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工程的介紹
生物質工程是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把可再生的農林生物質資源轉化成電能、運輸燃料、生物燃氣、固體燃料、生物塑膠、生物材料、藥物等各種產品的朝陽產業。在石化能源枯竭、環境危機嚴重、氣候變暖加劇的大形勢下,生物質工程是挽救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一劑良藥;尤其在油價攪動全球秩序的不安定時代,生物質能源更成為許多國家復甦和振興的希望。如今,生物質能源已經成為世界可再生能源的主導。
在我國,發展生物質能源是國家新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是促進農民增收、創造農村就業崗位、提高農業綜合效益、改善農民生活質量、破解“三農”問題的重要道路。
生物質工程領域重要人物
1.石元春?(1931—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我國著名土壤學家。1931年2月10日出生,湖北武漢人。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我國著名土壤學家。1949年畢業於武昌文華中學,當年考入清華大學農學院,後合併為北京農業大學。1953年畢業於該校農學系,1956年土壤農業化學系研究生畢業。曾於1985年擔任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1987—1995年任校長。 現為兩院院士,《中國農學通報》主編。和程式教授最早將國外的Biomass翻譯定為生物質。
為了完善生物質工程戰略,石元春院士專題考察調研了毛烏素、科爾沁、渾善達克、呼倫貝爾等四大沙地以及其它各種邊際性土地,為生物質資源探尋立足之地;主動結交在第一線艱苦奮鬥的生物質企業家,鼓勵和指導他們戰勝困難。為了推動生物質工程戰略的實施,石元春院士後發表了“開闢農業‘第三戰場’,種出一個綠色大慶”、“建立我國四大沙地碳匯林及生物質能源基地示範點”和“生物質能源主導論”等論著,篇篇氣勢恢宏、思想深邃、充滿睿智,讀來激動人心,這些文章都已經成為生物質領域從業者必讀的經典和指導手冊。
石元春出版相關的《決勝生物質》??
“《決勝生物質》既是石先生十年思想的集成,也是石先生‘80後’創新的首次發布”,王濤說,這本書是國內迄今為止最權威、最全面、最深刻也最生動的關於生物質工程的著作,全面地匯集了國內外相關的事實和資料,深入地分析了能源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詳細地比較了不同路線的優勢、缺點和可行性,並結合實際提出了中國未來的“綠色文明”之路。這必將在引領生物質產業更好發展、促進政府科學決策、推動我國的新能源、新農村、和現代農業建設等方面發揮深遠影響。
“我不是單就能源談能源”,發布會上,石元春院士還回答了新聞媒體的提問。他在《決勝生物質》一書中,則對生物質產業相關的十大關係一一進行了辨析,並得出結論:基於生物質產業發展的能源農業,原料非傳統、可再生,產品低碳、綠色,技術現代、市場無限。推動中國生物質產業的發展亟需各個方面的努力,石元春院士還特別呼籲,“我希望更多的中國科技界同仁,走與民營中小企業相結合的道路”。
黨委副書記張東軍主持發布會,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台、科技日報、科學時報、中國教育報、經濟日報、中國綠色時報等近20家新聞媒體參加了發布會;學校黨政辦公室、宣傳部、出版社、生物質研究中心負責人及相關學院的部分師生也參加了發布會。
閔恩澤,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催化劑之父,主要從事石油煉製催化劑製造技術領域研究,是我國煉油催化套用科學的奠基者。2008年1月8日,在2007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獲得2007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同年獲“2007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晚年主推生物質能源(生物柴油)替代石化原料。
專題研究組成立了,閔恩澤的夫人陸婉珍院士發現丈夫又開始經常半夜兩三點興奮不已,從床上爬起來走到寫字檯前長考疾書。在大量實驗和學術思考之上,閔恩澤領導的團隊成功開發了“近臨界醇解”生物柴油生產新工藝,在劣質和多種來源原料煉油的技術領域領先世界。該工藝於2008年在海南省建成工業示範裝置,並已投入生產,B-5生物柴油已在海南的加油站銷售。
微藻生物柴油成套技術的開發”,也是閔恩澤與中國石化總工程師曹湘洪院士、中科院副院長李靜海院士等業內專家詳細討論、幾經考察,根據中國農地、水資源寶貴,灘涂、鹽鹼地、沙漠地區面積較大的特點確定的。目前這個項目在進行小試研究,預計2015年進行戶外中試裝置研究,2020年建設工業示範裝置。可以說,生物質能源發展的每一步,都是閔恩澤根據國情和中國“後天與後後天的需求”精心設計的。
2010年,閔恩澤主持的諮詢項目《生物質煉油化工廠推動能源化工邁上碳水化合物新時代》向中科院提交了報告。閔恩澤親自撰寫了一章,對我國生物質能源,包括乙醇汽油、秸稈乙醇、微藻生物柴油及新一代生物質汽油的發展提出了建議,已是耄耋之年的閔恩澤充滿信心:“我們不僅要急起直追,而且要爭取技術領先權易於我手。在別人屁股後面跑,永遠超不過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