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歷史與恐龍時代

生命的歷史與恐龍時代

《生命的歷史與恐龍時代》是本科普讀物,主要介紹了有關恐龍的知識,此外,還介紹了恐龍以前的世界,以及恐龍滅絕以後的世界。全書內容共分8個部分,每個部分都附有【小知識】以增加更多與恐龍有關聯的知識。《生命的歷史與恐龍時代》適合廣大普通讀者閱讀。

內容簡介

《生命的歷史與恐龍時代》由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引言
恐龍以前的世界
1.從宇宙大爆炸到生命起源
【小細識】地球上都有哪些岩石
【小知識】脊稚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區別
2.古無脊椎動物大發展
【小知識】後口動物和原口動物
3.埃迪卡拉動物群
4.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5.轟動世界的澄江動物群
6.活化石——舌形貝
7.最古老的節肢動物
8.三葉蟲
9.最古老的脊索動物
10.甕安動物群
11.脊椎動物的演化
12.蕨類植物的大發展
13.身披重甲的甲冑魚
14.頜的出現
15.偶鰭的出現
16.最早出現上下頜的動物——棘魚和盾皮魚
【小細識】量演律
17.真正的魚類——軟骨魚和硬骨魚
18.矛尾魚
19.陸生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總鰭魚
20.脊椎動物的登入先驅——兩棲動物
21.爬行動物才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
【小細識】脊椎的分化
22二疊紀末期生物大滅絕
23.爬行動物比兩棲動物更先進
恐龍——中生代的霸主
1.世界上最早發現的恐龍化石
2.恐龍的起源
3為什麼說恐龍是爬行動物
4.恐龍與其他爬行動物的區別
5.恐龍是怎樣登上霸主寶座的
6.恐龍的分類
7.恐龍到底有多大
8.生活在三疊紀時期的恐龍明星
9.生活在侏羅紀時期的恐龍明星
10.生活在白堊紀時期的恐龍明星
11.轟動世界的雷龍換頭術
12.恐龍滅絕
中國恐龍
1.恐龍的足跡遍布神州大地
2.中國恐龍的特點
3.中國恐龍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
4.啟貢恐龍博物館
5.恐龍之鄉——四川盆地
6.新疆的恐龍
7.形形色色的恐龍蛋
8.探索恐龍秘密的線索——恐龍足跡
9內蒙古的恐龍及其足跡
【小細識】為什麼肉食性恐龍的足跡遠遠多於植食性恐龍的足跡
10.山東的恐龍
11.遼寧朝陽的恐龍足跡
長羽毛恐龍和鳥類起源
1.中華龍鳥
【小知識】袤皮衍生牛磣
2.原始祖鳥
3.尾羽龍
4.北票龍
5.中國鳥龍
6.趙氏小盜龍
【小細識】轟動世界的“帶毛恐龍造假”事件
7.四個翅膀的恐龍
8.鳥類是恐龍的後代嗎
9.始祖鳥
10.原始熱河鳥
11.三塔中國鳥
12.遼西發現的其他鳥化石
恐龍時代的其他動植物
1.恐龍時代的無脊椎動物
【小知識】珊瑚的分糞
2.恐龍時代的海生爬行動物
3.恐龍時代的天空
4.似哺乳爬行動物的發展
5.為什麼哺乳動物在中生代沒有繁盛起來
6.早期哺乳動物
7.遼西地區哺乳動物化石的驚人發現
8.第一朵花
9.茂密的矽化木森林
恐龍之謎
1.有的恐龍個體為什麼那么大
2.恐龍聰明嗎
3.有兩個腦子的恐龍嗎
4.恐龍是群居的還是獨居的
5.恐龍會游泳嗎
6.隱藏在牙齒中的秘密
7.恐龍的叫聲有多大
8.食植物的恐龍身上有哪些防禦措施
9.食肉的恐龍有哪些進攻武器
10.有的恐龍為什麼吃石頭
恐龍滅絕原因的探討
1.哺乳動物的興起造成恐龍的滅絕
2.美麗的花朵毒死了恐龍
3.新星或者超新星爆發
4.恐龍蛋殼變厚
5.關於恐龍蛋不孵化的假說
6.恐龍不是一下子滅絕的
7.大陸地漂移使氣候變冷
8.恐龍死於自己排泄的氣體
9.彗星撞擊學說
10.火山噴發假說
11.海底火山大規模噴發
12.小行星撞擊
【小細識】白堊紀末期滅絕的生牛旁種樊
13.太陽伴星假說
14.食物中毒說
恐龍絕滅以後的世界
1.哺乳動物和被子植物時代——新生代
2.生活在寒冷地區的大象——猛獁象
3.象類的演化
4.黃河象
5.馬的演化
6.三趾馬
7.偶蹄類的發展
8.食肉類的進化
9.劍齒虎
10.從占猿到人
【小細識】新石器和舊石器
11.人類時代——第四紀
12.第四紀冰川和人類的發展
感謝

文摘

恐龍以前的世界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恐龍已經是很早很早以前的動物了,但是,用整個地球歷史的眼光來看,生命發展到恐龍時期已經進入很高級的階段了,恐龍離我們很近。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1.6 億年的時間,而我們人類到現在最多只有400萬年的時間。如果把地球的歷史比做1天,現在是午夜24點,地球在凌晨0點0分0秒形成。那么,最早的生命出現在早上5點44分左右,恐龍出現在22點48分,滅絕的時間是23點39分,而人類的出現時問是23點58分,北京猿人則出現在23點59分50秒。看!恐龍只是20多分鐘以前的事情。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51分鐘,而我們人類到現在只生存了1分多鐘,如果從北京猿人開始,只有10秒鐘的時間(圖1—1)!
1.從字畝大爆炸到生命起源
親愛的讀者,你知道“紅移”現象嗎?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公路或者鐵路邊上,當鳴著笛的汽車或者火車從你身邊疾馳而過的時候,你所聽到的笛聲是變調的。當汽車或者火車向著你駛來的時候,笛聲是越來越尖銳,而遠去時候的聲音越來越粗。實際上,車向你駛來的時候,你所聽到笛聲的波長是在變短,當車遠去的時候,這個波長就越來越長,所以聽到的聲音就越來越粗。這就是著名的都卜勒效應:當波源和觀察者有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接收到的波頻會改變。當我們觀察天空的時候,如果星星向我們地球的方向飛過來,我們會觀察到這顆星星光波的波長會越來越短;而當星星遠去的時候,我們看到它的光波的波長就越來越長。在可見光中,光波是按照紅、橙、黃、綠、青、藍、紫的順序越來越短的,而如果看到光波越來越長的現象,光的顏色就向紅色方向移動,這就是“紅移”現象。當然,如果光波越來越短,就形成了“紫移”。
科學家在觀察天空的時候,發現除了太陽以外的所有恆星都有“紅移”現象。這說明所有的恆星都在遠離我們而去,整個宇宙在膨脹。根據科學家計算,整個宇宙是在150億年以前開始膨脹的。
科學研究告訴我們,宇宙是在150億年以前從一個很小的原點開始膨脹的。一開始,形成了一個個溫度極高、密度極大的由最基本粒子組成的“原始火球”。這個火球迅速膨脹,它的演化過程好像一次巨大的爆發(圖1—2)。由於迅速膨脹,宇宙密度和溫度不斷降低,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一些化學元素(原子核),然後形成由原子、分子構成的氣體物質。氣體物質又逐漸凝聚成星雲,最後從星雲中逐漸產生各種天體,成為現在的宇宙。
宇宙大爆炸後,宇宙一直向外膨脹,分散的物質逐漸形成了許多星系,其中包括銀河系。太陽系就是從中瓦解出來的一個小雲團,在46億年以前逐漸形成行星以及一些衛星(圖1—3)。
我們的地球就是其中一顆美麗的星球(圖1—4)。
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從宇宙空間看地球,她是一個美麗的藍色星球,表面70%多的面積被水所覆蓋,其中太平洋占整個水面積的一半以上。地球上陸地的面積不到30%。
地球形成初期,曾經遭受了大量的隕石撞擊。地表上還沒有大陸和海洋的劃分,到處是熾熱的岩漿,這些岩漿一直處於不斷的翻滾之中。岩漿中所包含的氣體大量湧向空中。當時從岩漿中噴湧出來的氣體中是沒有氧氣的。在岩漿翻滾過程中,岩漿中質量大的物質向地下聚集,形成地核。質量小的物質湧向外部,形成原始的地幔。隨著溫度的下降,地球表面的岩漿活動不那么劇烈了,再後來表面就凝固了,形成原始的地殼(圖1—5)。在從岩漿中噴出的氣體中有許多水蒸氣,隨著溫度的下降,這些水蒸氣冷凝形成水並降回到地面上,形成最原始的海洋(最近又有新的理論認為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不是從岩漿中噴發出來的,而是在地球形成以後來自於宇宙空問,這個理論仍然在討論中)。除了水蒸氣以外,岩漿中還噴發出來其他氣體,如氫、氦、二氧化碳、硫化氫、氮、氨氣、一氧化碳等。這些氣體組成了原始的大氣,原始大氣和現在的大氣的明顯區別就是當時空氣中沒有供生物呼吸的氧氣,所以那時就不會有生命。
地球在整個46億年的演化歷史期間,共經歷了4個大的階段。按照順序分別是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顯生宙。每個宙又根據其中的生物和地質特徵劃分成幾個代(如中生代),代裡面再分成紀(如侏羅紀、白堊紀等),紀裡面分世,世裡面分期(圖1—6)。
地球表面的岩漿逐漸冷凝形成原始的地殼,但是地殼並不是一下子就形成完整的一層包裹在地球表面的,而是從一個點開始逐漸固結的。最早固結的這些點叫做陸核。從地球誕生開始到最早的陸核形成的這個階段,是地球發展歷史中的第一個宙,叫做冥古宙。在這個階段沒有形成任何岩石,沒有任何可供研究的材料留給我們,當然就更沒有化石。所以對冥古宙沒有進一步的劃分。目前關於地球年齡的結論和冥古宙的歷史是科學家們根據對月球等其他太陽系天體的研究而推測出來的。但是,在國際地層委員會發布的2006年版《地質年代表》里並沒有正式採納冥古宙這個詞。
從最早的陸核出現開始,地球進入第二個宙,叫做太古宙。這期間形成的岩石記錄了它們形成的年代。最早的陸核形成,也就是形成了最早的岩石。到目前為止,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的岩石的年齡是40億年(圖1—7)。我國最古老的岩石是38億年的岩石,產自遼寧省鞍山市市郊。
現在地殼包裹著整個地球,即使海洋下也有地殼,叫做洋殼。在地殼中有許多裂縫,地下的岩漿從裂縫中湧出,常常造成火山噴發和地震。這些裂縫就是板塊的邊界。地殼平均厚度為17公里。陸地的地殼要比海洋的地殼厚一些,陸地最厚的地殼在喜馬拉雅山地區,厚度達100多公里(圖1—8)。
在地質歷史中,地球表面的大陸一直在不停地移動著,海洋的形狀在不斷地變化著。就在地球不斷變化的過程中,最早的生命在35億年以前出現在地球的海洋中,當時的地質歷史屬於太古宙。經過漫長的演化,現在,無論是海洋里還是陸地上,到處充滿了生機。我們人類就是這生命35億年進化的結晶(圖1—9)。
但是最早的生命是怎么來的呢?有許多種說法。
在科學不發達的年代裡,人們說生命是上帝創造的,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到了科學發達的今天,大家都不會相信了。
還有的科學家認為宇宙中到處存在著“生命孢子”,受恆星的輻射而四處飄蕩,落在哪個適合生命發展的星球上就在哪裡產生生命。但是這個假說一直沒找到證據,而逐漸被人們遺忘了。
最有證據的說法就是:生命在地球上自生起源的。
從早期火山中噴發出大量氣體,如氮氣、甲烷、氨氣、氫氣、二氧化碳、水蒸氣等。這些物質在火山、閃電和太陽紫外線的能量作用下,逐漸聚合成了大分子的化合物,在某次聚合中,形成了一個核酸分子。這個核酸分子能夠自我複製,並攜帶著母體核酸的密碼,還能自己獲取營養。這就是第一個生命(圖1—10)。
1953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生米勒在一個密閉的玻璃裝置中,用甲烷、氨氣和氫氣模擬原始大氣,用一些水模擬原始海洋,並通過小電極放電模擬原始的氣候。米勒利用這些裝置再現了原始地球的景象。經過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水中產生了淡紅色的黏性物質,其中富含胺基酸!這些胺基酸就是原始大氣中的成分在原始地球能源的作用下產生的,胺基酸是生命的基礎。這就是著名的米勒實驗。後來的實驗還證明了,在原始地球上這些胺基酸又繼續聚合成更大的長分子鏈。我們中國也曾經在實驗室內成功地合成過胰島素,從而用實驗證明了生命在地球上自行產生的可能性。

序言

你看過電影《侏羅紀公園》吧?你一定為電影中栩栩如生的恐龍形象和生態景觀而驚嘆。確實,電影《侏羅紀公園》轟動了全世界,也再一次掀起了全世界範圍的恐龍熱。但是在電影《侏羅紀公園》中有一些科學錯誤,你知道嗎?電影中有許多恐龍都是白堊紀的,它們卻生活在侏羅紀公園裡!用我們中國的一句成語就叫做:張冠李戴。但是沒有人去追究,實在是因為這部電影把恐龍復原得太逼真了,這部電影在藝術上的巨大成就征服了全世界。這部電影確確實實引起了人們對恐龍的興趣,引起了人們對科學的興趣。相信翻開本書的讀者也一定對恐龍感興趣。
恐龍是人們十分熟悉而又陌生的動物。說熟悉,是因為恐龍的名字已經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許多人,特別是青少年朋友,都能說出很多恐龍的名字。說陌生,是因為誰也沒有見過活著的恐龍,因為恐龍生存的年代,還沒有我們人類。儘管人們在電視上、書本上看到了許多恐龍的形象,但那畢竟是科學家和藝術家根據恐龍的骨骼憑想像而“創作”出來的形象。
從上個世紀到現在,中國科學家連續在世界頂級科學雜誌《科學》和《自然》上發表科學論文,報導在中國發現的一系列“帶毛的恐龍”,把恐龍向鳥類演化的進化線描述得越來越清晰。這些發現和研究成果引起了全世界的矚目,改變了許多關於恐龍的傳統觀念,甚至認為恐龍還沒有滅絕!這些新發現給了恐龍許多新的形態,同時也再一次在全世界的範圍內掀起了“恐龍熱”。那么,恐龍是怎么來的呢?它們為什麼能夠在地球上生存那么長的時間呢?如此成功的動物又是怎么消失了呢?恐龍時代的前前後後又是什麼樣的呢?
讓我們去探索生命的歷史及恐龍世界的奧秘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