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45畝(其中:田396畝,地249畝),人均耕地0.58畝,主要種植水稻、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116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39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3畝,主要種植桿桔甘蔗、葡萄、柿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畝,其中養殖面積0.5畝;荒山荒地396畝,其他面積2842畝。有頁岩等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電通、電視通、電話通,無路燈。有5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252戶通電,有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1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8.82%、3.53%和82.3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1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9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83.92%和77.65%)。
該村到鄉不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8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機車1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8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建有小水窖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63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42畝,有效灌溉率為37.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4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2畝。
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3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7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6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7.3萬元,占總收入的25.01%;畜牧業收入85.5萬元,占總收入的31.7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59頭,肉牛2頭);漁業收入0.7萬元,占總收入的0.26%;林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0.44%;第二、三產業收入55萬元,占總收入的20.44%;工資性收入43.5萬元,占總收入的16.17%。農民人均純收入1314元,農民總收入以種植、養殖、務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9.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數226人(占勞動力的26.8%),在省內務工15人,省外務工21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 主要銷售往縣內。2007年水稻、生豬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2.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0.66%。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牛、籽豬、優質稻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255戶,鄉村人口1325人,其中男性666人,女性659人。其中農業人口1107人,勞動力84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1325人。
到2007年底,全村享受低保35人,參加養老保險3人,五保戶1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鄉衛生院4公里。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1戶,占農戶總數的0.39%。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村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鄉中學。該地距離國小校1.5公里,距離中學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66人,其中小學生79人,中學生87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人畜飲水不便,學生上課沒有一個穩定、安全的場所。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新修供水管道,解決人畜飲水困難。修建茅壩國小,解決孩子的上學問題。大力發展烏骨雞、稻穀、生豬和竹子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