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瑪麗·雪萊原名瑪麗·沃爾斯通克拉福特·葛德文,生於1797年8月30日,出生地為英國倫敦附近的薩姆斯鎮。母親瑪麗·沃爾斯通克拉福特(1759-1797)是著名的女權主義者,《女權的辯論戶》 (1792)的作者,父親威廉·葛德文(1756-1836)是無政府主義哲學家,《政治正義論》(1793)的作者。瑪麗出生後十天,母親因產後熱過世了,這使得瑪麗一直抱有“自己害死了母親”的想法。1801年12月,父親再婚,她和繼母的關係始終頗為緊張,和父親也在感情上漸漸疏遠了。繼母不允許她上學,因此她所受的教育完全是在家裡完成的。父親為她請了一名家庭教師,負責教她父母的著作、西方文學和詩歌,以及學習拉丁文、法語和義大利文。她還閱讀了文學啟蒙時期很多知名人物的作品,像詩人布萊克、塞繆爾、泰勒柯爾、查爾斯等人的大量作品,也包括其聲名顯赫的父母的非正統的作品。
大約在16歲的時候,瑪麗和她未來的丈夫珀西·雪萊相識。那時,珀西熱衷於葛德文的哲學思想,花了很多時間在葛德文家裡討論政治活動。瑪麗和珀西志趣相投,他們很快相戀了。瑪麗不顧父親的阻止,於1814年和珀西私奔法國,並在歐洲遊覽了6個星期。珀西當時已經成家,卻很快為瑪麗非凡的容貌、舉止和才智所折服。當雪萊的第一個妻子在1816年12月自殺去世後,他們正式結婚。當瑪麗父親的自由戀愛哲學被她的女兒所踐行時,他卻難以接受這個事實,直到瑪麗和珀西結婚,他們的關係都很緊張。在1814年到1823年的旅居生活中,瑪麗經歷了一個花季少女很難負荷的種種人生變故。在此期間,她生育了四個孩子,不幸的是,三個夭折了;她還遭遇了一次流產,為此差點喪命;更為不幸的是,她的丈夫珀西·雪萊在一次遠航中溺水身亡。其間唯一一件點亮她生命的事件是,她於1818年創作了《弗蘭肯斯坦》—一部在其作者逝世15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備受人們關注的偉大著作。
雪萊既歿,瑪麗帶了不滿三歲的兒子伯熙回到英國。雪萊的父親對她很苛嚴,只供她微薄的津貼,而且禁止她張揚雪萊的“劣跡”,否則就斷絕接濟。瑪麗毅然辛苦筆耕,成為自食其力的專業作家。
1823年,瑪麗帶著兒子返回英國,直到1851年2月1日逝世於倫敦的家中,享年54歲,葬於聖伯多祿教堂(位於英格蘭多塞特的伯恩茅斯)。
瑪麗另一項貢獻就是為亡夫編印遺作。雪萊死後留下不少迄未發表的作品,那首五百多行的未完成長詩《生之凱鏇》就是一例。一八二四年,她出版了《雪萊詩遺作》,一八三九年又發行一套《雪萊詩集》。
其他著作
瑪麗·雪萊留下了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16本書和專著,多篇短篇小說、散文、論文、遊記、詩歌、信件等。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兩本書是《弗蘭肯斯坦》( Franken-stein) (1818)和《最後一個人》(The Last Man)(1826)。
《永生者》。(作者沒有標註寫作具體年代)