侵襲香港及澳門最強的颱風之一。據香港港口當局事後依靠船隻紀錄的調查,相信引起甲戌風災的颱風在9月22日下午4至6時仍位於東沙附近,向西北方向移動,9月23日上午2時最接近香港,當時其中心在香港的南面附近數里處,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香港部分地區曾出現短暫風勢平靜。香港錄得最低氣壓為28.88吋汞(978百帕),而風速則因風速計被吹毀而不可知。颱風橫過珠江口後在澳門附近登入,澳門錄得的最低氣壓為27.95吋汞(946.5百帕)。
颱風在香港期間,陸上17名歐洲人死亡,中國人死亡據估計在2500人以上。房屋損壞嚴重,超過1000間房屋被吹到,部份政府建築物包括港督居住之山頂別墅亦損毀。石澳、鶴園、土瓜環、馬頭圍等村落被夷為平地。雖然9月23日上午2至3時為天文低潮,維多利亞港內依然出現風暴潮,海水比正常高潮高出5至6尺,部份地方被水淹,水深4至5尺。部分海傍堤圍被沖走,原來海旁之碼頭貨倉被摧毀。在海上,約200名歐洲水手及船員死亡,十多艘遠洋船沉沒,數十艘擱淺或損壞。數百隻至千隻中國漁船沉沒,死傷約數千人。
數百具罹難者骸骨在昂船洲上被發現;由東華醫院與其他罹難者一併合葬雞籠灣墳場,稱為“遭風義冢”。1959年雞籠灣墳場停用,義冢被遷到和合石墳場。
甲戌風災是香港開埠之後較為嚴重的風災,而當時的香港並沒有專門負責氣象的部門,亦沒有人專職警告颱風的來臨,因此造成嚴重人命及財產損失。在此次颱風之後英國人開始考慮成立氣象部門,最後在1883年成立香港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