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寧波為何簡稱“甬”呢?“甬”在《辭海》里是指鍾柄。因“甬”字在古文中與鏞字相通,所以其本義是指大鐘。另外,從“甬”的字形來看,也很像我們平時在寺院裡看到的大鐘形狀。而“甬”作為寧波的簡稱,則早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就已出現了。當時,寧波這塊地方還不叫寧波,僅有鄞和句章兩個地名,隸屬於越國,是越王勾踐的領地。春秋後期成書的《國語·越語》載:“勾踐之地,東至於鄞。”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十年後一舉攻破吳國,生擒吳王夫差於姑蘇山上,然後將其流放到荒涼的舟山島。對這段歷史,《國語·越語》記載道:“請達王甬句東。”春秋時期左丘明所著的《左傳》也寫道:“請使吳王居甬東。”300多年後,司馬遷在《史記·吳世家》中再一次提到“甬”這個地方“越滅吳。勾欲遷吳王夫差於甬東,予百家居之,後夫差自盡。”史料中講的“甬”和“句”,就是指今寧波,而“甬東”、“甬句東”則是指現在的舟山島。由來
對“甬”字的來歷,三國時期的韋昭在《國語·吳語》註:“甬,甬江。”就是說“甬”這個地名源於甬江,而甬江又源於甬山。甬山就是今天鄞縣與奉化交界處的江口鎮塔山,發源於四明山麓,是雪竇山的余脈,山南為奉化,山北為鄞州。《奉化志》上講,甬山的得名是這座山很像覆置的大鐘,且山上水源豐富,像泉水一般湧出來,而“甬” 即含“涌”的意思,故稱甬山。如今《辭海》里解釋:“甬,浙江省寧波市的簡稱,因境內有甬江而得名。”在春秋時期,鄞、甬地名己十分出名,而且地域遼闊,到秦朝(公元前222年)建鄞縣時,它的地域包括今鄞西以及奉化全境和寧海、象山一部分,縣府設在今奉化市的白杜村,其境內惟一通向大海的這條甬江,成為這一地區通往外界的主要水道。所以,當時甬江名氣己很大,鄞、甬兩個地名同時並存,指同一地域,但那時所指的甬江,是從剡江、鄞江和奉化方橋方向流來的東江匯合處開始,一直到鎮海口出海為止,而不是指今天的甬江。現在己將從甬山流至寧波市區新江橋的長達121公里江段稱為奉化江,而把奉化江和餘姚江匯合於寧波市三江口至鎮海口的22公里江段稱為甬江。
古時將甬江流經的區域都稱為“甬地”,儘管這塊土地的名稱曾經歷多次變遷,但“甬”始終作為它的簡稱,延續至今。
寧波春秋時期為越國境地,秦時屬會稽郡的郭、貿、句章三縣,唐時稱明州;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將明州府改為寧波取"海定則波寧"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歌謠
甬城老地名歌謠一門科道,二境廟,三法卿,四府前,五聖官廟,陸殿橋,七塔寺、八角樓、九曲巷弄,日新街。
一言堂百貨多,良心堂藥材多,三法卿鈔票多,四明藥房西藥多,魚市場黃魚多,陸殿橋楊柳多,七塔寺和尚多,八角樓下小鬼多,九曲巷弄撮佬多,日新街花轎多。
註解:
一門科道:後改為一橫街二境廟:現在的長髮商廈位置。
三法卿:城隍廟附近。
五聖官廟:後改成五台巷。
八角樓:是俗稱。即慶雲樓,後改成百丈街,百與八諧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