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表達-油泥模型

內容介紹

《21世紀普通高等學校工業設計專業通用教材?產品設計表達:油泥模型》主要內容:所謂模型,就是設計者按設計意圖,根據設計圖紙或仿照實物形象,利用各種材料、結構以及各種加工方法製造出來的,具有三維形態的設計表達形式之一。模型是產品從設計到實施過程中的一種交流語言。也許會有人說,現在計算機輔助設計的運用,也可以通過三維建模軟體來獲得立體的視覺形態,不是一樣的可以分析、評價設計嗎?但是要知道,這種立體形態實際上也只是二維表現下的三維形象,兩者之間表達的差異在於,計算機建模的立體形態是在模擬的三維空間中推敲產品形態,而模型製作是以實際的立體三維形態去驗證抽象概念的二維平面立體形象。尤其在交通工具設計中,其帶給觀察者的實際體量感受和比例與尺度的直觀性,是虛擬空間無法比擬的。在虛擬現實技術已經很高的今天,在產品設計過程中仍然保留模型設計製作這一環節,表明了模型設計製作不可替代的地位與作用。
在許多設計領域中,能夠用於設計來表達模型的製作材料很多,主要有石膏、玻璃鋼、泡沫塑膠、工程塑膠、木材、油泥、黏土、金屬以及紙等等。由於油泥模型製作具有高度的流程性和系統性,而成為交通工具設計運用的主要表達方式。

作品目錄

前言引言0.1關於本書0.2本書使用方法0.3本書的結構第一部分概念與認知第一章認識油泥模型1.1油泥模型的概念1.2油泥模型的作用和意義1.3油泥模型的名稱與尺寸1.4油泥模型的製作方法1.5油泥模型的製作要求第二章認識模型材料2.1初學者眼裡的油泥2.2可以自己製作油泥2.3製作支架的材料2.4製作胎基的芯材2.5專用輔助材料2.6其他輔助材料第三章認識工具和設備3.1油泥製作工具3.2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3.3主要機具設備3.4其他輔助工具第二部分程式與方法第四章準備工作4.1效果圖的表現4.2製作圖的繪製4.3模板的製作第五章骨架製作5.1木材支架的製作5.2金屬支架的製作5.3泡沫的下料與粘接5.4泡沫胎基的打磨第六章油泥製作6.1烘烤油泥6.2回收油泥6.3填敷油泥6.4粗刮油泥6.5精刮油泥6.6細節製作6.7後期處理6.8附屬檔案製作第三部分實例與運用第七章汽車油泥模型7.1汽車各部位名稱7.2關於汽車油泥模型7.3前期準備工作7.4底板與胎基的製作7.5常用模板與用途7.6填敷與模板的運用7.7粗刮與模板的運用7.8車體初步對稱的製作7.9側窗框線的製作7.10前窗/車頂/後窗的製作7.11車身側圍的製作7.12發動機罩和行李廂頂面的製作7.13車身側圍造型的製作7.14車頭(尾)與側面的製作7.15前、後輪罩的製作7.16防擦條的製作7.17其他細節的製作與完善7.18整體對稱製作與校正第八章機車油泥模型8.1機車各部位名稱8.2關於機車模型8.3製作前的準備8.4模型骨架的製作8.5模型胎基的製作8.6填敷和模板的運用8.7粗刮中模板的運用8.8油箱的製作8.9側蓋及尾罩的製作8.10坐墊的製作8.11前後擋泥板的製作8.12前大燈的製作8.13轉向燈與尾燈的製作8.14儀表的製作8.15導流罩的製作8.16擋風板的製作8.17其他部件的製作8.18整體對稱校正第四部分提示與幫助一、10件應該隨時做的事1.按程式和方法製作2.保持製作環境的清潔3.收撿好自己的工具4.讓油泥模型處於涼快的環境中5.製作一些方便實用的模板6.做好模型的防塵工作7.經常審視設計方案8.隨時檢查面的平順9.及時修補缺陷10.戴上口罩與手套二、初學者常犯的10個錯誤1.列印的圖紙不符要求2.骨架露出來了3.烘箱裡有太多的油泥4.填敷的油泥太多了5.總是在修補油泥6.粗刮完成前就開始精刮7.用手檢查模型表面平順度8.刮制細節時總是出界9.過分光順是做無用功10.離開時容易忘記關烘箱電源三、10件禁忌的事1.隨意改變模型的基準尺寸2.混用不同特性的油泥3.把烘箱的溫度調得太高4.將回收的油泥隨意扔進烘箱5.只朝一個方向刮制油泥6.輕易在對稱做好前倒角7.用油泥製作工具刮其他材料8.製作工具上粘滿了油泥9.使用小尺寸刮刀修整大面10.將手按在做好的面上四、10種輕鬆愉快的情況1.具有條件良好的工作環境2.在標準的工作平台上製作3.擁有足夠充足的相同油泥4.用的是專用發泡泡沫做胎基5.配備齊全的優質製作工具6.有各種規格的專用膠帶7.回收機使你始終都像在使用新油泥8.在高手的指導下製作9.有專業的人幫助你做後期處理10.沒有比看到成果更高興的了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