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前 言
《環境工程學基礎》一書是為高等學校環境類專業本科生作為教材而編寫的,它對環境工程專業的基本專業內容和知識進行了較全面地闡述。考慮到學校會對本書中所介紹的內容分別開設專門的課程,所以本書在編寫上只注重了知識面和基本原理的介紹。
環境工程學是一門以工程科學知識和方法為基礎的新興技術性學科,也是一門交叉性的工程科學學科。特別是進入20世紀以來,隨著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的突出,幾乎所有學科的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都開始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術,在各自的專業領域,研究和解決與環境保護有關的問題,從而為環境工程學這門學科積累了廣博豐富的內容;同時也出現了人們從多角度、多觀點對環境工程學的認識或解釋。受師資等條件的限制,這些知識內容在我國不同大學的環境工程專業教學和科研中有不同程度的側重,有些知識點甚至被刪減。因此,對於一名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的本科生來說,往往由於所在學校的不同而在專業知識方面形成一定的差異。為了克服這一點,我們編寫了這本《環境工程學基礎》。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不少相關領域的著作及文獻資料,在此向有關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謝!
此外,本書也可以作為"環境工程學概論"課的教材供非環境類專業的學生使用,也可供從事環境工程方面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
全書由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張振家主編、南京工程學院張虹任副主編、天津大學教授林榮忱先生任主審。南京工程學院薛雲波同志參加了第18~24章的編寫,王臻同志參加了第26~33章的編寫,彭翱宇同學參加了部分插圖的繪製,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謝。
因編寫人員水平所限,本書錯誤和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師生批評指正。
編 者
2006年1月於上海
圖書目錄
第一篇 環境工程學概述
1 緒論2
1.1 概述2
1.1.1 環境2
1.1.2 環境問題和環境保護3
1.1.3 環境工程學6
1.2 可持續發展與環境8
1.2.1 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由來8
1.2.2 可持續發展定義和基本思想10
1.2.3 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12
1.2.4 可持續發展戰略14
第二篇 水污染控制技術
2 概述18
2.1 水體污染18
2.2 水質指標19
2.3 水質標準19
2.3.1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19
2.3.2 《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19
2.4 水污染控制方法20
2.4.1 物理控制法20
2.4.2 化學控制法20
2.4.3 物理化學控制法20
2.4.4 生化控制法20
3 物理處理法22
3.1 格柵22
3.2 沉澱法22
3.2.1 沉澱原理23
3.2.2 沉澱池的構造及分類23
3.3 濾池25
3.3.1 濾池的構造及其工作原理25
3.3.2 常見濾池26
4 化學處理法28
4.1 中和28
4.1.1 概述28
4.1.2 藥劑中和法28
4.2 氧化/還原法29
4.2.1 空氣氧化29
4.2.2 濕式氧化30
4.2.3 二氧化氯氧化法31
4.2.4 高級氧化技術32
4.3 化學沉澱法35
5 物化處理法37
5.1 混凝37
5.1.1 混凝原理37
5.1.2 混凝劑38
5.1.3 助凝劑39
5.2 氣浮39
5.2.1 基本原理40
5.2.2 氣浮工藝40
5.3 吸附41
5.3.1 吸附機理41
5.3.2 吸附劑及其再生41
5.3.3 吸附操作與套用41
5.4 離子交換42
5.4.1 離子交換劑43
5.4.2 離子交換工藝過程43
6 生物處理法44
6.1 概論44
6.1.1 原理d4
6.1.2 分類45
6.2 活性污泥法45
6.2.1 概述45
6.2.2 活性污泥法的技術參數46
6.2.3 傳統活性污泥法47
6.2.4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48
6.2.5 氧化溝法48
6.3 生物膜法50
6.3.1 概述50
6.3.2 基本原理50
6.3.3 生物接觸氧化法51
6.4 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工藝52
6.4.1 分類與特點52
6.4.2 膜-生物反應器中適用的膜材料與膜組件53
6.4.3 膜污染的概念和成因54
6.4.4 膜生物反應器的套用54
6.5 厭氧生物處理55
6.5.1 處理機理55
6.5.2 第一代厭氧工藝57
6.5.3 第二代厭氧工藝58
6.5.4 第三代厭氧工藝59
6.6 自然生物處理60
6.6.1 生物塘處理系統60
6.6.2 土地處理系統64
7 污水深度處理技術69
7.1 污水脫氮工藝與技術69
7.1.1 生物硝化及反硝化過程及原理69
7.1.2 生物脫氮工藝71
7.2 污水除磷工藝與技術72
7.2.1 生物除磷過程與機理72
7.2.2 生物除磷的工藝流程72
7.3 同步脫氮除磷工藝73
7.3.1 同步脫氮除磷的A2/O工藝73
7.3.2 生物法與化學法結合的脫氮除磷工藝74
8 人工濕地處理技術76
8.1 概述76
8.2 人工濕地的類型77
8.2.1 自由水面濕地77
8.2.2 地下水流濕地77
8.2.3 滲濾濕地77
8.3 人工濕地去除污染物的機理79
9 污水回用技術80
9.1 概述80
9.2 污水回用處理技術80
9.3 污水回用對象及處理工藝81
9.3.1 城市污水淨化水回用對象81
9.3.2 污水回用中不同用途的水質要求82
第三篇 大氣污染控制技術
10 概述84
10.1 大氣及大氣污染84
10.1.1 大氣的組成84
10.1.2 大氣污染的定義84
10.1.3 大氣污染物及其發生源85
10.2 大氣環境標準和法規87
10.2.1 大氣環境標準87
10.2.2 法規89
10.3 大氣污染綜合防治90
10.3.1 大氣污染綜合防治的含義90
10.3.2 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措施97
10.4 大氣污染控制方法92
10.4.1 大氣污染控制的對象92
10.4.2 大氣污染控制的主要技術93
11 顆粒污染物控制95
11.1 除塵基礎概論95
11.1.1 粉塵的粒徑和粒徑分布95
11.1.2 粉塵的密度95
11.1.3 粉塵的安息角與滑動角95
11.1.4 粉塵的比表面積96
11.1.5 粉塵的含水率96
11.1.6 粉塵的潤濕性96
11.1.7 粉塵的荷電性和導電性96
11.1.8 粉塵的黏附性97
11.1.9 粉塵的自燃性和爆炸性97
11.2 除塵設備98
11.2.1 除塵裝置的性能指標98
11.2.2 機械式除塵器100
11.2.3 濕式除塵器103
11.2.4 過濾式除塵器105
12 氣態污染物控制109
12.1 吸收109
12.1.1 吸收原理109
12.1.2 吸收工藝111
12.1.3 吸收法的套用114
12.2 吸附114
12,2.1 吸附原理與吸附劑114
12.2.2 吸附裝置116
12.2.3 吸附法的套用119
13 酸雨污染防治121
13.1 酸雨的危害121
13.2 酸雨污染防治122
13.2.1 燃煤SO2和NOx排放控制對策122
13.2.2 燃煤前脫硫技術123
13.2.3 燃煤中脫硫技術125
13.2.4 燃煤後煙氣脫硫技術127
14 臭氧層破壞135
14.1 臭氧層135
14.1.1 臭氧層及其變薄問題135
14.1.2 南極臭氧空洞的成因135
14.2 臭氧層的破壞機理136
14.2.1 平流層臭氧形成及破壞機理136
14.2.2 消耗臭氧層的物質137
14.3 臭氧層破壞的危害139
14.3.1 臭氧層破壞對大氣結構的改變139
14.3.2 臭氧層破壞對人體健康的危害139
14.3.3 臭氧層破壞對動植物的危害139
14.3.4 臭氧層破壞對空氣品質和建築材料的影響140
14.4 保護臭氧層的措施140
14.4.1 制定國際公約140
14.4.2 淘汰和控制損耗臭氧層物質141
14.4.3 研製和開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替代品141
15 溫室效應143
15.1 溫室效應概念143
15.1.1 溫室效應機理143
15.1.2 溫室效應氣體144
15.2 溫室效應作用146
15.2.1 氣候變暖(climate warming)146
15.2.2 海平面上升(sea levelrising)146
15.2.3 水分平衡變化(change in hydrologicbalance)146
15.2.4 生態影響(ecologic impact)146
15.2.5 影響熱帶氣旋(tropical cyclone impact)147
15.2.6 農業的變化(change in aqriculture)147
15.2.7 影響人類生存的其他問題147
15.3 溫室效應控制148
15.3.1 改變能源結構149
15.3.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49
15.3,3 節約能源149
15.3.4 原子能利用150
15.3.5 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150
15.3.6 增加綠色植物,防止亂砍濫伐151
15.3.7 CO2的分離回收、儲存和利用151
15.3.8 溫室效應控制的其他對策152
16 汽車尾氣污染與防治153
16.1 概述153
16.1.1 汽車尾氣的危害153
16.1.2 汽車排放法規156
16.2 控制汽車排氣污染的主要措施156
16.2.1 汽車排氣的機內淨化156
16.2.2 汽車排氣的機外淨化方法158
16.2.3 改變燃料組分159
17 室內空氣污染與控制163
17.1 室內空氣污染物163
17.2 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165
17.3 室內空氣污染淨化方法166
17.3.1 源控制166
17.3.2 通風168
17.3.3 空氣淨化168
第四篇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技術
18 概述174
18.1 固體廢物174
18.1.1 固體廢物的定義及範疇174
18.1.2 固體廢物的特點和特徵174
18.1.3 固體廢物的分類175
18.2 固體廢物的危害176
18.2.1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途徑176
18.2.2 固體廢物對環境的影響177
18.3 固體廢物的處理原則178
18.3.1 固體廢物的無害化處理179
18.3.2 固體廢物的減量化處理179
18.3.3 固體廢物的資源化處理179
18.4 固體廢物的處理技術180
18.5 固體廢物的管理181
18.5.1 固體廢物管理制度181
18.5.2 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182
19 固體廢物的預處理技術183
19.1 壓實183
19.2 破碎184
19.3 分選186
19.4 脫水和乾燥188
19.4.1 概述188
19.4.2 濃縮189
19.4.3 脫水191
20 固體廢物的資源化處理技術194
20.1 熱化學處理195
20.1.1 熱解技術195
20.1.2 焚燒技術196
20.1.3 氣化(熔融)技術197
20.2 生物處理198
20.2.1 好氧生物處理技術199
20,2.2 厭氧發酵技術202
21 固體廢物的最終處置技術206
21.1 海洋處置206
21.1.1 海洋傾倒206
21.1.2 遠洋焚燒207
21.2 陸地處置207
21.2.1 土地耕作處置207
21.2.2 工程庫貯存208
21.2.3 土地填埋處置209
21.2.4 淺地層埋藏213
21.2.5 深井灌注213
22 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215
22.1 收集與運輸215
22.1.1 收集、搬運與貯存215
22.1.2 清除216
22.1.3 轉運217
22.2 資源化處理218
22.2.1 資源化途徑218
22.2.2 資源化技術框架218
22,3 其他無害化處理219
23 工業固體廢物的處理與處置221
23.1 收集與運輸221
23.2 處理及資源再生技術222
23.2.1 煤矸石的綜合利用222
23.2.2 粉煤灰的綜合利用222
23.2.3 冶金工業廢渣的綜合利用223
23.2.4 化工廢渣的綜合利用224
23.3 最終處置225
24 特殊管理廢棄物的處理228
24.1 特殊管理廢棄物的管理228
24.2 危險固體廢物的無害化處理230
第五篇 物理性污染及防治
25 噪聲污染控制技術234
25.1 噪聲及其危害234
25.1.1 噪聲234
25.1.2 環境噪聲的來源234
25.1.3 噪聲污染的危害235
25.2 噪聲的度量與標準235
25.2.1 噪聲的客觀量度236
25.2.2 噪聲的主觀評價237
25.2.3 城市公共噪聲的評價量238
25.2.4 噪聲標準239
25.3 噪聲控制方法239
25.3.1 噪聲源的控制240
25.3.2 傳播途徑的控制240
25.3.3 接受點防護240
25.4 消聲241
25.4.1 消聲機理241
25.4.2 消聲裝置242
25.5 隔聲244
25.5.1 隔聲原理244
25.5.2 隔聲裝置244
25.6 吸聲245
25.6.1 吸聲原理245
25.6.2 吸聲材料247
26 振動的污染與防治249
26.1 振動污染249
26.1.1 振動源249
26.1.2 振動危害和對環境的污染249
26.1.3 振動標準250
26.2 振動控制技術251
26.2.1 隔振251
26.2.2 阻尼減振254
26.3 振動主動控制技術255
27 電磁輻射污染及防治257
27.1 電磁輻射污染與危害257
27.1.1 電磁輻射的概念257
27.1.2 電磁輻射污染的危害257
27.1.3 電磁輻射污染源的種類258
27.2 電磁污染的防護259
27.2.1 電磁污染的控制標準259
27.2.2 電磁輻射污染的防護259
28 放射性污染及防治262
28.1 放射性污染源262
28.1.1 放射性污染及特點262
28.1.2 放射性污染的來源262
28.1.3 放射性物質進入人體的途徑263
28.2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264
28.2.1 造成危害的放射性物質264
28.2.2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表現264
28.3 放射性污染的控制265
28.3.1 放射性輻射防護標準265
28.3.2 放射性輻射防鏟方法266
28.3.3 放射性廢物的處理處置267
29 光污染及防護271
29.1 光污染的來源和危害271
29.1.1 可見光污染271
29.1.2 紅外光污染271
29.1.3 紫外光污染272
29.2 光污染的控制272
30 熱污染及防治273
30.1 熱污染及其對環境的影響273
30.1.1 熱污染及來源273
30.1.2 水體的熱污染273
30.1.3 大氣熱污染275
30.2 熱污染的控制與綜合利用275
第六篇 土壤污染及防治
31 土壤及土壤污染278
31.1 土壤及其組成278
31.1.1 土壤環境的物質組成278
31.1.2 土壤的性質279
31.1.3 土壤環境的特點280
31.2 土壤污染的含義及特點280
31.2.1 土壤污染的含義280
31.2.2 土壤環境污染的特點282
31.3 土壤自然淨化過程282
31.3.1 物理淨化作用282
31.3.2 物理化學淨化作用283
31.3.3 化學淨化作用283
31.3.4 生物淨化作用283
32 土壤污染的危害285
32.1 農藥與土壤污染285
32.1.1 常用化學農藥種類285
32.1.2 化學農藥的環境污染問題286
32.1.3 農藥在土壤環境中的遷移、降解和殘留286
32.2 重金屬與土壤污染288
32.2.1 汞污染288
32.2.2 鎘污染290
32.2.3 鉛污染290
32.2.4 鉻污染291
32.2.5 砷污染292
33 土壤污染的防治293
33.1 概述293
33.1.1 控制土壤環境污染的措施293
33.1.2 污染土壤修復的意義293
33.2 土壤污染源的控制和消除294
33.2.1 土壤農藥污染源的控制294
33.2.2 土壤重金屬污染源的控制295
33.3 客土法、換土法296
33.4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復296
33.4.1 生物淨化與生物修復296
33.4.2 微生物的修復工藝297
33.5 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復298
33.5.1 植物修復的定義298
33.5.2 植物修復基本類型299
33.5.3 植物修復的優勢300
33.6 污染土壤的化學修復300
33.6.1 化學淋洗技術301
33.6.2 溶劑浸提技術302
33.6.3 原位化學氧化修復技術303
33.6.4 土壤性能改良技術304
33.7 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復304
33.7.1 物理分離修復技術304
33.7.2 土壤蒸氣浸提修復技術305
33.7.3 固化/穩定化土壤修復技術306
33.7.4 電動力學修復技術307
附錄310
參考文獻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