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文風橋

璧山文風橋

重慶市璧山區文風橋位於正則中學旁邊。於2010年重新修建後投入使用。 據記載,文風橋“為五孔石拱橋,每孔跨度4米,橋長42米。文風橋形狀宏偉優美,是璧山區境內最大的五孔石拱橋。其橋樑基礎、橋墩結構、橋面鋪築,都體現出前人精湛的建築工藝,給人以力與美的和諧感受。文風橋先後幾次受到洪水衝擊垮塌。後經政府研究決定,對文風橋至安川橋段進行防洪堤擋牆加固。新修建的文風橋拱形幅度大,氣勢恢宏。

歷史悠久

璧山文風橋 璧山文風橋

據《璧山縣誌》載:“文風橋,位於縣城南門外,跨璧南河。始建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春,嘉慶十六年(1811)完工。文風橋已經具有200多年的歷史。它比鳴鳳橋(來鳳涼橋)早25年(該橋於清道光十二年即公元1832年改為石橋),比馬坊橋早57年(該橋於清同治三年即公元1864年改為石橋)。

工藝精湛

據《璧山縣誌》載:文風橋“為五孔石拱橋,每孔跨度4米,橋長42米。1946年6月,洪水沖毀橋頭,補修一次。1963年和1969年又經兩次整修。1969年後,作公路橋使用,至今完好。”文風橋形狀宏偉優美,是璧山境內最大的五孔石拱橋。其橋樑基礎、橋墩結構、橋面鋪築,都體現出前人精湛的建築工藝,給人以力與美的和諧感受。由於做工講究,載重潛力大,文風橋橋至今基本完好,還被作為通行汽車的現代橋樑已達36年之久。可以說,文風橋不僅是璧山古代橋樑建築的瑰寶,而且至今仍有研究借鑑價值。

城市記憶

一座城市的建築歷史,需要通過不同歷史時期的標誌性建築物,來加以顯示和印證。這些建築物,便成為城市的“年輪”。據《璧山縣誌》記載,璧山縣城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重修時建築的城牆(高6米、基寬4米、頂寬3.7米、周長1542米),已於1989年6月拆盡;原有縣衙官署,已於1984年拆盡;原有廟宇、閣樓、牌坊(六宮、七廟、三祠、一寺、一碑、三牌坊、兩閣樓),現在僅存文廟大成殿。由此可見,文廟大成殿和文風橋已經成為璧山縣城的重要“年輪”,見證了璧山社會文明的進步。如果不加強保護,未來的璧山縣城將很可能成為一座沒有歷史的的城市。

文化內涵

文風橋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涵,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它反映了200年前璧山社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情況。2、以文風橋為主要載體的“橋是彎弓塔是箭”的傳說,具有重要的地域民俗文化價值。3、文風橋與璧山抗戰文化有著密切的關聯。例如,1940年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呂鳳子在文風橋建立正則藝術專科學校,這是抗戰期間在璧山創辦的四所高等學校之一(另三所是國立音樂學院在青木關、國立社會教育學院在璧山中學、鍵生藝術專科學校在東林寺);文風橋見證了一代宗師呂鳳子步入藝術顛峰的歷史,見證了與葉挺同機遇難的“四八”烈士黃齊生的民主革命活動。總之,文風橋是璧山抗戰文化的重要歷史遺蹟。

風采依舊

在這200年的時間裡,文風橋可謂是歷經磨難,僅歷史記載就有1946年橋頭被沖毀和1956年欄桿被沖毀。當然,最讓人們刻骨銘心的,還是2007年7月17日的那場大洪水,這場暴雨從凌晨五點一直持續到下午四點,長達整整11個小時,滂滂沛沛的雨勢一直不減,密集的雨箭連續不斷地射向地面,縣城很快淹沒在一片汪洋之中,文風橋就像一個飽經滄桑的老人,最終倒在了這場浩劫中,走完了他200年的生命歷程 。

人們對文風橋的毀壞無不痛心疾首,於是,文風橋修復工程隨即展開,很快,一座嶄新的文風橋呈現在世人眼前。新的文風橋是一座人行拱橋,橋樑上部採用1~40米鋼筋混凝土板拱,橋樑全長56米,下部採用重力式橋台。它就像一道彩虹飛跨璧南河兩岸,拾階而上,兩旁的石欄雕龍畫鳳,憑欄遠眺,一河兩岸美景盡收眼底。新橋或許沒有了古橋那種滄桑感,但卻富有朝氣;它繼承了古樸典雅的血脈,卻刻著時代的印記。

這就是文風橋,一座銘刻歷史卻又充滿現代氣息的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