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拼音題名:huan jing jian ce jiao cheng
書號:ISBN978-7-5623-2798-1
責任者:劉綺,潘偉斌主編
出版者: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出版地:廣州
出版時間:2008
中圖分類號:X83
圖書附錄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21世紀高等學校環境工程類系列教材
圖書摘要
本書闡述了環境監測中使用的現代分析測試方法和儀器設備的原理與技術,同時也介紹了水和廢水監測、空氣和廢氣監測、固體廢棄物監測、土壤污染監測等內容。
圖書目錄
章節目錄: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環境監測的目的、內容與類型
一 環境監測的目的
二 環境監測的內容
三 環境監測的類型
第二節 環境監測的發展、特點和監測技術概述
一 環境監測的發展
二 環境監測對象的特點
三 環境監測的分析技術概述
四 環境優先污染物和優先監測
五 持久性、生物可累積有毒污染物
第三節 環境標準簡述
一 環境標準的分類和分級
二 未列入標準的物質最高允許濃度的估算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二章 環境監測中常用的幾種儀器分析法
第一節 分子吸收光譜分析
一 分光光度法的工作原理
二 分光光度計
第二節 原子吸收光譜法
一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二 原子吸收法儀器的分類、結構和部件
三 aas實驗技術
第三節 氣相色譜分析法
一 氣相色譜儀及流程
二 套用範圍與限制
三 氣相色譜在環境監測中的套用
第四節 高效液相色譜分析
一 概述
二 液相色譜儀
三 高效液相色譜法在環境監測中的套用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三章 水和廢水監測
第一節 水質監測方案的制定
一 地表水監測方案的制定
二 地下水水質監測方案的制定
三 水污染源監測方案的制定
四 給水管網中水質的監測
五 流量監測
第二節 水質監測項目與分析方法
一 水質監測項目
二 分析方法的選擇
第三節 水樣的採集和保存
一 水樣的採集
二 樣品的運輸、保存和採樣記錄
三 水樣的類型
第四節 水樣的預處理
一 水樣的消解
二 富集與分離
第五節 水的感觀物理性質檢驗
一 溫度
二 臭與味
三 顏色
四 殘渣
五 電導率
六 礦化度
七 濁度
八 水的硬度
九 活性污泥中的固體相關指標
第六節 會屬污染物的測定
一 金屬污染物的危害
二 金屬污染物的測定方法概述
三 汞的測定
四 砷的測定
五 鎘的測定
六 鉛的測定
七 鉻的測定
八 銅的測定
九 鋅的測定
十 鎳的測定
十一 其他金屬化合物的測定
第七節 非金屬無機污染物的測定
一 非金屬無機污染物的危害
二 非金屬無機污染物的測定
第八節 有機污染物的測定
一 化學需氧量(cod)
二 生化需氧量(bod)
三 總有機碳
四 總需氧量
五 有機物綜合測試方法比較
六 礦物油的測定
七 酚的測定
第九節 底質監測
一 採樣點的布設
二 底質柱狀樣品採集
三 採樣時間和頻次
四 測定與計算
第十節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觀測
一 原生動物
二 衍生動物
三 真菌
四 藻類
實驗一 廢水中生化需氧量的測定
實驗二 廢水中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實驗三 納氏試劑比色法對氨氮的測定
實驗四 鄰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測定鐵的條件的研究
實驗五 水中鉻的測定
思考題與習題
第四章 空氣和廢氣監測
第一節 大氣污染概述
一 大氣污染及污染物的存在狀態
二 大氣污染物的來源及危害
三 大氣污染物的時空分布特點
第二節 大氣監測項目與污染物濃度表示方法
一 大氣監測的目的和作用
二 監測項目
三 大氣監測中常用的定義術語
四 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表示方法
第三節 大氣污染監測方案的制定
一 調研及資料收集
二 監測點位的布設
第四節 採樣方法和採樣儀器
一 採樣方法及原理
二 空氣採樣系統
三 採樣效率
第五節 氣態和蒸氣態污染物質的測定
一 二氧化硫的測定
二 氮氧化物的測定
三 一氧化碳的測定
四 硫酸鹽化速率的測定
五 光化學氧化劑和臭氧的測定
六 空氣中總烴的測定
七 汞的測定
第六節 顆粒物的測定
一 降塵量的測定
二 總懸浮顆粒的測定
三 可吸入顆粒物(飄塵)的測定
第七節 降水監測
一 採樣方法
二 水樣的保存
三 降水組分的測定
第八節 固定污染源監測
一 監測目的和要求
二 採樣位置與採樣點
三 基本狀態參數的測量
第九節 流動污染源之一――汽車尾氣監測
一 汽車排氣中氣態污染物含量的測定
二 柴油機汽車煙度的測定
實驗六 空氣中一氧化碳的測定――非色散紅外吸收法
實驗七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環境樣品中的多環芳烴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五章 固體廢棄物與土壤污染監測
第一節 固體廢棄物監測
一 固體廢棄物的來源與分類
二 有毒有害固體廢棄物
三 固體廢棄物樣品的採集、製備和保存
四 固體廢棄物監測
第二節 土壤污染監測
一 土壤污染源
二 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
三 土壤污染的特點和類型
四 土壤污染對環境的危害
五 土壤污染監測項目
六 土壤背景值
七 土壤標準
八 土壤樣品的採集
九 土壤樣品的前處理與保存
十 土壤樣品測定試液的製備
十一 土壤監測實例
實驗八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土壤和茶葉樣品中銅和鋅的含量
實驗九 土壤中微量砷的測定――agddc光度法
思考題與習題
第六章 生態監測
第一節 概述
一 生態監測的概念
二 生態監測的對象
三 生態監測的內容、目的和類型
四 生態監測的發展
第二節 生態監測的指標體系
第三節 生態監測方案
一 明確監測對象和目的
二 監測指標體系的確定
三 確定監測場地
四 監測方法
五 監測時段與頻率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七章 其他污染監測
第一節 噪聲監測
一 噪聲的來源
二 噪聲的特點與危害
三 噪聲的產生與傳播
四 基本概念
五 多聲壓級的合成――噪聲的相加
六 噪聲的相減
七 噪聲頻譜及分析
八 噪聲測量儀器
九 等效連續聲級、噪聲污染級
十 噪聲測量技術
第二節 放射性污染監測
一 放射性基本知識
二 放射性核素的分布與危害
三 放射性監測方法
四 監測儀器
五 水中放射性監測
六 大氣放射性監測
七 土壤中總α、β放射性活度測定
思考題與習題
第八章 環境監測質量保證
第一節 環境監測質量保證概述
第二節 監測實驗室質量保證
一 規模裝備和管理
二 實驗用水
三 試劑
四 實驗室用氣
五 實驗室的環境條件
六 基本概念
七 分析方法的選擇
八 質量控制圖
第三節 分析數據的處理與結果表達
一 有效數字及數字修約規則
二 離群數據的統計檢驗
三 直線相關和回歸
第四節 實驗室間質量控制
一 實驗室質量考核
二 實驗室誤差測驗――雙樣法
第五節 環境標準參考物質
一 環境標準參考物質的特性
二 環境標準參考物質的作用
三 環境標準參考物質的製備
思考題與習題
第九章 環境監測的新進展
第一節 自動監測概述
一 自動監測技術分類
二 自動監測系統的主要結構
第二節 大氣污染連續自動監測系統
一 大氣採樣系統
二 大氣自動監測儀器
第三節 水污染連續自動監測
一 水污染連續自動監測系統
二 水質連續自動監測的儀器
三 清洗裝置
四 水污染流動監測站――水質監測車(船)
第四節 攜帶型現場監測儀器
第五節 關於“3s”技術
一 3s技術
二 感應遙測
三 激發遙測
思考題與習題
附錄
附錄1 國產環境標準樣品目錄
附錄2 環境空氣品質標準
附錄3 常用名詞的縮寫及中英文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