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拼音:shēng sǐ yǒu mìng,fu gui zai tian),出自《論語-顏淵》:“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舊時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常用作事勢所至,人力不可挽回之意。生命在自然災害面前固然脆弱,但人的生命也是堅強的,剛剛看海地地震一小女孩被埋15天,不是依舊活著,所以說生命亦堅強亦脆弱,道家的思想是消極無為,即人定不能勝天,但儒家強調的是積極入仕和人的主觀能動性,這句話若是按字表理解,就是要順應天命,但他明顯強調的不是這個意思。

基本信息

讀音

shēng sǐ yǒu mìng,fù guì zài tiān

釋義

我們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生死富貴,只能盡力而為。從玄秘的角度說,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調節著我們的世界,世事難預料;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是順其自然的平和心態。有時你拼了命也未必能得到,有時你都沒怎么動就得到了,隨遇而安,享受生命,生死有命 : 迷信指人的死活由天命決定,不可抗拒。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是很真實的一句話。與生活態度的關係並不大。

孔夫子對顏淵不幸的人生際遇的悲鳴:一個人還處在壯年,卻因為生活艱難早早離開人世,以其才華和品德本應該富貴卻一生貧困,這是顏淵(命)的不幸,也是時代(天)的不幸啊。這是一種惋惜,也是對社會現實的不滿,也是對當局(天)的質問。

出處

《論語-顏淵》:“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杞人憂天是因為杞人每天因為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在擔心,古代的讀書人不都是這樣想的,古代是以神權來維護皇權,所以大家都很迷信,但是魏晉南北朝時候,那時的士人因為社會的動盪和佛教的傳入,所以大多看淡生死,你有沒學過一篇《蘭亭集序》裡面就有這種思想,你也可以去看看曹植的詩和作品,大多直面生死,所以說古人並非懼怕生死,他們直面生死,但是他們害怕在有限的時間裡未能使自己的生活過的飽滿。生命在自然災害面前固然脆弱,但人的生命也是堅強的,剛剛看海地地震一小女孩被埋15天,不是依舊活著,所以說生命亦堅強亦脆弱,道家的思想是消極無為,即人定不能勝天,但儒家強調的是積極入仕和人的主觀能動性,這句話若是按字表理解,就是要順應天命,但他明顯強調的不是這個意思。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看完這個你該明白,子夏是在開導司馬牛,所以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但是強調的是後半句,現代人喜歡段章取義,一個句子有重點,而前半句純粹是為了開導,就像你一個朋友丟錢包了,很傷心,你就說,別傷心了,這都是命中注定的啊,好的不去新的不來。不是說,生死富貴就是由天定的,人力改變不了。

示例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五回:“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強的。”

墨子與“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墨子曾提出“非命”一說,他反對儒家所說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認為這種說法“繁飾有命以叫眾愚朴之人”墨子看到這種思想對人的創造力的消磨與損傷,所以提出非命。

小貝紋身: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小貝紋身: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悲觀的世界觀,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1 佛在經上常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尤其我們處在現前社會,諸位看看這些新聞,正是佛經上所講的,濁惡到了極處。

2 我們今天修學,應當把自己身家性命置之於度外,在這個時代裡頭,隨時可以死,隨處可以死,所以要把生死置之於度外。

3 現在世間的災難太多太多,人可以說是無緣無故,一堆一堆地死去。我們要徹底放下,以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來奉行佛陀的教誨。

4 我們知道,生命是相續不斷,這個身舍掉有好去處。我們換一個更好的境界來修學,成就自己的智慧、德能,這個觀念就正確。

5 貪戀這個身體,貪戀自己生活的環境,決定輪迴。輪迴心還是造輪迴業,與佛法的修學不相干,這些事總得要明了。

6 佛法難聞,機緣很難得,一定要掌握住!既然來到這個世間,一定要把握短促的時間,好好地修行,把我們的心修成純淨純善。純淨純善,無始劫的業障都消除,你的智慧福德自然就現前。

7 中國諺語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個話乍聽起來,好像人生過得太消極,沒有一絲毫進取的精神,但是這兩句話是至理名言,它有道理。

8 “生死有命”,真正懂得因果報應的道理,貪生怕死的念頭自然就消除;“富貴在天”,不追求富貴,念念為社會,念念為眾生,業障消,智慧長,天災人禍自然就消除。

-----淨空法師《輕鬆學佛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